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26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左侧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移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与收纳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盒。该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通过启动电机带动摆动杆转动,限位杆拉动移动框下移,支撑杆与滑块的支撑使其移动更加稳定,带动升降杆下移,使得升降板下移,收至收纳盒的内部,再盖上盒盖,从而完成对检测组件的收纳,实现了便于收纳保护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而建立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是以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协调以及项目信息为基础而构建的集成流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建筑公司通过使用BIM,可以在整个流程中将统一的信息创新、设计和绘制出项目,还可以通过真实性模拟和建筑可视化来更好地沟通,以便让项目各方了解工期、现场实时情况、成本和环境影响等项目基本信息,河坡施工过程中也是需要其进行检测。
[0003]目前现有的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大都是裸露在外面,不使用时无法进行收纳保护,导致被外界物质损坏,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故而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具备便于收纳保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大都是裸露在外面,不使用时无法进行收纳保护,导致被外界物质损坏,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便于收纳保护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左侧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移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与收纳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收纳组件内部并与检测组件固定连接的升降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盒,左侧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右侧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盒盖,所述安装盒的顶部与收纳盒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升降板,所述收纳盒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仪,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且位于从动齿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安装盒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滑
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收纳盒内部且与升降板固定连接的升降杆,所述安装盒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框上方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移动框后侧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移动框内部且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杆。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内顶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与升降杆相适配的圆孔,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穿孔。
[0012]优选的,所述收纳盒的内底壁开设有与升降杆相适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圆孔相连通。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启动电机带动摆动杆转动,限位杆拉动移动框下移,支撑杆与滑块的支撑使其移动更加稳定,带动升降杆下移,使得升降板下移,收至收纳盒的内部,再盖上盒盖,从而完成对检测组件的收纳,实现了便于收纳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升降机构局部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收纳组件、31收纳盒、32盒盖、4检测组件、41升降板、42从动齿轮、43圆盘、44检测仪、45直角板、46驱动电机、47主动齿轮、5安装盒、6升降机构、61支撑杆、62滑块、63移动框、64升降杆、65电机、66摆动杆、67限位杆、7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左侧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右侧支撑柱2顶部固定连接的收纳组件3,收纳组件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检测组件4,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移动轮7,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固定安装有与收纳组件3固定连接的安装盒5,收纳组件3包括收纳盒31,左侧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右侧支撑柱2顶部固定连接的收纳盒31,收纳盒3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盒盖32,安装盒5的顶部与收纳盒31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1]检测组件4包括升降板41,收纳盒31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升降板41,升降板4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42,从动齿轮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盘43,圆盘4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仪44,升降板41的顶部且位于从动齿轮4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直角板45,直角板45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6,驱动电机46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齿轮
42啮合的主动齿轮47。
[0022]安装盒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收纳组件3内部并与检测组件4固定连接的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包括支撑杆61,安装盒5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撑杆61,支撑杆61的外侧滑动安装有滑块62,两个滑块62之间固定安装有移动框63,移动框63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收纳盒31内部且与升降板41固定连接的升降杆64,安装盒5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框63上方的电机65,电机65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移动框63后侧的摆动杆66,摆动杆66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移动框63内部且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杆67,安装盒5的内顶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与升降杆64相适配的圆孔,滑块62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撑杆61相适配的穿孔,收纳盒31的内底壁开设有与升降杆64相适配的贯穿孔,贯穿孔与圆孔相连通。
[0023]通过设置升降机构6,启动电机65带动摆动杆66转动,限位杆67拉动移动框63下移,支撑杆61与滑块62的支撑使其移动更加稳定,带动升降杆64下移,使得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2),左侧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支撑柱(2)顶部固定连接的收纳组件(3),所述收纳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4),所述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移动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与收纳组件(3)固定连接的安装盒(5),所述安装盒(5)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收纳组件(3)内部并与检测组件(4)固定连接的升降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3)包括收纳盒(31),左侧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右侧支撑柱(2)顶部固定连接的收纳盒(31),所述收纳盒(3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盒盖(32),所述安装盒(5)的顶部与收纳盒(31)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河坡的施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升降板(41),所述收纳盒(31)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升降板(41),所述升降板(4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42),所述从动齿轮(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盘(43),所述圆盘(4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仪(44),所述升降板(41)的顶部且位于从动齿轮(42)的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光尚伯忠王娜于斌杨家溢乔艳春刘宗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