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511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设计信息、控制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和匹配,采用的方案是该研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不断数据更新过程中读取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并对读取的数据信息初始化处理;步骤二、对读取到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址信息演绎、编码和搜索;步骤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分析方法是将MMAS算法模型输出的数据信息重新编码;步骤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匹配,采用的方法是地址信息批量匹配算法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和匹配,自动化分析能力强,匹配度高,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处理和应用能力。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处理和应用能力。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处理和应用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控制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GIS行业应用中存在很多海量地址数据的情况,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据处理的相关要求。现有的方法是逐条对地址进行拆分解析,并从基础地理数据库中提取与该地址相匹配的空间信息,但会存在以下问题:一、地址数据落地过程大部分工作需要由人工处理;二、 地址数据不规范,存在很多垃圾数据,人工处理难度较高;三、对于海量地址数据的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效率低下;四、数据处理过 程中存在较多的人为失误。
[0003]申请号 CN201110272550.5工开了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系统,该技术应用构建了配置管理模块,其用来读取系统配置参数;数据库控制模块,其与配置管理模块连接,并用来进行数据库的连接、读取、写入的操作;数据预处理模块,其与数据库控制模块连接,并对分析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相关垃圾数据;地址解析模块,其与数据预处理模块连接,并根据地址解析规则对原始地址进行解析;地址解析规则模块,其与地址解析模块连接,并用于地址解析规则配置定义,协同地址解析模块一起工作;地址匹配模块,其与地址解析模块连接,并负责协调和调用相关模块进行地址匹配分析;这种方法虽然使用地址自动分析匹配工具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节约数据处理的成本。但是该方法系统繁冗,运行效率不高。
[0004]CN201910068995.8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系统包括短信编辑终端、文本信息、智能无线通讯终端、视频录制设备、视频压缩编码以及传输模块、GPS接收器、单片机、地理编码数据库和CDMA基站,所述单片机输出端与智能无线通讯终端输入端通过局域网连接,所述智能无线通讯终端输出端与CDMA基站和地理编码数据库输入端均通过局域网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有短信编辑终端、视频录制设备和GPS接收器,通过其可以录制地址处视频,编辑地址文本和地理实时位置,通过其可以进行多种类地理位置的发送,且短信编辑终端、视频录制设备和GPS接收器均与智能无线通讯终端通过局域网连接,通过其方便信息的快速输送。这种方法无法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和匹配,自动化分析能力低下,匹配度不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处理和应用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能够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和匹配,自动化分析能力强,匹配度高,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处理和应用能力。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不断数据更新过程中读取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并对读取的数据信息初始化处理;在本步骤中,初始化处理包括数据滤除、剔除和粗大数据信息处理;步骤二、对读取到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址信息演绎、编码和搜索;在本步骤中,通过MMAS算法模型实现数据不断更新过程中的信息检索和演绎,以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化追溯效率;(S21)、将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记作为蚂蚁信息元素,对MMAS算法模型进行初始化设置;(S22)、设置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更新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更新方法通过以下公式进行:(1)在公式(1)中,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的信息素,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初始地址信息,表示地理信息系统下一个访问地址信息,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追溯过程中的蚂蚁元素,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追溯过程中的蚂蚁元素更新释放信息素的时间,表示释放信息素时最合适的蚂蚁元素;其中有:
ꢀꢀꢀꢀ
(2)公式(2)中,表示为在不断迭代计算过程中,输出的最优解或者在不断搜索过程中输出的全局最优解值;(S23)、设置最大值和最小值限制,假设介于和之间,每次蚂蚁元素进行信息更新后,在的情况下,则将二者取值为相同的形式,即;(S24)、对蚂蚁元素信息素轨迹进行平滑化处理,则处理公式为:(3)在公式(3)中,的值介于0和1之间,为蚂蚁元素进行平滑化之前的信息素轨迹量,为蚂蚁元素进行平滑化之后的信息素轨迹量;步骤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分析方法是将MMAS算法模型输出的数据信息重新编码,并将编码完毕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类;通过时间复杂度的衡量算法实现数据信息分析;步骤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匹配,采用的方法是地址信息批量匹配算法模型; 其中批量匹配算法模型包括输入层、词嵌入层、拼接层、编码器和相关度模块,其中所述输入层的输出端与词嵌入层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词嵌入层的输出端与拼接层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拼接层的输出端与编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相关度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步骤五、输出自动化匹配后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时间复杂度的衡量算法的方法为:
