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21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和减震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件、支撑筒、支撑柱和传动组件,支撑筒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底座,支撑柱套于支撑筒内,并与支撑筒同步上下移动且转动;角度调节件绕竖直方向转动安装于支撑柱,太阳能板绕水平方向转动安装于角度调节件;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螺柱;通过转动角度调节件和太阳能板改变太阳能板的角度,通过启动电机的正转或反转调整太阳能板的高度,且利用螺柱和底座之间的螺纹使太阳能板的高度锁定;且减震机构为支撑柱随太阳能板在支撑筒内的晃动提供缓冲,避免支撑柱与支撑筒直接接触时,在随太阳能板的晃动下对底座造成冲击。在随太阳能板的晃动下对底座造成冲击。在随太阳能板的晃动下对底座造成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一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太阳能发电成为了大势所趋。其中,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截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时,为提高发电效率,需要使太阳能板尽量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呈直角,这就需要太阳能板的高度和角度等可调。
[0003]现有技术中,有多种使太阳能板可调的支架,但太阳能板由于面积铰大,易受风力影响,使支架的连接处产生磨损晃动,不利于太阳能板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以解决现有太阳能板支架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用于调节太阳能板的高度和角度,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和减震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件、支撑筒、支撑柱和传动组件,撑筒和支撑柱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筒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底座,支撑柱套于支撑筒内,并与支撑筒同步上下移动且转动,且支撑柱可在支撑筒内沿支撑柱径向移动;角度调节件绕竖直方向转动安装于支撑柱,太阳能板绕水平方向转动安装于角度调节件,从而使太阳能板可调整任意角度;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螺柱;螺柱竖直设置,螺柱与底座螺纹配合,螺柱与支撑筒可转动且同步上下移动连接,螺柱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在与底座的螺纹配合下带动支撑筒上下移动,从而使太阳能板高度可调;减震机构用于为支撑柱在支撑筒内的移动提供缓冲。
[0006]进一步地,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还包括转换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减震组件和多个第二减震组件,多个第一减震组件和多个第二减震组件均沿支撑柱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第一减震组件和多个第二减震组件相互交错并位于不同平面;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向内顶紧支撑柱;转换机构在一侧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磨损时,将磨损一侧的第一减震组件与未磨损一侧的第一减震组件位置调换,或将磨损一侧的第二减震组件与未磨损一侧的第二减震组件位置调换。
[0007]进一步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均为N个;转换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切换组件和蓄力组件,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支撑筒,且均与支撑筒同轴,并均随支撑筒同步上下移动;第二连接环位于第一连接环内侧,且第二连接环上设置有N个沿支撑筒周向均匀分布的避让槽,避让槽沿支撑筒径向设置;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结构相同,且均穿过支撑筒与第二连接环内壁抵接,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与第二连接环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促使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沿支撑筒径向向外移动;切换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和切换状态,切换组件在
初始状态下使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沿第一周向同步转动,并在转动至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与避让槽对应时,所有的第一减震组件或所有的第二减震组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均插入避让槽并脱离支撑筒,同时使切换组件转换至切换状态,切换组件在切换状态下使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并阻碍未进入避让槽的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进入避让槽;蓄力组件在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时蓄力,并在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促使插入避让槽的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脱离避让槽并穿过支撑筒,同时切换组件切换至初始状态;继续第二连接环继续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至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与避让槽均错开后停止。
[0008]进一步地,第一减震组件位于第二减震组件下方;转换机构还包括阻挡环,阻挡环固定套于支撑筒,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阻挡环;阻挡环上设置有多个阻挡齿,多个阻挡齿沿阻挡环周向分布;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挡块、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初始状态下,第二弹性件使得第一定位柱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一连接环,且使得第二定位柱从上往下依次穿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在竖直方向上抵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同步转动;第一定位柱上端设置有楔块,第一减震组件向外移动时,通过顶推楔块使第一定位柱向下移动并顶推第二定位柱向下移动预设距离,进而使第二定位柱与第一连接环脱离并插入相邻两个阻挡齿之间,从而限制第一连接环随第二连接环同步转动;挡块与第二连接环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挡块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斜面,且挡块的下端与第一定位柱抵接;第一减震组件向外移动时,通过顶推挡块下端斜面使挡块向上移动,阻碍第二减震组件向外移动;第二减震组件向外移动时,通过顶推挡块上端斜面使挡块向下移动,阻碍第一减震组件向外移动,并顶推第一定位柱向下移动预设距离。
