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7495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将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得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再将对硼苯丙氨酸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得到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序简便,得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水溶性良好,将纳米晶冻干后复溶于水,一个月后粒径稍有增大,稳定性良好;应用于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后,与对硼苯丙氨酸相比,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在加药硼浓度为80ug/mL,孵育时间为6、12、24h下肿瘤细胞中硼浓度均明显上升,用强度为2.8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晶
,尤其涉及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硼中子捕获治疗(BNCT)肿瘤是利用中子照射含有
10
B的生物组织,产生高线性能量阿尔法粒子,并将
10
B裂变为7Li,辐射半径5~9μm。硼载体是BNCT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具有理想的载体肿瘤组织中
10
B的浓度范围为20~35μg/g,肿瘤与正常比值(T/N比)和肿瘤与血液
10
B比更大,大于3.0~5.0,并且在中子照射时肿瘤中
10
B持续存在。对硼苯丙氨酸(BPA)可以由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跨膜转运,在增殖细胞中积累,尤其是在恶性胶质瘤中苯丙氨酸转运体(LAT

1)表达增高,BPA表现出很好的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然而BPA的水溶性很差,易溶于弱碱溶液,不适合药用。现有技术中是由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结合才能达到技术目的,包括日本Stella公司的申请的硼法仑的药物,是通过果糖、甘露糖、PVA等与BPA形成聚合体,来提高水溶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得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
[0007](2)将对硼苯丙氨酸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
[0008]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硼苯丙氨酸的质量浓度为1~12mg/mL;
[0009]步骤(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05~0.015M;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8~1.2M。
[0010]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混合为在搅拌的状态下将盐酸溶液滴加到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0011]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0~1200rpm,温度为20~30℃;所述滴加的速度为0.4~0.6mL/min。
[0012]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的pH值为2.00~2.04。
[0013]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1~12mg/mL。
[0014]作为优选,步骤(2)中对硼苯丙氨酸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0.9~1.1:0.9
~1.1。
[0015]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混合为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滴加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中;
[0016]所述滴加的速度为0.4~0.6mL/min。
[0017]作为优选,滴加完毕后顺次进行搅拌、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
[0018]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4h,转速为800~1200rpm;
[0019]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

40~

50℃。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在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将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得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再将对硼苯丙氨酸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序简便,实用性强,得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水溶性良好,将纳米晶冻干后复溶于水,水合粒径为58nm
±
6.7nm,一个月后粒径为64nm
±
6.2nm,稍有增大,稳定性良好。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应用于制备硼中子捕获治疗肿瘤药物后,肿瘤细胞中硼的浓度明显上升,肿瘤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在10.0k倍数下的扫描电镜形貌图;
[0026]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在20.0k倍数下的扫描电镜形貌图;
[0027]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在50.0k倍数下的扫描电镜形貌图;
[0028]图4为对实施例1中制备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XRD图;
[0029]图5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粒径图;
[0030]图6为对硼苯丙氨酸与实施例1中制备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硼浓度比较图;
[0031]图7为对硼苯丙氨酸与实施例1中制备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细胞存活率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将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得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
[0034](2)将对硼苯丙氨酸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硼苯丙氨酸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12mg/mL,进一步优选为3~10mg/mL,更优选为5~8mg/mL。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005~0.015M,进一步优选为0.008~0.012M,更优选为0.01M;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8~1.2M,进一步优选为0.9~1.1M,更优选为1M。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混合为在搅拌的状态下将盐酸溶液滴加到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优选为800~1200rpm,进一步优选为900~1100rpm,更优选为1000rpm;温度优选为20~30℃,进一步优选为22~28℃,更优选为24~26℃;所述滴加的速度优选为0.4~0.6mL/min,进一步优选为0.45~0.55mL/min,更优选为0.5mL/min。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的pH值优选为2.00~2.04,进一步优选为2.01~2.03,更优选为2.02。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12mg/mL,进一步优选为3~10mg/mL,更优选为5~8mg/mL。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PVPK30或PVPK90。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对硼苯丙氨酸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优选为0.9~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得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2)将对硼苯丙氨酸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对硼苯丙氨酸纳米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硼苯丙氨酸的质量浓度为1~12mg/mL;步骤(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05~0.015M;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8~1.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为在搅拌的状态下将盐酸溶液滴加到对硼苯丙氨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0~1200rpm,温度为20~30℃;所述滴加的速度为0.4~0.6mL/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对硼苯丙氨酸溶液的pH值为2.00~2.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邢更妹王志杰常亚男陈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