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及具有该电池单体固定装置的电池单体检测设备。本申请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和至少一个夹持组件,支撑座包括支撑部和台阶部,台阶部与支撑部相连并设于支撑部的上方,台阶部用于支撑电池单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使电池单体的底面与支撑部间呈第一夹角设置,至少一个夹持组件用于夹紧固定电池单体。本申请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有利于对电池单体的各个位置进行检测,可设置多个夹持组件同时夹紧固定多个电池单体,或通过同一夹持组件同时夹紧固定多个电池单体,从而对多个电池单体同时进行检测,提高电池单体在进行CT检测时的检测效率。时的检测效率。时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及电池单体检测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及具有该电池单体固定装置的电池单体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显微 CT(Micro
‑
Computed Tomography),也称为X射线微断层摄影术。是指空间分辨率能够达到lum左右的CT。显微CT的主要组成包括X射线源、旋转样品台和高分辨率探测器三个部分。显微CT仅需一次 X 射线扫描,即可顺利完成工件的测量和检验,满足客户对高精度和无损检测的要求,因此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
[0003]电池质量检测一直是电池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各大电池制造企业扩大产能,CT的测试需求日益增加,在日常的显微CT扫描分析时,需要频繁开关射线对待测电池单体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且对仪器的损耗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及检测设备,其能够有效地解决电池单体在进行CT检测时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固定装置,所述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部和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并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所述台阶部用于支撑电池单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使所述电池单体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部间呈第一夹角设置;至少一个夹持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电池单体。
[0006]本申请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将电池设于支撑座上并通过台阶部进行支撑,使电池单体与支撑部间呈第一夹角设置,在对电池单体进行CT检测的过程中,能够有利于对电池单体的各个位置进行检测,同时,可设置多个夹持组件同时夹紧固定多个电池单体,或通过同一夹持组件同时夹紧固定多个电池单体,从而对多个电池单体同时进行检测,提高电池单体在进行CT检测时的检测效率。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以将所述电池单体夹紧或松开。通过相对远离移动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能够增大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间的间距尺寸,从而便于将多个电池单体同时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之间,并通过相对靠近移动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从而通过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共同对多个电池单体同时进行夹紧固定,进而对多个电池单体同时进行检测,提高电池单体在进行CT检测时的检测效率。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通过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便于对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进行移动,从而调节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
框架间的间距尺寸。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第一锁紧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连并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滑轨,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间的间距尺寸。将第一锁紧螺钉与第一滑轨相抵接,从而对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位置分别进行固定,进而通过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共同对多个电池单体同时进行夹紧固定。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至少一个套环,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台阶部,所述套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所述套环形成有尺寸可调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容纳并夹紧所述电池单体。通过调节套环的开口尺寸大小,能够将电池单体放置于套环的开口内并进行夹紧固定,并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支撑座上,从而对电池单体进行固定。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部的顶面与所述支撑部间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为锐角且与所述第一夹角的数值相等,所述台阶部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单体。通过将电池单体设于台阶部,且使第二夹角的数值与第一夹角的数值相等,通过调节台阶部的角度即可对电池单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电池单体进行全面有效地检测。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锁紧螺钉与所述套环相连,并用于调节所述开口的尺寸。通过第二锁紧螺钉调节套环的开口的尺寸,从而将电池单体放入至套环的开口内并夹紧固定。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环以可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相连。通过沿支撑杆的轴向方向移动套环,能够使套环对电池单体不同的轴向方向的位置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保持电池单体固定后的稳定性。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套环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用于共同夹紧所述电池单体。通过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共同夹紧固定电池单体,能够有效地保证电池单体固定后的稳定性。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间的间距尺寸为所述支撑杆的杆长的1/4至1/2,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间的间距尺寸为所述支撑杆的杆长的1/2至3/4。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按照上述方式设置,能够确保电池单体固定后的稳定性。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并排设置于所述台阶部。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夹持组件并排设置于台阶部,能够对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同时进行夹紧固定,从而提高电池单体进行CT检测时的检测效率。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支撑部为分体式结构且相连。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对台阶部和支撑部分别进行加工制造,并根据需要将加工后台阶部和支撑部组装至一起并形成支撑座,从而满足对电池单体进行支撑时的角度要求。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为碳纤维支撑部,所述台阶部为橡胶台阶部。碳纤维支撑部不会对射线造成遮挡,从而保证射线透射过电池单体并对电池单体进行检测,橡胶台阶部用于支撑电池单体的底面,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力,防止电池单体底面
受到磕碰并导致损坏。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支撑座的整体支撑强度,防止台阶部与支撑部间发生窜动,保持支撑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固定后的电池单体的位置不变。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为碳纤维支撑座。碳纤维支撑座不会对射线造成遮挡,从而保证射线透射过电池单体并对电池单体进行检测。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值为0
°
至20
°
。将电池单体的底面与支撑部间呈0
°
至20
°
设置,有利于对电池单体的各个位置进行准确的检测。
[0022]在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部和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并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所述台阶部用于支撑电池单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使所述电池单体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部间呈第一夹角设置;至少一个夹持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电池单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以将所述电池单体夹紧或松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第一锁紧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连并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滑轨,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间的间距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至少一个套环,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台阶部,所述套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所述套环形成有尺寸可调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容纳并夹紧所述电池单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的顶面与所述支撑部间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为锐角且与所述第一夹角的数值相等,所述台阶部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单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锁紧螺钉与所述套环相连,并用于调节所述开口的尺寸。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以可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套环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用于共同夹紧所述电池单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间的间距尺寸为所述支撑杆的杆长的1/4至1/2,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间的间距尺寸为所述支撑杆的杆长的1/2至3/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强,张冯飞,胥飞龙,王伟,罗宇,李后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