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4760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1
一种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中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包括下车体框架总成和上车体框架总成,下车体框架总成包括一体式动力电池及其前后两端分别安装的前舱组件和后舱组件,一体式动力电池两侧分别通过密封装置与上车体框架总成密封配合后定位紧固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一体式车身的结构,通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将上车体和下车体相连,使上部车身及内外饰座舱可灵活定制,而且整车生产组装工艺不再受工艺路线的限制、组装过程更加简便,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费用。了开发费用。了开发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新能源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是一体式承载结构,即车身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冲压钣金件拼装焊接而成一体的。这种一体式的承载结构对制造工艺、精度要求较高,且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限制了上车体采用多种材料或结构方式,整车生产组装受限制了工艺路线的限制、组装过程更加复杂,不适于未来汽车用户个性化灵活定制的需求,无法实现同一下车身结构换装不同类型上车身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旨在改变传统的一体式车身的结构,通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将上车体和下车体相连,使上部车身及内外饰座舱可灵活定制,而且整车生产组装工艺不再受工艺路线的限制、组装过程更加简便,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费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包括下车体框架总成和上车体框架总成,所述下车体框架总成包括一体式动力电池及其前后两端分别安装的前舱组件和后舱组件,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两侧分别通过密封装置与所述上车体框架总成密封配合后定位紧固相连。
[0005]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周向连接矩形框架结构形成容纳仓,所述容纳仓内设置有多个电芯,所述容纳仓的上端端口处密封安装有上盖体。
[0006]所述容纳仓内焊接固定有井字梁,所述井字梁将所述容纳仓分割成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内安装有一个模组,每个模组中包含多个电芯。
[0007]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表面的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下侧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所述水冷板上侧通过导热结构胶与电芯相连。
[0008]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包括焊接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周向的前框梁、后框梁、左框梁和右框梁,所述前框梁与所述前舱组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后框梁与所述后舱组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左框梁和右框梁分别与所述上车体框架总成的两侧可拆卸相连。
[0009]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左右两侧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凸台,所述条形凸台上设置有与之一体的导向定位销,所述条形凸台内焊接固定有多个螺纹套筒,所述条形凸台上铺设所述密封装置;所述上车体框架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导向定位销插接相连的定位孔和与对应螺纹套筒相对的螺纹孔,合装螺栓穿过螺纹孔后与对应的螺纹套筒相连。
[0010]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安装有截面为L形的门槛护板,所述门槛护板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围成容纳线束的穿线槽。
[0011]所述前舱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前端两侧的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所述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之间的一体式动力电池前端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接头Ⅰ与前防撞梁总成相连;所述后舱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后端两侧的左后轮罩和右后轮罩,所述左后轮罩和右后轮罩之间的一体式动力电池后端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接头Ⅱ与后纵梁相连。
[0012]所述上车体框架总成包括顶部框架总成,所述顶部框架总成的两侧分别焊接相连有左侧框架总成和右侧框架总成,所述左侧框架总成和右侧框架总成的底部分别与所述下车体框架总成的两侧可拆卸相连;
[0013]所述顶部框架总成由多个横梁型材和纵梁型材通过卯榫结构卯接后焊接成型;
[0014]所述左侧框架总成和右侧框架总成均通过卯榫结构与所述顶部框架总成卯接后焊接成型,所述左侧框架总成和右侧框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圆环型材通过卯榫结构卯接后焊接成的对称式的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中部外侧通过门框密封条与门外框相连,所述内框架中部底端分别与所述下车体框架总成的两侧可拆卸相连,两个所述内框架的两端与所述下车体框架总成相配合形成前舱区和后舱区。
[0015]一种所述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1:组装上车体框架总成和下车体框架总成;
[0017]步骤2:分别组装上车体框架总成和下车体框架总成上承载的系统及附件;
[0018]步骤3:在下车体框架总成的两侧安装密封装置后,将上车体框架总成与下车体框架总成定位后通过螺栓连接锁紧。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车身分割成上车体框架总成和下车体框架总成,通过将下车体框架总成设计成包括一体式动力电池、前舱组件和后舱组件的结构,将一体式动力电池的两侧与上车体框架总成密封紧固相连,一方面,使上车体框架总成可灵活更换、快捷拆装,可为用户定制化替换车身造型,比如同一尺寸规格及相同安装点位置的MPV、SUV、轿车,安装在下车体框架总成上可以实现多种车型结构,而且车体造型不再受下部车身的限制;另一方面,整车生产组装工艺不再受工艺路线的限制、组装过程更加简便,使生产场地局限性小、提高了效率、缩短了质量管控流程、使操作更简单。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下车体框架总成设计成包括一体式动力电池、前舱组件和后舱组件的结构,使一体式动力电池的两端分别与前舱组件和后舱组件可拆卸相连,便于下车体的组装定位,而且其中的一体式动力电池由下壳体、上盖体、框梁和井字梁围成结构强度高的电池壳体,提高了底盘系统承载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在电池壳体内内置水冷板,使其中的电芯可及时散热,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一体式动力电池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导向定位销和多个螺纹套筒,在一体式动力电池两侧铺设密封装置,使上车体框架总成两侧的定位孔与导向定位销插接定位后,使上车体框架总成两侧的螺纹孔与对应的螺纹套筒相对后通过合装螺栓紧固相连,在密封装置的作用下使上车体框架总成和下车体框架总成密封配合,且安装定位更加快捷方便,连接后更加稳定。
[0023]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上车体框架总成设计成通过卯榫结构卯接后焊接相连的顶部框架总成、左侧框架总成和右侧框架总成,使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强,将左侧框架总成和
右侧框架总成设计成由多个圆环型材通过卯榫结构卯接后焊接成对称式的框架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使上车体框架总成的造型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下车体框架总成的轴测图;
[0027]图3为图2的仰视图;
[0028]图4为图2的爆炸图;
[0029]图5为图2中一体式动力电池的俯视图;
[0030]图6为图2中一体式动力电池的内部结构的轴测图;
[0031]图7为图1中上车体框架总成的轴测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下车体框架总成和上车体框架总成定位的截面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下车体框架总成和上车体框架总成锁紧连接的截面示意图;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体框架总成和上车体框架总成,所述下车体框架总成包括一体式动力电池及其前后两端分别安装的前舱组件和后舱组件,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两侧分别通过密封装置与所述上车体框架总成密封配合后定位紧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周向连接矩形框架结构形成容纳仓,所述容纳仓内设置有多个电芯,所述容纳仓的上端端口处密封安装有上盖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内焊接固定有井字梁,所述井字梁将所述容纳仓分割成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内安装有一个模组,每个模组中包含多个电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动力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表面的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下侧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所述水冷板上侧通过导热结构胶与电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包括焊接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周向的前框梁、后框梁、左框梁和右框梁,所述前框梁与所述前舱组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后框梁与所述后舱组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左框梁和右框梁分别与所述上车体框架总成的两侧可拆卸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左右两侧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凸台,所述条形凸台上设置有与之一体的导向定位销,所述条形凸台内焊接固定有多个螺纹套筒,所述条形凸台上铺设所述密封装置;所述上车体框架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导向定位销插接相连的定位孔和与对应螺纹套筒相对的螺纹孔,合装螺栓穿过螺纹孔后与对应的螺纹套筒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红瞿元李涛孙雨辛宇威王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