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546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所述封锚阶段,切割完预应力筋后,检查所有预应力筋伸出于锚垫板的长度,将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满足要求的预应力筋进行标记;步骤二,完成预应力施工的封锚和灌浆阶段;步骤三,在需要修补的预应力筋所在的混凝土楼板的修补表面上标记修补区域;步骤四,拆除混凝土楼板上修补区域的混凝土;步骤五,剥离修补区域的波纹管和已硬化的灌浆料,露出预应力筋,用空压机将预应力筋清理干净;步骤六,向已拆除混凝土、波纹管和灌浆料的修补区域浇筑修补料;步骤七,对该修补区域进行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对锚固端的修补,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楼板直接形成有效锚固。固。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预应力工程修补
,具体涉及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长跨度结构和超大空间的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预应力楼板不仅能增加结构跨度和建筑有效使用高度,还能提高构件刚度、减小变形,充分利用高强材料性能、节约材料,控制裂缝、提高结构耐久性。但现浇预应力楼板较普通混凝土楼板复杂,容易因工人操作失误或施工不规范造成一些质量缺陷,影响结构安全,尤其是在预应力施工封锚阶段,切割预应力束时造成外露预应力筋较短的质量缺陷,后期使用阶段预应力筋存在适当回缩,如果外露预应力筋较短,会导致预应力筋回缩时夹片无法对其有效卡固,可能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能够通过对锚固端的修补,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楼板直接形成有效锚固,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的问题,消除该质量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6]步骤一,在所述封锚阶段,切割完预应力筋后,检查所有预应力筋伸出于锚垫板的长度,将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满足要求的预应力筋进行标记;
[0007]步骤二,完成预应力施工的封锚和灌浆阶段;
[0008]步骤三,在需要修补的预应力筋所在的混凝土楼板的修补表面上标记修补区域;
[0009]步骤四,拆除混凝土楼板上修补区域的混凝土;
[0010]步骤五,剥离修补区域的波纹管和已硬化的灌浆料,露出预应力筋,用空压机将预应力筋清理干净;
[0011]步骤六,向已拆除混凝土、波纹管和灌浆料的修补区域浇筑修补料;
[0012]步骤七,对该修补区域进行养护。
[0013]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完成预应力施工的封锚和灌浆阶段后,待波纹管内的灌浆料达到规定强度后,再进行步骤三。
[0014]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完成预应力施工的封锚和灌浆阶段后,不早于灌浆后7天,再进行步骤三。
[0015]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所述修补区域选择距混凝土楼板的锚固端边缘1000mm处,即修补区域距离所述锚固端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000mm,修补区域在所述修补表面上的范围为 500mm
×
500mm,沿预应力筋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修补区域的深度沿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修补区域的深度至少为露出波纹管后的50mm。
[0016]进一步的,在步骤四中,拆除混凝土楼板上修补区域的混凝土时,先用小型风镐拆除修补区域的预应力筋处的混凝土,拆除时避免扰动预应力筋和破坏预应力筋;待露出波纹管后,继续用小型风镐将波纹管周边混凝土拆除,随后采用大型风镐拆除修补区域剩余的混凝土。
[0017]进一步的,在步骤四中,拆除修补区域的深度应至少到达波纹管底部50mm处,此时,若波纹管底部50mm未打穿混凝土楼板,则修补区域处剩余的混凝土楼板为底部模板;若波纹管底部50mm已打穿混凝土楼板,则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即为修补区域的深度,需要在下层混凝土楼板上搭设模板脚手架或者在本层混凝土楼板上支吊模,将打穿的修补区域的一个开口封闭,形成底部模板。
[0018]进一步的,在步骤六中,所述修补料具有无收缩的特点,与混凝土同强度或高一强度等级。
[0019]进一步的,在步骤七中,所述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天。
[0020]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张法现浇预应力楼板施工过程中,对预应力锚固端的修补方法,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预应力筋锚固长度不足的质量缺陷,通过预应力筋、修补料和混凝土楼板的直接锚固连接,强化预应力筋的锚固;操作简单,不需复杂材料与设计,减少对现有结构的破坏和修改,即在不破坏原有的预应力筋的基础上,修补料与预应力筋形成有效连接,能保证修补的强度和质量。
[0022](2)本专利技术的修补工作需待灌浆料达到规定强度后再开始,灌浆料有一定强度后,可以减少拆除混凝土时对预应力筋的扰动。
[0023](3)本专利技术的修补工作需待灌浆料达到规定强度后再开始,一般不应早于灌浆后7天,灌浆料才会达到规定强度,可以减少拆除混凝土时对预应力筋的扰动。
[0024](4)本专利技术的修补区域尽量靠近混凝土楼板的锚固端,可以提高预应力筋的有效长度,并且避开锚固端的螺旋加强钢筋。
[0025](5)本专利技术拆除混凝土楼板上修补区域的混凝土时,先用小型风镐拆除修补区域的预应力筋处的混凝土,待露出波纹管后,继续用小型风镐将波纹管周边混凝土拆除,随后采用大型风镐拆除修补区域剩余的混凝土,可以避免拆除时扰动预应力筋和破坏预应力筋。
[0026](6)本专利技术拆除混凝土楼板时,若已打穿混凝土楼板,则需要在下层混凝土楼板上搭设模板脚手架或者在本层混凝土楼板上支吊模,将打穿的修补区域的一个开口封闭,形成底部模板,以便进行后续的修补浇筑,并保证预应力筋被修补料全部包裹,形成可靠连接。
[0027](7)本专利技术的修补料具有无收缩的特点,与混凝土同强度或高一强度等级,可使得预应力筋、修补料及混凝土楼板形成可靠连接,起到有效锚固预应力筋的作用,防止预应力筋收缩,进而防止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足。
[0028](8)本专利技术的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天,可以提交修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示意平面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示意剖面图;
[0031]其中,1

