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柜散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02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柜散热系统,其装置包括设备板,设备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设备板内设置有设备腔和制冷腔,设备腔位于制冷腔上方且设备腔与制冷腔相连通,设备腔内活动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口开启的调节机构,设备腔内设置有控制盒;制冷腔与设备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通风组件和制冷组件,制冷腔内设置有温度监测组件;控制盒分别与调节机构、通风组件、制冷组件以及温度监测组件电连接。通过通风组件将新风引入制冷腔内,在制冷腔内进行降温处理,随后降温处理后新风通过设备腔上的通风口向外排出,实现对外部设备的高效降温处理,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机房机柜、配电柜等。配电柜等。配电柜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柜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机房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柜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数据中心机柜的设计基本都是以隐蔽布线和设备安装便捷为主要出发点,对机柜内部冷风通道的流向控制没有涉及,再加上服务器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发热量越来越大,而且服务器安装后由于面积大而阻止了下送风的风道,不利于冷风循环,服务器的设计是从前向后单一方向排风,如果机柜外部冷风不能及时补充进来,会使服务器局部温度不断升高,在服务器发热区域形成“热岛”效应,设备升温明显,制冷效率降低,严重时使服务器宕机或频繁重启。目前针对数据中心机柜散热主要还是依靠制冷空调,但是依靠空调制冷由于机柜内放置的服务器容易导致柜体内空气流动不畅,导致机柜顶部制冷效果较好,机柜中下部制冷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目前数据中心机柜散热主要依靠制冷空调,但是依靠空调制冷由于机柜内放置的服务器容易导致柜体内空气流动不畅,导致机柜顶部制冷效果较好,机柜中下部制冷效果并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及数据中心机柜散热系统。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申请公开了的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包括设备板,所述设备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所述设备板内设置有设备腔和制冷腔,所述设备腔位于所述制冷腔上方且所述设备腔与所述制冷腔相连通,所述设备腔内活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通风口开启的调节机构,所述设备腔内设置有控制盒;所述制冷腔与所述设备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通风组件和制冷组件,所述制冷腔内设置有温度监测组件;所述控制盒分别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通风组件、所述制冷组件以及所述温度监测组件电连接。
[0006]本申请通过通风组件将新风引入制冷腔内,在制冷腔内进行降温处理,随后降温处理后新风通过设备腔上的通风口向外排出,实现对放置在设备板上的外部设备的高效降温处理,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整体可替换传统机柜内的金属支撑架,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机房机柜、配电柜等。
[0007]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设备腔内,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调节气缸和连杆,所述调节气缸与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通风口开启的横板,所述横板活动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下方;所述调节气缸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横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轮,所述通风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轮对应的滑轨,所述滑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
[0009]优选地,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通风扇,所述通风扇设置在所述制冷腔与所述设备板之间的连通处,所述通风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设置在所述制冷腔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设置在所述设备板外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温度监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冷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设备腔与所述制冷腔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设备腔内定向通风的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蓄电池和DSP处理芯片,所述DSP处理芯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DSP处理芯片与继电器组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组分别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通风组件以及所述制冷组件电连接,所述DSP处理芯片与所述温度监测组件电连接。
[0014]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柜散热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集成有智能散热调节装置。
[0015]本申请通过在机柜内集成的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在智能散热调节装置上放置服务器,在运行时通过智能散热调节装置不断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制冷降温随对服务器外围高效降温,整体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申请通过通风组件将新风引入制冷腔内,在制冷腔内进行降温处理,随后降温处理后新风通过设备腔上的通风口向外排出,实现对放置在设备板上的外部设备的高效降温处理,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整体可替换传统机柜内的金属支撑架,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机房机柜、配电柜等;
[0018]2、本申请通过在制冷腔和设备腔之间设置的排风扇,可加快制冷腔内的经过制冷的新风快速从设备腔内排出,整体可形成单向稳定的散热通道,保证了整体通风散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通风口的分布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中连杆和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为设备板,2为制冷腔,21为半导体制冷片,22为通风扇,3为设备腔,31为支撑架,32为调节气缸,33为滑轨,34为连杆,35为横板,351为滑轮,36为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图3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包括设备板1,所述设备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36,所述设备板1内设置有设备腔3和制冷腔2,所述设备腔3位于所述制冷腔2上方且所述设备腔3与所述制冷腔2相连通,所述设备腔3内活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通风口开启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控制盒电连接。也就是说,设备板为空腔结构,将设备板设计为设备腔和制冷腔,在设备腔内设计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可调节通风口开启对外部设备进行通风散热处理。
[0027]具体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设置在所述设备腔3内,所述支撑架31上设置有调节气缸32和连杆34,所述调节气缸32与所述连杆34相连接,所述连杆3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通风口开启的横板35,所述横板35活动设置在所述通风口36下方;所述调节气缸32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也就是说,在正常状态下,横板处于通风口的正下方,此时横板正好封堵通风口,通风口关闭;在开启运行状态下,调节气缸带动连杆在支撑架上移动,此时横板脱离通风口正下方,此时通风口开启。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板35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轮351,所述通风口36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轮351对应的滑轨33,所述滑轮35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33内。也就是说,在通风口两侧分别设置滑轨,横板两侧设置滑轮,滑轮滑动设置在滑轨内,当需要开启通风口时,通过调节气缸带动连杆动作,连杆可带动横板沿滑轨稳定移动,避免横板出现偏转。
[0029]所述制冷腔2与所述设备板1之间分别设置有通风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包括设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所述设备板内设置有设备腔和制冷腔,所述设备腔位于所述制冷腔上方且所述设备腔与所述制冷腔相连通,所述设备腔内活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通风口开启的调节机构,所述设备腔内设置有控制盒;所述制冷腔与所述设备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通风组件和制冷组件,所述制冷腔内设置有温度监测组件;所述控制盒分别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通风组件、所述制冷组件以及所述温度监测组件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设备腔内,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调节气缸和连杆,所述调节气缸与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通风口开启的横板,所述横板活动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下方;所述调节气缸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轮,所述通风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轮对应的滑轨,所述滑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散热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通风扇,所述通风扇设置在所述制冷腔与所述设备板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洪杰冷亚楠黄齐庆王敏媛傅琦陈庆洪戴慧慧姜深文盛宸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