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54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2
本申请提供了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其中电子组件包括转轴套件及相对设置的壳体,转轴套件包括第一转轴外壳,至少部分设于第一转轴外壳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件,每个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外壳,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壳体。至少部分设于第一转轴外壳相对两侧的转动单元,每个转动单元包括第二转动件与活动板,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外壳,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连接壳体。一端连接壳体。一端连接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组件、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电子组件、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由于电子产品的便携性以及丰富多样的操作性,现已备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同时用户对电子产品的期望值与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转轴套件及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转轴套件包括:
[0004]第一转轴外壳,至少部分所述壳体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的相对两侧;
[0005]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件,每个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壳,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
[0006]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相对两侧的转动单元,每个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二转动件与活动板,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壳,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
[0007]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组件,通过使用少量部件,利用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配合,使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一转轴外壳与壳体,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转轴外壳与活动板,活动板连接壳体。从而使壳体与活动板进行弯折,实现电子组件的弯折功能,降低了跌落窜动的累积量,提高转轴套件的质量,保证转轴套件的精密性。
[000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以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组件,所述柔性屏装设于所述电子组件的活动板上。
[000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组件,可降低跌落窜动的累积量,提高转轴套件和电子设备的质量,保证转轴套件与电子设备的精密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的部分俯视图。
[001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的部分爆炸图。
[0013]图3为图1中沿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沿B

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外壳的第一侧壁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外壳与转动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活动板与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活动板与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外壳、第二转轴外壳、及第一转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外壳与第二转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同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4为图13的爆炸图。
[0025]图15为图13中第一支架、第一内齿轮、以及第一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6为图13中第二支架、第二内齿轮、以及第二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7为图13中第一内齿轮、第二内齿轮、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的配合情况示意图。
[0028]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0030]图2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0031]图2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正视图。
[0033]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0034]图24为图23中沿C

C方向的截面图。
[0035]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6为图25的俯视图。
[0037]图27为图26中沿D

D方向的截面图。
[0038]标号说明:
[0039]电子组件

1,转轴套件

2,壳体

3,电子设备

4,柔性屏

5,第一转轴外壳

10,第一侧壁

11,第二侧壁

12,第一定位部

13,第二定位部

14,第三转动部

15,第四转动部

16,挡板

17,第三收容空间

18,第一转动件

20,第一转动件(A)

21,第一转动件(B)

22,滚齿

23,转动单元

30,第二转动件

31,活动板

32,第一滑动部

33,第二滑动部

34,第一转动部

35,第二转动部

36,旋转孔

37,旋转件

38,第二转轴外壳

40,同步机构

50,第一齿轮

51,第二齿轮

52,第一支架

60,第一收容空间

61,第一内齿轮

62,第一容置空间

63,第二支架

70,第二收容空间

71,第二内齿轮

72,第二容置空间

73,第一直齿轮

80,第一子直齿轮

81,第二子直齿轮

82,第二直齿轮

83,第三子直齿轮

84,第四子直齿轮

85,阻尼机构

90,第一限位部

91,第一平面

911,第一凸起部

912,第一斜面

913,第三平面

914,第二限位部

92,第三限位部

93,第二平面

931,第二凸起部

932,第二斜面

933,第四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包括转轴套件及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转轴套件包括:第一转轴外壳,至少部分所述壳体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的相对两侧;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件,每个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壳,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壳体;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相对两侧的转动单元,每个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二转动件与活动板,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壳,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之间的转动中心平行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之间的转动中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活动板可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件进行滑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为导轨或滑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转动部为导轨或滑槽中的另一者。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第二转动部上设有旋转件,所述第一转动部通过所述旋转孔套设所述旋转件以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第二转轴外壳,所述第二转轴外壳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壳,且所述第一转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与所述第二转轴外壳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转轴外壳上还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第二转轴外壳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壳;所述第一转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第二定位部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上设有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四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与所述第四转动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壳。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一转动件为第一转动件(A)与第一转动件(B),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A)与所述第一转动件(B)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A)与所述第一转动件(B)实现同步转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件(A)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B)。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周缘侧面上设有多
个滚齿,且所述多个滚齿围绕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至少四分之一的所述侧面设置。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壳内;所述第一支架内设有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泽宽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