混凝土楼板,2

预应力筋,3

修补区域,4

波纹管,5

锚板,6

锚垫板,7

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参见附图1

2,所述预应力楼板包括混凝土楼板1、浇筑在混凝土楼板1内的预应力束及安装在预应力束锚固端端部的锚具;所述预应力束由两个以上预应力筋2组成;每根预应力筋2均采用钢绞线;所述预应力束外部套装有波纹管4;所述锚具包括锚板5、锚垫板6及箍筋7;锚板5和锚垫板6套装在预应力束的锚固端端部,锚垫板6相较于锚板5更靠近预应力束的锚固端端面,且预应力束的锚固端端面伸出于所述锚垫板6;箍筋7安装在锚垫板6外部;
[0034]所述预应力楼板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主要包括安装、浇筑、张拉、封锚和灌浆5个阶段;在安装阶段,根据图纸和规范将锚垫板6、锚板5、箍筋7及波纹管4现场安装在预应力束上;待预应力束和锚具安装完成及其它土建、机电等专业施工完后,进入浇筑阶段,开始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楼板,并将预应力束封存在混凝土楼板内;混凝土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所述封锚阶段,切割完预应力筋后,检查所有预应力筋伸出于锚垫板的长度,将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满足要求的预应力筋进行标记;步骤二,完成预应力施工的封锚和灌浆阶段;步骤三,在需要修补的预应力筋所在的混凝土楼板的修补表面上标记修补区域;步骤四,拆除混凝土楼板上修补区域的混凝土;步骤五,剥离修补区域的波纹管和已硬化的灌浆料,露出预应力筋,用空压机将预应力筋清理干净;步骤六,向已拆除混凝土、波纹管和灌浆料的修补区域浇筑修补料;步骤七,对该修补区域进行养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完成预应力施工的封锚和灌浆阶段后,待波纹管内的灌浆料达到规定强度后,再进行步骤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完成预应力施工的封锚和灌浆阶段后,不早于灌浆后7天,再进行步骤三。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后张预应力楼板锚固端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修补区域选择距混凝土楼板的锚固端边缘1000mm处,即修补区域距离所述锚固端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000mm,修补区域在所述修补表面上的范围为500mm
×
500mm,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雪林常鹏郝建兵渠天轼王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