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射频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98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射频电极,包括电极头(1)、弹性管(2)和转接触点(3),电极头(1)为若干个,转接触点(3)的数量与电极头(1)的数量相同,若干个所述电极头(1)设置于射频电极的头部,相邻两个电极头(1)之间连接有弹性管(2),若干个所述转接触点(3)设置于射频电极的尾部,相邻两个转接触点(3)之间连接有弹性管(2),所述电极头(1)通过电极线(5)连接对应的转接触点(3)。应的转接触点(3)。应的转接触点(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射频电极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射频电极。

技术介绍

[0002]射频消融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类疼痛,这类治疗大多数都是一次性微创手术,手术所用的射频电极一般为硬性、一次性接入耗材,其电极多为304不锈钢,整体结构为硬性,连接处多为胶粘。目前射频电极治疗时需要穿刺针建立治疗通道,射频电极通过穿刺针建立的通道进入靶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取出射频电极后再取出穿刺针。但针对顽固性疼痛、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感觉及运动神经损伤的病症治疗,需要长期进行治疗,每次治疗重复上述步骤,这样患者在整个疗程中需要经受频繁的穿刺针穿刺,给患者带来较多生理创伤和精神、经济负担;但是现有射频电极一般为硬性射频电极,如图8所示,其电极头和电极杆为不锈钢,电极头和电极杆整体表现为硬性杆,该类型硬性杆植入人体后就像一根金属针或者金属棒,如果人体运动时会带来不可预测风险;另外,其选用的不锈钢材料不利于长期植入,如图9所示,电极头和后端部分为胶水粘接,目前还没有满足长期植入要求的胶水,因此现有射频电极无法植入。如何在治疗疗程中最大可能的减少对患者的穿刺次数,做到一个治疗疗程只做一次穿刺,这些特征将有利于患者长期、周期性治疗。
[0003]为此,需要一种柔性、可植入、弹性良好的、免胶粘、方便操作、多功能的新型射频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射频电极,解决现有射频电极为硬性、不可植入、没有弹性、需要胶粘、操作不方便的问题。/>[0005]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包括电极头、弹性管和转接触点,电极头为若干个,转接触点的数量与电极头的数量相同,若干个所述电极头设置于射频电极的头部,相邻两个电极头之间连接有弹性管,若干个所述转接触点设置于射频电极的尾部,相邻两个转接触点之间连接有弹性管,所述电极头通过电极线连接对应的转接触点。
[0006]优选的,所述电极头、弹性管和转接触点沿轴向均设置有空心通道,空心通道用于导丝穿过。
[0007]优选的,所述电极头、弹性管和转接触点的外径相同,电极头、弹性管和转接触点的空心通道内径也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管为双层环状管体,弹性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弹性管的外管外径与电极头的外径相同,弹性管的内管内径与电极头的空心通道内径相同,所述电极线从弹性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空穿过将电极头和转接触点连接。
[0009]优选的,靠近射频电极头部一侧的所述弹性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弹性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空内,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极线连接转接触点。
[0010]优选的,沿射频电极头部到尾部的方向设置有第一电极头、第二电极头、第三电极头、
……
、第n电极头,其中第二电极头、第三电极头、
……
、第n电极头沿射频电极头部到尾部的方向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电极线穿过。
[0011]优选的,所述转接触点通过转接插头外接射频治疗仪。
[0012]优选的,所述电极头或转接触点与弹性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凸台阶,外凸台阶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凹槽,弹性管与电极头或转接触点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凹台阶,其中外凸台阶和内凹台阶相适配,电极头或转接触点与弹性管连接时,先将外凸台阶和内凹台阶配合,然后采用热压工艺压接。
[0013]优选的,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新型射频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1:选择制作单触点电极、双触点电极或多触点电极,其中单触点电极包括一个电极头、一个转接触点和两个弹性管,双触点电极包括两个电极头、两个转接触点和四个弹性管,多触点电极包括n个电极头、n个转接触点和2n个弹性管;
[0015]步骤2:将电极头、弹性管和转接触点按照顺序进行对接,依次在对接处进行热压工艺压接,首先将电极头或转接触点进行加热,同时对弹性管对接处进行加压,实现具有连接强度、密封的物理连接。
[0016]优选的,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新型射频电极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1: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单触点电极、双触点电极或多触点电极;
[0018]步骤2:采用穿刺针穿刺,然后将选择的射频电极穿入穿刺针内,射频电极的尾部留在患者体外,接着取出穿刺针,使射频电极留在患者体内;
[0019]步骤3:将射频电极尾部的转接触点通过转接插头与射频治疗仪进行连接,通过射频治疗仪输入射频电流,在不同的电极头处作用于患者体内患处进行治疗。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用于配合射频脉冲调控技术在治疗顽固性疼痛、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感觉及运动神经损伤的病症治疗,本技术射频电极可长期植入,具有柔性和弹性,带温度感应,带输液通道,采用金属和非金属免胶粘连接工艺,一次穿刺可长期重复使用,以减少患者在治疗时穿刺的痛苦及多次穿刺的相关风险,同时具有肌电信息测试功能;
[0022](2)本技术射频电极的电极头或转接触点与弹性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凸台阶,外凸台阶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凹槽,弹性管与电极头或转接触点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凹台阶,其中外凸台阶和内凹台阶相适配,电极头或转接触点与弹性管连接时,先将外凸台阶和内凹台阶配合,然后采用热压工艺压接,从而实现两者一定连接强度、密封的物理连接;
[0023](3)本技术电极头选用钛合金,具有生物相容性,耐腐蚀,可以长期植入人体,电极头的作用一是导入射频电流到人体组织,进行治疗,二是作为检测人体组织神经生物电信息的电极;
[0024](4)本技术弹性管选择具有绝缘性能、可长期植入的软管材料构成,弹性管作为电极本体使用,由于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使电极在植入靶点后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随人体运动发生偏离;
[0025](5)本技术射频电极整体的外经相同并且外经较小,可以在治疗前取出穿刺针,使射频电极长期植入患者体内。
附图说明
[0026]图1、本技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本技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的热压工艺压接示意图;
[0028]图3、本技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的单触点电极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本技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的单触点电极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本技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的双触点电极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本技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的多触点电极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本技术一种新型射频电极的多触点电极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8、现有技术硬性射频电极结构示意图;
[0034]图9、现有技术硬性射频电极的连接工艺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电极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射频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头(1)、弹性管(2)和转接触点(3),电极头(1)为若干个,转接触点(3)的数量与电极头(1)的数量相同,若干个所述电极头(1)设置于射频电极的头部,相邻两个电极头(1)之间连接有弹性管(2),若干个所述转接触点(3)设置于射频电极的尾部,相邻两个转接触点(3)之间连接有弹性管(2),所述电极头(1)通过电极线(5)连接对应的转接触点(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射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1)、弹性管(2)和转接触点(3)沿轴向均设置有空心通道(4),空心通道(4)用于导丝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射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1)、弹性管(2)和转接触点(3)的外径相同,电极头(1)、弹性管(2)和转接触点(3)的空心通道(4)内径也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射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2)为双层环状管体,弹性管(2)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弹性管(2)的外管外径与电极头(1)的外径相同,弹性管(2)的内管内径与电极头(1)的空心通道(4)内径相同,所述电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科军李芳王李成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鑫带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