时间复杂度衡量算法将编号后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用来表示,,为数据集中第个样本在的分量,且需满足公式(4)至公式(5)条件:(4)公式(4)中,当公式(4)成立时,则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在用户允许的范围内;在不断的数据信息更新过程中,所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表示为:
ꢀꢀꢀ
(5)公式(5)中,其中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类型,在衡量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生成时间时,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
(6)公式(6)中,为常数,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高维数据时间复杂度表示为,;表示地址编码数据信息;定义时间复杂度的衡量算法目标函数为:(7)公式(7)中,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维度,表示所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经历地址编码和降维后的数据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在分配编码时,需要满足的函数。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入层用于输入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所述词嵌入层用于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嵌入设置在批量匹配算法模型中,以实现分层计算;所述拼接层用于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通过不同形式的编码拼接在一起,以实现不同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的混合应用;所述编码器用于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通过文字、数字、字母或者字符进行编码;所述相关度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通过相关度函数分析相关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批量匹配算法模型的工作方法为:首先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的第层输入信息记作为,输出信息记作为,表示经过词嵌入层后输出的结果,当模型为多层结构时,第层的输入为第一层输入和之前层的输出拼接后得到的,表示为:
(8)公式(8)中,表示第一层输入,表示进行拼接,、表示输出序列,表示序列中的数量,模型的输出由嵌入层得到的原始故障特征、残差特征和网络层故障信息的编码特征组成,完成模型的故障信息批量匹配任务;编码器中神经网络采用填充的方式进行卷积,保证数据的输入维度不发生变化,输出的地理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不断数据更新过程中读取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并对读取的数据信息初始化处理;在本步骤中,初始化处理包括数据滤除、剔除和粗大数据信息处理;步骤二、对读取到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址信息演绎、编码和搜索;在本步骤中,通过MMAS算法模型实现数据不断更新过程中的信息检索和演绎,以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化追溯效率;(S21)、将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记作为蚂蚁信息元素,对MMAS算法模型进行初始化设置;(S22)、设置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更新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更新方法通过以下公式进行:(1)在公式(1)中,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的信息素,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初始地址信息,表示地理信息系统下一个访问地址信息,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追溯过程中的蚂蚁元素,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追溯过程中的蚂蚁元素更新释放信息素的时间,表示释放信息素时最合适的蚂蚁元素;其中有:
ꢀꢀꢀꢀ
(2)公式(2)中,表示为在不断迭代计算过程中,输出的最优解或者在不断搜索过程中输出的全局最优解值;(S23)、设置最大值和最小值限制,假设介于和之间,每次蚂蚁元素进行信息更新后,在的情况下,则将二者取值为相同的形式,即;(S24)、对蚂蚁元素信息素轨迹进行平滑化处理,则处理公式为:(3)在公式(3)中,的值介于0和1之间,为蚂蚁元素进行平滑化之前的信息素轨迹量,为蚂蚁元素进行平滑化之后的信息素轨迹量;步骤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分析方法是将MMAS算法模型输出的数据信息重新编码,并将编码完毕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类;通过时间复杂度的衡量算法实现数据信息分析;步骤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匹配,采用的方法是地址信息批量匹配算法模型; 其中批量匹配算法模型包括输入层、词嵌入层、拼接层、编码器和相关度模块,其中所述输入层的输出端与词嵌入层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词嵌入层的输出端与拼接层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拼接层的输出端与编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相关度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步骤五、输出自动化匹配后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自动分析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时间复杂度的衡量算法的方法为:时间复杂度衡量算法将编号后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址数据信息用来表示,,为数据集中第个样本在的分量,且需满足公式(4)至公式(5)条件:(4)公式(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丹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晨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