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34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利用肠道菌群生物标志物Bacteroides、Blautia和Enterococcus三菌的丰度变化,检测血吸虫入侵诱导的肝肉芽肿和肝纤维化。与传统的血清学指标等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侵入性的优点,从而特异性地检测出肝损伤程度,实现对血吸虫诱导的肝损伤的精准检测;与传统AST、ALT等血液检测方法相比,具备无侵入性,减少与血液制品的接触;与B超、CT等影像检查相比,具有便携性、更简便等优点;所需要设备简单,检测结果直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成本,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和人群筛查现场。现场。现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寄生虫学分子检测
,具体地,涉及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裂体吸虫(schistosome)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修订)》将血吸虫病列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曾经广泛传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日本血吸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0003]血吸虫感染可导致肝损伤、脾肿大、发热、腹泻等症状,其中肝损伤包括肉芽肿和肝纤维化,是血吸虫感染诱导的最严重健康损害,后期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满意度。早发现、诊断、早治疗是目前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方法。因此,开发对血吸虫感染诱导的肝损伤程度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是遏制血吸虫病及其进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0004]对目前,检测血吸虫病的主要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三大类。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有包括抗原检测如免疫层析法和抗体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和免疫层析测定等。虽然这些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病原学诊断方法易漏检,且常需重复多次。免疫学诊断并非直接检测病原体,敏感性较低且特异性不足。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以核酸扩增技术为基础,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灵敏、特异及稳定的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血吸虫病的有血清学等侵入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无侵入性方法如B超和CT等。但是缺乏、方便、准确、灵敏和特异性高的无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0005]肠道菌群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对宿主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高通量测序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肠道菌群的认识越来深刻。有文章报道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程度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宋秋月,张亦舒,张蓓蓓,刘嘉华,宋兰桂,孙希,吴忠道.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程度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03):303

308+428.),但其提出的肠道菌群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不利于准确、灵敏地判断血吸虫病肝损伤,对此依然需要更加准确、灵敏和特异性高的判断血吸虫病肝损伤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检测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0]检测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0011]优选地,所述试剂用于鉴别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的种类。
[0012]更优选地,所述试剂还用于检测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的丰度。
[0013]更优选地,试剂为检测肠道中的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
[0014]更优选地,所述血吸虫病为血吸虫入侵诱导的器官损伤。
[0015]更优选地,所述器官损伤为肝损伤。
[0016]更优选地,肝损伤为肝肉芽肿和/或肝纤维化。
[0017]优选地,所述血吸虫为日本血吸虫。
[0018]优选地,诊断人日本血吸虫病的试剂为检测肠道菌群中Blautia和 Enterococcus的丰度的试剂,诊断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试剂为检测肠道菌群中 Bacteroides和Blautia的丰度的试剂。
[0019]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含有所述试剂。
[0020]优选地,所述血吸虫病为血吸虫入侵诱导的器官损伤。
[0021]更优选地,所述器官损伤为肝损伤。
[0022]更优选地,肝损伤为肝肉芽肿和/或肝纤维化。
[0023]优选地,所述血吸虫为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或湄公血吸虫。
[0024]更优选地,所述血吸虫为日本血吸虫。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利用肠道菌群生物标志物Bacteroides、Blautia和Enterococcus三菌的丰度变化,检测血吸虫入侵诱导的肝肉芽肿和肝纤维化。与传统的血清学指标等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侵入性的优点,从而特异性地检测出肝损伤程度,实现对血吸虫诱导的肝损伤的精准检测;与传统AST、ALT等血液检测方法相比,具备无侵入性,减少与血液制品的接触;与B超、CT等影像检查相比,具有便携性、更简便等优点;所需要设备简单,检测结果直观,对操作人员要求低,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成本,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和人群筛查现场,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同一时间点(第8周)采样,肠道菌群α多样性(基于OTUs)差异,其中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SJ为日本血吸虫感染组。
[0028]图2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间点(第7周和第8周)采样,肠道菌群α多样性(基于Shannon)差异。
[0029]图3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同一时间点(第8周)采样,肠道菌群β多样性(基于PLS

DA)差异。
[0030]图4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间点(第7周和第8周)采样,肠道菌群区分阴性对照组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组的生物标志物(基于STAMP),其中 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SJ
为日本血吸虫感染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0031]图5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同一时间点(第8周)采样,肠道菌群区分阴性对照组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组的标志物,其中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SJ为日本血吸虫感染组,LDA值≥3。
[0032]图6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间点(第7周和第8周)采样,肠道菌群β多样性(基于PLS

DA)差异。
[0033]图7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间点(第7周和第8周)采样,肠道菌群区分阴性对照组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组的生物标志物(基于随机森林分析)。
[0034]图8为基于Spearman分析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及与血清学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可以看到肉芽肿面积(Granuloma)、肝纤维化 (Fibrosis)、羟脯氨酸水平(Hydroxyproline)以及ALT、AST等与多种细菌呈显著相关性。圆圈大小表示相关性大小,且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颜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血吸虫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用于鉴别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的种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还用于检测Bacteroides、Blautia和/或Enterococcus菌群的丰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为检测肠道中的Bacteroides、Blautia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道林达涛孙希吴晓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