一种无水钙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5859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钙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无水钙基润滑脂包括无水钙基稠化剂8~20%和润滑基础油80~92%;所述无水钙基稠化剂通过高分子酸与氢氧化钙纳米粒子反应生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高分子酸和润滑基础油混合,依次进行皂化反应、脱水处理、炼制、均化脱气处理,即得;其中,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包含油性介质和分散在油性介质中的氢氧化钙纳米粒子。该无水钙基润滑脂使用范围广,最低使用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钙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
,具体涉及一种无水钙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稠化剂、基础油和添加剂是润滑脂的三大主要组分。润滑脂不是一个新的化合物,但也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物,而是通过稠化剂和基础油的化学特性形成的稳定、分散均匀的体系。根据其所使用的稠化剂种类可以将其分为金属皂基润滑脂、有机润滑脂、烃基润滑脂及无机润滑脂。
[0003]在所有润滑脂中,锂基润滑脂曾因其较高的性价比,生产工艺简单,在国内很多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成为主流产品,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对蓄电池的需求飞速增长,作为重要原材料的氢氧化锂也随之价格暴涨,锂基润滑脂产品成本随之急增。而氢氧化钙价格多年保持稳定,这就为钙基润滑脂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0004]现在市面上的钙基脂大部分是普通钙基脂,而普通的钙基脂,由于以水作为稳定剂,耐热性差,滴点低,限制了使用范围。所以业内人士在普通钙基脂基础上开发出无水钙基脂,但是国内外关于无水钙基脂生产报道比较少。
[0005]中国专利CN109797032A公开一种新型无水钙基润滑脂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稠化,把脂肪酸、氢氧化钙、1/3~2/3的基础油投入到压力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反应时间为1.5h~2.5h,压力釜内压力为0.11~0.20Mpa;脱水,升温至110℃~120℃,压力釜内压力为0.21~0.35Mpa,保持温度并持续搅拌30~50min;成脂,持续升温至125℃~140℃,保持温度4~8min后停止加热;将剩余的基础油加入到压力釜内,持续搅拌25~35min,皂化成脂。
[0006]高宇航等(无水钙基润滑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石油商技,2017年第4期)公开一种无水钙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投料皂化:首先在压力釜中加入3/4的基础油,然后将12

羟基硬脂酸、氢氧化钙和一定量的水加入压力釜中,混合升温至(100
±
1)℃并持续加压开始皂化反应。升温炼制:继续缓慢加压升温至(140
±
1)℃后,保持一定的压力与时间,使酸、碱完全反应,不均匀或团聚物分散打开。泄压降温,泄压后,加入剩余急冷油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温30min,控制皂纤维结构的稳定形成。加剂后处理:温度降至(80
±
1)℃以下时,加入添加剂,再使用均质机处理并经脱气釜脱气完成生产。
[0007]上述文献的生产过程中突显出几个关键问题:由于钙基润滑脂的生产原料Ca(OH)2固体颗粒微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所以需要加水参与皂化反应;皂化反应中,未溶解氢氧化钙固体不能参与反应,易形成皂颗粒,过滤困难;另一方面,氢氧化钙在基础油中,与脂肪酸的皂化反应需要在100℃以上温度进行,且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反应生成的水汽化导致出现涨罐现象;同时为防止皂颗粒形成,需加入大量水,导致泄压困难和皂跑出;排水过程也增加了能耗,延长了工时;此外产品中由于含水或排水不干净导致经常出现润滑脂较软或不成脂现象。
[0008]综上,现有无水钙基润滑脂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入水,而加入水后带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增加能耗等问题一直都无法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无水钙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使用范围广,最低使用温度

20℃,最高使用温度120℃的优点,且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比普通方法制备的无水钙基润滑脂更好,存放性能稳定,无大量析油和硬化问题。
[0010]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无水钙基润滑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无水钙基稠化剂8~20%和润滑基础油80~92%;
[0012]所述无水钙基稠化剂通过高分子酸与氢氧化钙纳米粒子反应生成。
[0013]优选的,上述无水钙基润滑脂中,所述氢氧化钙纳米粒子的粒径为30~100nm,为了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所述氢氧化钙纳米粒子的粒径为30~50nm。
[0014]优选的,上述无水钙基润滑脂中,所述高分子酸选自硬脂酸、油酸、棕榈油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的,上述无水钙基润滑脂中,所述润滑基础油的100℃运动粘度为10

18mm2/s,闪点为220

260℃。
[0016]优选的,上述无水钙基润滑脂中,所述润滑基础油选自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或植物油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矿物基础油。
[0017]优选的,上述无水钙基润滑脂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添加剂0.2~3%。所述添加剂为润滑脂领域常用的添加剂种类,例如包括防锈剂、抗氧剂或极压抗磨剂中一种或几种。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无水钙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将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高分子酸和第一部分润滑基础油混合,依次进行皂化反应、脱水处理;
[0020]所述脱水处理后加入第二部分润滑基础油,进行炼制;加入剩余的润滑基础油,可选择性地加入添加剂,经均化脱气处理,即得无水钙基润滑脂;
[0021]其中,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包含油性介质和分散在油性介质中的氢氧化钙纳米粒子。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润滑脂生产工艺的同时大幅提高润滑脂生产过程中的皂化反应速度并使皂化反应完全,缩短反应工时;克服皂化反应过程中的跑皂,涨罐问题;同时由于其反应过程不用加水反应,即可直接生成皂基脂,降低了生产过程中能耗,所制得的润滑脂产品的性能大幅提高。
[0023]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皂化反应的时间为5~30min;
[0024]和/或,所述皂化反应的温度为60

110℃;
[0025]和/或,所述脱水的温度为100

130℃;
[0026]和/或,所述炼制的温度为130

150℃。
[0027]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高分子酸和润滑基础油
的用量使得以得到的无水钙基润滑脂质量为基准,包括以下组分:无水钙基稠化剂8~20%和润滑基础油80~92%。
[0028]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以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的总质量计,所述油性介质的含量为50~70%,所述氢氧化钙纳米粒子的含量为30~50%。
[0029]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油性介质选自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或植物油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0]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中还包含表面活性剂,以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的总质量计,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5~2%。
[0031]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钙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无水钙基稠化剂8~20%和润滑基础油80~92%;所述无水钙基稠化剂通过高分子酸与氢氧化钙纳米粒子反应生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钙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钙纳米粒子的粒径为30~100nm,优选为30~5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水钙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酸选自硬脂酸、油酸、棕榈油酸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无水钙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基础油的100℃运动粘度为10

18mm2/s,闪点为220

260℃。5.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无水钙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高分子酸和第一部分润滑基础油混合,依次进行皂化反应、脱水处理;所述脱水处理后加入第二部分润滑基础油,进行炼制;加入剩余的润滑基础油,可选择性地加入添加剂,经均化脱气处理,即得无水钙基润滑脂;其中,所述纳米氢氧化钙油性分散体包含油性介质和分散在油性介质中的氢氧化钙纳米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铁军顾鑫夏鹏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