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36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3
本申请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盖体,包括端盖、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端盖包括盖体,盖体包括盖部和注液台,注液台凸设于盖部与电池单体内部相背离的构造面上,且具有贯通盖部和注液台的注液孔。第一密封件封堵于注液孔内,第二密封件具有相连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覆盖于第一密封件背离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第二密封部相对第一密封部朝电池单体内部弯折设置、并与注液台的外周侧壁密封连接。本申请中,第二密封件经由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进行二次密封,密封面积大,密封效果好。同时,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弯折设置形成迂回的密封路径,可减小气化电解液渗出而破坏焊接位置,提高了密封效果。密封效果。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3]在电池技术中,为了方便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单体内部,通常在电池单体的端盖上开设由上到下贯通的注液孔,在注完电解液后使用密封钉密封注液孔。现有电池存在注液孔密封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解决注液孔密封可靠性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端盖包括盖体,盖体包括盖部和注液台,注液台凸设于盖部与电池单体内部相背离的构造面上,且具有贯通盖部和注液台的注液孔。第一密封件封堵于注液孔内,第二密封件具有相连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覆盖于第一密封件背离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第二密封部相对第一密封部朝电池单体内部弯折设置、并与注液台的外周侧壁密封连接。
[000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密封件经由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进行二次密封,密封面积大,密封效果好。同时,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弯折设置形成迂回的密封路径,可减小气化电解液渗出而破坏焊接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液台构造有沿与盖体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且朝向注液孔凹陷的卷边槽,其中,第二密封部包括相连的第一卷边段和第二卷边段,第一卷边段连接第一密封部、且相对第一密封部朝电池单体内部弯折设置,第一卷边段与注液台的外周侧壁密封连接。第二卷边段相对第一卷边段朝注液孔弯折设置、并密封连接于卷边槽内。此时,第二密封件可以与卷边槽的槽壁、部分外周侧壁以及全部端壁密封连接,注液台与第二密封件的密封面积大大提高,同时由卷边槽、外周侧壁以及端壁组成的迂回路线提高了第二密封件的密封效果。而且,第一密封部、第一卷边段和第二卷边段构成的钩状结构还可以加强第二密封件与注液台之间的固定。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边槽在厚度方向上的、且靠近电池单体的内部设置的一侧内壁与构造面相齐平。此时,卷边槽可以由凸设在注液台外周侧壁上的凸台与构造面共同形成卷边槽,而不需要开槽等,卷边槽的形成更加便捷。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盖部构造有朝电池单体内部凹陷的避让槽,避让槽的底面作为
构造面。避让槽的设置可以降低注液台的突出高度甚至不突出,如此可减小注液台对外部的影响,也可避免注液台受外部损害。同时在下文中对第二密封件进行弯折时,避让槽能够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边槽的凹陷深度为第一尺寸D1,卷边槽在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为第二尺寸D2,在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卷边槽的槽底与避让槽的与卷边槽的槽底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三尺寸D3。其中,D1≥0.5mm,D2≥0.5mm,且2≥D1/D2≥0.5,D3≥3D1。经试验证明,第一尺寸D1、第二尺寸D2和第三尺寸D3处于上述范围时,在对第二密封件进行卷边处理时,供执行卷边操作的空间较大,方便对第二密封件进行卷边处理。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液孔包括沿盖体的厚度方向自上而下开设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彼此靠近的两端连通。第一密封件封堵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此时,通过第一孔段k1和第二孔段k2与第一密封件21b封堵连接,封堵效果更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段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第二孔段与第一孔段连接的一端的孔径等于或大于第一孔段的最小孔径。此时,当第一孔段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时,不会形成迂回结构,电解液可在自重下顺畅的朝下流动,且从第一孔段流向第二孔段的电解液能够径直朝向电池单体内部流动,可减小电解液沿第二孔段的孔壁流动的几率,提高电解液的注入效率。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段的孔壁与盖体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其中,0
°
≤α≤45
°
。此时,第一孔段的孔壁呈倾斜的直壁,方便加工。同时,第一夹角α在0
°
至45
°
的范围内,第一孔段的孔壁对电解液的阻力较小,方便进入到第一孔段的电解液在自重下顺利的流向第二孔段,避免电解液粘滞在第一孔段的孔壁上。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还包括挡板,挡板设置于盖体朝向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且阻挡于电解液从注液孔径直流向电池单体内部的流动路径上。此时挡板可避免快速流动的电解液直接冲击在电极组件上损坏电极组件。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热熔层和导热层,热熔层位于导热层和盖体之间,热熔层被构造为受热能够熔融以密封连接导热层和盖体。此时,利用热熔层粘接导热层和注液台(和/或第一密封件),由于其热熔温度远远低于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因此能够缓解甚至避免电解液的气化,由此可避免因气化的电解液穿透热熔层而降低粘接强度、影响密封效果的问题。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包括沿盖体的厚度方向邻接的主体部和定位部,主体部密封配接于注液孔内,定位部位于注液孔之外并搭接于盖体背离电池单体内部的表面上。第一密封部密封覆设在定位部上。如此,可根据定位部是否与盖体搭接来判断第一密封件是否安装到位,使得第一密封件的安装更加方便。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还包括位于注液孔之外的限位部,主体部连接于限位部和定位部之间,限位部与盖体朝向电池单体内部的表面相抵靠。当第一密封件安装到位后,通过其定位部和限位部将其限位在盖体上,可有效防止第一密封件脱落。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端盖组件,壳体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电极组件容纳于容纳腔,端盖盖合于开口处。
[0019]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
[0020]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21a),包括:盖体(a1),包括盖部(a11)和注液台(a12),所述注液台(a12)凸设于所述盖部(a11)与所述电池单体(20)内部相背离的构造面(s)上,所述盖体(a1)具有贯通所述盖部(a11)和所述注液台(a12)的注液孔(k);第一密封件(21b),封堵于所述注液孔(k)内;及第二密封件(21c),具有相连的第一密封部(c1)和第二密封部(c2),所述第一密封部(c1)覆盖于所述第一密封件(21b)背离所述电池单体(20)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部(c2)相对所述第一密封部(c1)朝所述电池单体(20)内部弯折设置、并与所述注液台(a12)的外周侧壁(w)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台(a12)构造有沿与所述盖体(a1)的厚度方向(F)相交的方向且朝向所述注液孔(k)凹陷的卷边槽(h);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部(c2)包括相连的第一卷边段(c21)和第二卷边段(c22),所述第一卷边段(c21)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c1)、且相对第一密封部(c1)朝所述电池单体(20)内部弯折设置,所述第一卷边段(c21)与所述注液台(a12)的外周侧壁(w)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卷边段(c22)相对所述第一卷边段(c21)朝所述注液孔(k)弯折设置、并密封连接于所述卷边槽(h)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槽(h)在所述厚度方向(F)上、且靠近所述电池单体(20)的内部设置的一侧内壁与所述构造面(s)相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a11)构造有朝所述电池单体(20)内部凹陷的避让槽(p),所述避让槽(p)的底面作为所述构造面(s)。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槽(h)的凹陷深度为第一尺寸D1,所述卷边槽(h)在所述厚度方向(F)上的宽度为第二尺寸D2,在与所述厚度方向(F)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卷边槽(h)的槽底与所述避让槽(p)的与所述卷边槽(h)的槽底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三尺寸D3;其中,D1≥0.5mm,D2≥0.5mm,且2≥D1/D2≥0.5,D3≥3D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k)包括沿所述盖体(a1)的厚度方向(F)自上而下开设的第一孔段(k1)和第二孔段(k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志同温耀铃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