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包括壳体以及壳盖,所述壳盖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且壳盖与壳体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端壁的内侧开设有出油槽以及导油道,导油道设置在出油槽的顶部,且导油道与出油槽连通,所述壳体顶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进油道,且导油道与进油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注油工具的注油端插入进油道,对进油道注油,润滑油通过进油道进入导油道,再通过导油道进入出油槽中,最后通过出油槽流出对齿圈轴承做润滑处理,该通道直接开设在壳体的内侧,这样注入润滑油时,无需开启壳盖,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注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
技术介绍
[0002]齿圈轴承是一种类型的滚动元件轴承类似于行星齿轮,齿轮轴承由许多较小的“卫星”齿轮组成,这些齿轮围绕轴承中心沿内齿轮和卫星齿轮外侧以及外齿轮内侧的轨道旋转,每个齿轮都在两个同心环之间,因此,卫星齿轮的宽度必须全部相同,齿圈轴承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注入润滑油。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齿圈轴承润滑油注入时,需要先将齿圈轴承的轴承壳打开,然后再使用润滑油注入工具对齿圈轴承注入润滑油,润滑油注入后还需要关闭轴承壳,进而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包括壳体以及壳盖,所述壳盖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且壳盖与壳体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齿圈轴承置于壳体内部后,盖上壳盖封闭壳体,所述壳体远离壳盖的一端设置有端壁,且端壁与壳体呈一体式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0006]优选的,所述端壁的内侧开设有出油槽以及导油道,导油道设置在出油槽的顶部,且导油道与出油槽连通,所述壳体顶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进油道,且导油道与进油道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出油槽呈环形设计,所述导油道与进油道的连接处呈弧形设计,便于导油,环形设计的出油槽可对齿圈轴承多个部位供给润滑油。
[0008]优选的,为了便于注油后封闭进油道,我们还在壳体的顶壁固定设置有注油管,且注油管嵌入设置在进油道中,所述注油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塞,且第一螺塞与注油管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旋下第一螺塞,即可通过注油管对进油道注油,注油后,旋上第一螺塞封闭注油管,对进油道做防尘处理。
[0010]优选的,为了便于壳体内部润滑油的排出,我们还在壳体的底壁中固定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塞,且第二螺塞与排油管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旋下第二螺塞,润滑油通过排油管排出,排出后,旋上第二螺塞封闭排油管。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本技术通过将注油工具的注油端插入进油道,对进油道注油,润滑油通过进油道进入导油道,再通过导油道进入出油槽中,最后通过出油槽流出对齿圈轴承做润滑处
理,该通道直接开设在壳体的内侧,这样注入润滑油时,无需开启壳盖,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效果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壳体的纵向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壳体的横向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壳体;2、壳盖;3、端壁;4、出油槽;5、导油道;6、进油道;7、注油管;8、排油管;9、第一螺塞;10、第二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包括壳体1以及壳盖2,所述壳盖2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且壳盖2与壳体1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齿圈轴承置于壳体1内部后,盖上壳盖2封闭壳体1,所述壳体1远离壳盖2的一端设置有端壁3,且端壁3与壳体1呈一体式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0025]所述端壁3的内侧开设有出油槽4以及导油道5,导油道5设置在出油槽4的顶部,且导油道5与出油槽4连通,所述壳体1顶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进油道6,且导油道5与进油道6连通;
[0026]进一步的,所述出油槽4呈环形设计,所述导油道5与进油道6的连接处呈弧形设计,便于导油,环形设计的出油槽4可对齿圈轴承多个部位供给润滑油。
[0027]使用时,将注油工具的注油端插入进油道6,对进油道6注油,润滑油通过进油道6进入导油道5,再通过导油道5进入出油槽4中,最后通过出油槽4流出对齿圈轴承做润滑处理,该通道直接开设在壳体1的内侧,这样注入润滑油时,无需开启壳盖2,便于使用。
[0028]实施例2
[0029]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包括壳体1以及壳盖2,所述壳盖2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且壳盖2与壳体1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齿圈轴承置于壳体1内部后,盖上壳盖2封闭壳体1,所述壳体1远离壳盖2的一端设置有端壁3,且端壁3与壳体1呈一体式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0030]所述端壁3的内侧开设有出油槽4以及导油道5,导油道5设置在出油槽4的顶部,且导油道5与出油槽4连通,所述壳体1顶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进油道6,且导油道5与进油道6连通;
[0031]进一步的,所述出油槽4呈环形设计,所述导油道5与进油道6的连接处呈弧形设计,便于导油,环形设计的出油槽4可对齿圈轴承多个部位供给润滑油。
[0032]使用时,将注油工具的注油端插入进油道6,对进油道6注油,润滑油通过进油道6进入导油道5,再通过导油道5进入出油槽4中,最后通过出油槽4流出对齿圈轴承做润滑处理,该通道直接开设在壳体1的内侧,这样注入润滑油时,无需开启壳盖2,便于使用。
[0033]请参阅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注油后封闭进油道6,我们还在壳体1的顶壁固定设置有注油管7,且注油管7嵌入设置在进油道6中,所述注油管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塞9,且第一螺塞9与注油管7螺纹连接;
[0034]注油时,旋下第一螺塞9,即可通过注油管7对进油道6注油,注油后,旋上第一螺塞9封闭注油管7,对进油道6做防尘处理。
[0035]实施例3
[0036]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包括壳体1以及壳盖2,所述壳盖2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且壳盖2与壳体1通过螺丝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端壁(3),且端壁(3)与壳体(1)呈一体式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3)的内侧开设有出油槽(4)以及导油道(5),导油道(5)设置在出油槽(4)的顶部,且导油道(5)与出油槽(4)连通,所述壳体(1)顶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进油道(6),且导油道(5)与进油道(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槽(4)呈环形设计,所述导油道(5)与进油道(6)的连接处呈弧形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齿圈轴承的润滑注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优尔特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