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3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技术领域,提供了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包括:针阀壳体,其内部竖立的开设有导油槽,所述针阀壳体的内部还开设有进油槽,其连通所述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底部形成有压力室,所述针阀壳体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压力室的喷油口,针阀本体,其容纳于所述导油槽内,且与所述压力室之间可活动的密封连接,将原有的压力室约0.35mm3的容积更改为现有的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


[0001]本技术属于
,尤其涉及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

技术介绍

[0002]全球的排放,节能要求日趋严格,对柴油机喷油器的各方面技术指标与要求相应提高,针阀偶件是喷油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针阀和针阀体。
[0003]现有的针阀体内压力室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加工时砂轮蹭碰压力室圆弧底的问题,影响机油的排量,造成压力室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包括:针阀壳体,其内部竖立的开设有导油槽,所述针阀壳体的内部还开设有进油槽,其连通所述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底部形成有压力室,所述针阀壳体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压力室的喷油口,针阀本体,其容纳于所述导油槽内,且与所述压力室之间可活动的密封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压力室的体积为0.1

0.15mm3。
[0007]优选的,所述导油槽包括:沿竖立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油腔、第二油腔以及锥形油腔,其中,所述锥形油腔呈倒锥形,且底部连通所述压力室。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腔的顶端连通至所述针阀壳体的顶壁上,且所述第二油腔的顶端形成有一呈水滴状的腔室,该腔室和所述进油槽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针阀本体包括:第一阀管,其容纳于所述第一油腔内,第二阀管,其固接于所述第一阀管的底部,且容纳于所述第二油腔内,锥形阀头,其固接于所述第二阀管的底部,且呈和所述锥形油腔相适配的锥形结构。
[0010]优选的,上述腔室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油腔以及所述第二油腔的体积,且所述第一阀管的外壁和所述第一油腔的内壁过渡配合,并且,所述第二阀管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油腔的内壁间隙配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
[0012]将原有的压力室约0.35mm3的容积更改为现有的0.1

0.15mm3的容积,能够大大减少后续加工时砂轮对压力室圆弧底的碰撞磨损以及伤害,减少了压力室内的颗粒累积,提高了后续机油的排放量,保证了本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针阀本体的正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针阀壳体中压力室部分的剖视图;
[0016]图4为现有技术中针阀壳体内压力室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针阀壳体;11、导油槽;111、第一油腔;112、第二油腔;113、锥形油腔;12、进油槽;
[0019]2、压力室;
[0020]3、喷油口;
[0021]4、针阀本体;41、第一阀管;42、第二阀管;43、锥形阀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包括:针阀壳体1,其内部竖立的开设有导油槽11,导油槽11包括:沿竖立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油腔111、第二油腔112以及锥形油腔113,其中,锥形油腔113呈倒锥形,且底部连通压力室2,第一油腔111的顶端连通至针阀壳体1的顶壁上,且第二油腔112的顶端形成有一呈水滴状的腔室,该腔室和进油槽12相连通;
[0025]针阀壳体1的内部还开设有进油槽12,其连通导油槽11;
[0026]导油槽11的底部形成有压力室2,压力室2的体积为0.1

0.15mm3,针阀壳体1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压力室2的喷油口3;
[0027]针阀本体4,其容纳于导油槽11内,且与压力室2之间可活动的密封连接,针阀本体4包括:第一阀管41,其容纳于第一油腔111内,第二阀管42,其固接于第一阀管41的底部,且容纳于第二油腔112内,锥形阀头43,其固接于第二阀管42的底部,且呈和锥形油腔113相适配的锥形结构;
[0028]上述腔室的体积大于第一油腔111以及第二油腔112的体积,且第一阀管41的外壁和第一油腔111的内壁过渡配合,并且,第二阀管42的外壁和第二油腔112的内壁间隙配合。
[0029]具体的,在初始状态下,针阀本体4容纳于导油槽11中,具体的为:第一阀管41过渡配合于第一油腔111中,且第一阀管41的外壁和第一油腔111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第二阀管42间隙配合于第二油腔112内,且第二油腔112的内壁和第二阀管42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以供机油向针阀壳体1底部的喷油口3流动,第二阀管42底部一体成型固接的锥形阀头43密封连接于锥形油腔113中,由于锥形阀头43的外壁和锥形油腔113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因此,其会对机油进行封堵拦截,避免在初始状态下,机油从喷油口3处流出。
[0030]当机油经过高压顺进油槽12喷入到针阀壳体1内后,其会顺着进油槽12流入到第二油腔112顶部形成的腔室内,腔室呈水滴状形状,进入到第二油腔112内的机油会顺着第二阀管42和第二油腔112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动,当第二油腔112内的机油注入到腔室内,通过机油会将第一阀管41顶起(第一阀管41的外径大于第二阀管42的外径),因此,针阀本体4
会在导油槽11内上浮,使得锥形阀头43从锥形油腔113内脱出,第二油腔112内的机油会顺着锥形阀头43和锥形油腔113之间的间隙流入到压力室2内,再经由喷油口3喷出;
[0031]当第二油腔112内的机油喷出后,针阀本体4失去机油所提供的浮力支撑向下掉落,锥形阀头43重新插入到锥形油腔113内,封堵锥形油腔113,进而,进油槽12将机油重新喷入到第二油腔112内,重复上述注油动作,驱使针阀本体4再次提起供机油从喷油口3喷出。
[003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油腔111和第一阀管41之间为过渡配合,二者之间的内壁和外壁紧密贴合,因此,机油进入到导油槽11内后,无论第一阀管41在第一油腔111内如何升降,机油均不会渗入到第一油腔111内,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机油不发生泄露。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
[0034]当机油经过高压顺进油槽12喷入到针阀壳体1内后,其会顺着进油槽12流入到第二油腔112顶部形成的腔室内,腔室呈水滴状形状,进入到第二油腔112内的机油会顺着第二阀管42和第二油腔112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动,当第二油腔112内的机油注入到腔室内,通过机油会将第一阀管41顶起(第一阀管41的外径大于第二阀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针阀壳体(1),其内部竖立的开设有导油槽(11);所述针阀壳体(1)的内部还开设有进油槽(12),其连通所述导油槽(11);所述导油槽(11)的底部形成有压力室(2),所述针阀壳体(1)的底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压力室(2)的喷油口(3);针阀本体(4),其容纳于所述导油槽(11)内,且与所述压力室(2)之间可活动的密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室(2)的体积为0.1

0.15mm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无压力室结构针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11)包括:沿竖立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油腔(111)、第二油腔(112)以及锥形油腔(113);其中,所述锥形油腔(113)呈倒锥形,且底部连通所述压力室(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面加工工艺改进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越吴庆荣邵荣达陈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丽威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