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30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子系统和机械制动子系统;液压制动子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储液箱、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机构、液压缸、液压制动器、连接在储液箱与液压缸的进液口之间的第一进液管路、连接在液压缸的出液口与液压制动器之间的第一出液管路和推杆行程传感器,驱动电机与第一控制器通讯连接;机械制动子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制动电机、制动传动机构和机械制动器,制动电机与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推杆行程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本申请分别采用液压制动子系统和机械制动子系统去制动前轮和后轮,缩短制动液压管路,降低高压液体泄露的风险,还缩短抱死时间和制动距离。间和制动距离。间和制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车辆制动系统都是使用液压的建压方式对车轮制动器(即为液压制动器)加压,进而推动液压制动器的卡钳作用于车轮,使得车轮产生减速度。然而,该纯液压制动系统存在以下诸多制动的弊端:
[0003]1、制动液压管路长:由真空助力器或者电子液压式制动系统建立的液压需要通过液压管路传送到四个车轮的液压制动器,因此需要长距离的制动软管和制动硬管,从车辆布置、成本上对整车不友好。
[0004]2、高压液体泄露风险高:液压建压的过程中,最高压力可以超过100bar,在制动液压发管路、接口处容易发生泄露风险,一旦发生泄露,将会丢失卡钳的夹紧力与车辆减速度,同时泄露的制动液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0005]3、制动车轮抱死时间长:受限于液压传输和建压的过程,车轮的抱死时间一般在150ms,无法进一步降低车轮的抱死时间和车辆制动距离。
[0006]4、出现失效时减速度较小:一旦控制系统出现失效,往往进入驾驶员备份模式,驾驶员备份模式情况下的车辆减速度较小,同时也不支持高级智能驾驶的冗余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有效缩短制动液压管路。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子系统和机械制动子系统;
[0009]所述液压制动子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储液箱、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机构、液压缸、液压制动器、连接在储液箱与液压缸的进液口之间的第一进液管路、连接在液压缸的出液口与液压制动器之间的第一出液管路、以及用于检测车辆中推杆行程的推杆行程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机构与液压缸的活塞相连;
[0010]所述机械制动子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制动电机、制动传动机构、以及机械制动器,所述制动电机与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制动电机通过制动传动机构与机械制动器相连;
[0011]所述推杆行程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2]所述液压制动器用于制动车辆的前轮,所述机械制动器用于制动车辆的后轮;或者,所述机械制动器用于制动车辆的前轮,所述液压制动器用于制动车辆的后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前轮包括前左轮和前右轮,所述液压制动器有两个、用于分别制动
前左轮和前右轮;所述后轮包括后左轮和后右轮,所述机械制动器有两个、用于分别制动后左轮和后右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器、驱动电机、液压缸、推杆行程传感器、第二控制器、以及制动电机都内部冗余。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器为主控制器,所述推杆行程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制动子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出液管路上且常开的第一电磁阀、泄压管路、以及安装在泄压管路上且常闭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泄压管路的一端连接至位于第一电磁阀和液压制动器之间的这段第一出液管路,所述泄压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储液箱,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都与第一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制动子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驱动电机转角的第一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机械制动子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制动电机转角的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都内部冗余。
[0018]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制动子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机械制动器夹紧力的夹紧力传感器,所述夹紧力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线控制动系统还包括驻车子系统,所述驻车子系统包括轮边电磁阀和锁死机构,所述轮边电磁阀与第二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轮边电磁阀作用于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作用于制动传动机构。
[0020]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制动子系统还包括主缸、连接在储液箱与主缸的进液口之间的第二进液管路、连接在主缸的出液口与第一出液管路之间的第二出液管路、安装在第一出液管路上且常闭的第三电磁阀、以及安装在第二出液管路上且常闭的备份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备份电磁阀都与第一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主缸内部冗余。
[002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制动子系统还包括主缸、连接在储液箱与主缸的进液口之间的第二进液管路、以及踏板脚感模拟器,所述主缸内的液体作用于踏板脚感模拟器。
[0022]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申请分别采用液压制动子系统和机械制动子系统去制动车辆中的前轮和后轮,相对于传统的纯液压制动系统而言,本申请前轮制动和后轮制动中,仅一个制动带液压,另一个为机械制动、无液压制动管路;如此,一方面有效缩短了制动液压管路,降低高压液体泄露的风险,也就提升了制动可靠性;另一方面机械制动子系统的抱死时间<100ms,有效缩短车轮的抱死时间和车辆制动距离。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中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实施例一的构成框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中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实施例二的构成框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中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实施例三的构成框图。
[0027]元件标号说明
[0028]101第一控制器
[0029]102储液箱
[0030]103驱动电机
[0031]104液压缸
[0032]105液压制动器
[0033]106第一进液管路
[0034]107第一出液管路
[0035]108推杆行程传感器
[0036]109第一电磁阀
[0037]110泄压管路
[0038]111第二电磁阀
[0039]112第一角度传感器
[0040]113主缸
[0041]114第二进液管路
[0042]115第二出液管路
[0043]116第三电磁阀
[0044]117备份电磁阀
[0045]118踏板脚感模拟器
[0046]119单向阀
[0047]120第一压力传感器
[0048]121第二压力传感器
[0049]122第三出液管路
[0050]201第二控制器
[0051]202制动电机
[0052]203机械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54]须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与机械电控配合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制动子系统和机械制动子系统;所述液压制动子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101)、储液箱(102)、驱动电机(103)、驱动传动机构、液压缸(104)、液压制动器(105)、连接在储液箱(102)与液压缸(104)的进液口之间的第一进液管路(106)、连接在液压缸(104)的出液口与液压制动器(105)之间的第一出液管路(107)、以及用于检测车辆中推杆行程的推杆行程传感器(108),所述驱动电机(103)与第一控制器(101)通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3)通过驱动传动机构与液压缸(104)的活塞相连;所述机械制动子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201)、制动电机(202)、制动传动机构、以及机械制动器(203),所述制动电机(202)与第二控制器(201)通讯连接,所述制动电机(202)通过制动传动机构与机械制动器(203)相连;所述推杆行程传感器(108)与第一控制器(101)和/或第二控制器(201)通讯连接;所述液压制动器(105)用于制动车辆的前轮,所述机械制动器(203)用于制动车辆的后轮;或者,所述机械制动器(203)用于制动车辆的前轮,所述液压制动器(105)用于制动车辆的后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包括前左轮和前右轮,所述液压制动器(105)有两个、用于分别制动前左轮和前右轮;所述后轮包括后左轮和后右轮,所述机械制动器(203)有两个、用于分别制动后左轮和后右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101)、驱动电机(103)、液压缸(104)、推杆行程传感器(108)、第二控制器(201)、以及制动电机(202)都内部冗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201)为主控制器,所述推杆行程传感器(108)与第二控制器(201)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101)与第二控制器(201)通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制动子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出液管路(107)上且常开的第一电磁阀(109)、泄压管路(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戈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