[0009]进一步地,蓄力组件有N组,每组蓄力组件均包括齿条、齿轮和第四弹性件,齿条沿支撑筒径向设置,每个齿条对应安装于一个避让槽,且齿条可沿支撑筒径向移动;每个齿轮绕竖直轴线转动安装于一个避让槽外侧,且齿轮与第二连接环通过第四弹性件连接,齿轮绕自身轴线转动时使第四弹性件蓄力;齿轮与齿条单向啮合传动;第一连接环内壁设置有多个传动齿段,相邻两个传动齿段在对应避让槽处隔开;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插入避让槽时顶推齿条向外移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并带动齿轮沿第二周向转动;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并带动齿轮绕第二连接环轴线转动,齿轮转动至与传动齿段啮合并在与传动齿段的啮合传动下沿第二周向转动,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第四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并在第二连接环转动至避让槽与相邻两个传动齿段的间隔处相对应时,第四弹性件促使齿轮沿与第二周向相反的第三周向转动,并通过齿条推动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脱离避让槽。
[0010]进一步地,齿条上的齿为弹性伸缩齿,弹性伸缩齿的朝向支撑筒轴线一侧为斜面,弹性伸缩齿的背离支撑筒轴线一侧为直面,齿条向外移动使弹性伸缩齿的直面顶推齿轮沿第二周向转动;齿轮在与传动齿段的啮合传动下沿第二周向转动时沿弹性伸缩齿的斜面挤压弹性伸缩齿,使齿条与齿轮的传动失效;齿轮沿第三周向转动时,通过顶压弹性伸缩齿的直面使齿条向靠近支撑筒轴线方向移动。
[0011]进一步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滚柱,连接杆沿支撑筒径向设置,连接杆的
靠近支撑筒轴线的一端为内端,连接杆的远离支撑筒轴线的一端为外端;滚柱安装于连接杆,滚柱外包裹有缓冲垫;初始状态下,连接杆外端抵接于第二连接环内壁,连接杆内端穿过支撑筒并使滚柱与支撑柱抵接。
[0012]进一步地,滚柱绕竖直轴线转动安装于连接杆内端,支撑筒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连接杆的外端穿过安装孔使滚柱与支撑柱抵接;每个安装孔侧壁均设置有单向齿,滚柱周向设置有与单向齿配合的齿槽,滚柱随连接杆向远离支撑筒轴向移动并与安装孔脱离时,滚柱在与单向齿的配合下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从而改变滚柱的与支撑柱的顶紧位置。
[0013]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用于调节太阳能板的高度和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和减震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件、支撑筒、支撑柱和传动组件,撑筒和支撑柱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筒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底座,支撑柱套于支撑筒内,并与支撑筒同步上下移动且转动,且支撑柱可在支撑筒内沿支撑柱径向移动;角度调节件绕竖直方向转动安装于支撑柱,太阳能板绕水平方向转动安装于角度调节件,从而使太阳能板可调整任意角度;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螺柱;螺柱竖直设置,螺柱与底座螺纹配合,螺柱与支撑筒可转动且同步上下移动连接,螺柱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在与底座的螺纹配合下带动支撑筒上下移动,从而使太阳能板高度可调;减震机构用于为支撑柱在支撑筒内的移动提供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减震组件和多个第二减震组件,多个第一减震组件和多个第二减震组件均沿支撑柱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第一减震组件和多个第二减震组件相互交错并位于不同平面;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向内顶紧支撑柱;转换机构在一侧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磨损时,将磨损一侧的第一减震组件与未磨损一侧的第一减震组件位置调换,或将磨损一侧的第二减震组件与未磨损一侧的第二减震组件位置调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均为N个;转换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切换组件和蓄力组件,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支撑筒,且均与支撑筒同轴,并均随支撑筒同步上下移动;第二连接环位于第一连接环内侧,且第二连接环上设置有N个沿支撑筒周向均匀分布的避让槽,避让槽沿支撑筒径向设置;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结构相同,且均穿过支撑筒与第二连接环内壁抵接,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与第二连接环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促使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沿支撑筒径向向外移动;切换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和切换状态,切换组件在初始状态下使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沿第一周向同步转动,并在转动至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与避让槽对应时,所有的第一减震组件或所有的第二减震组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均插入避让槽并脱离支撑筒,同时使切换组件转换至切换状态,切换组件在切换状态下使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并阻碍未进入避让槽的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进入避让槽;蓄力组件在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时蓄力,并在第二连接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促使插入避让槽的第一减震组件或第二减震组件脱离避让槽并穿过支撑筒,同时切换组件切换至初始状态;继续第二连接环继续相对于第一连接环沿第一周向转动,至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与避让槽均错开后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组件位于第二减震组件下方;转换机构还包括阻挡环,阻挡环固定套于支撑筒,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绕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阻挡环;阻挡环上设置有多个阻挡齿,多个阻挡齿沿阻挡环周向分布;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挡块、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初始状态下,第二弹性件使得第一定位柱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一连接环,且使得第二定位柱从上往下依次穿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在竖直方向上抵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会云邵佳瑜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罗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