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器装置,且公开了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轴承连接有回转体,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器主体,所述编码器主体靠近固定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套筒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固定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延伸至凹槽的内部且设置有对称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固定机构,将固定块沿凹槽插入安装主体的内部,再经固定机构对固定块进行安装固定,取代螺纹连接的形式,避免振动导致安装松动,从而防止影响位置控制精度,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编码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把编码器装置在机械设备上进行安装时,通常会使用一对联动传动的齿轮,一个齿轮安装在固定套筒上,另一个安装在与编码器装置旋转小轴连接的转轴上。
[0003]现有的编码器通常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将编码器固定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侧壁,但是编码器在正常高速状态下工作时具有一定的振动,经振动会将螺栓进行松动,致使螺栓的紧固性降低,这种故障会影响位置控制精度,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甚至刚一开机即产生伺服系统过载报警,因而,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轴承连接有回转体,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器主体,所述编码器主体靠近固定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套筒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固定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延伸至凹槽的内部且设置有对称的固定机构,所述编码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固定块顶面的插孔,所述安装主体的顶面位于插孔的正上方贯穿开设有和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插孔和通孔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插接杆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安装主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和通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面位于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紧固单元。
[0008]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单元包括开设于第一通孔底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杆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且贴合限位槽的内壁。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编码器主体输出端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设置有等距均匀排布的锁止单元,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锁止单元固定连接于衔接板,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固定套接于回转体的侧壁。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锁止单元包括贯穿开设于衔接板表面的螺纹孔,所述第一齿轮的
表面贯穿开设有和螺纹孔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孔和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设有固定机构,将固定块沿凹槽插入安装主体的内部,再经固定机构对固定块进行安装固定,取代螺纹连接的形式,避免振动导致安装松动,从而防止影响位置控制精度,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
[0013]2.本技术通过设有锁止单元,沿螺纹孔和螺纹通孔转动紧固螺栓,将紧固螺栓进行旋下,从而对第一齿轮进行拆卸,再将新的第一齿轮换上,沿螺纹孔和螺纹通孔转动紧固螺栓,将紧固螺栓进行拧紧,从而实现对第一齿轮的更换。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局部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1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4局部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为:1、固定套筒;2、回转体;3、编码器主体;4、固定块;5、连接块;6、安装主体;7、凹槽;8、插孔;9、通孔;10、插接杆;11、第二凹槽;12、连接杆;13、第一通孔;14、第一凹槽;15、弹簧;16、限位槽;17、限位块;18、衔接板;19、第一齿轮;20、螺纹孔;21、螺纹通孔;22、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照图1
‑
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包括固定套筒1,固定套筒1的顶部轴承连接有回转体2,固定套筒1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器主体3,编码器主体3靠近固定套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套筒1靠近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远离固定套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主体6,安装主体6靠近固定块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7,固定块4的一侧延伸至凹槽7的内部且设置有对称的固定机构,编码器主体3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0022]其中,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固定块4顶面的插孔8,安装主体6的顶面位于插孔8的正上方贯穿开设有和凹槽7连通的通孔9,插孔8和通孔9插接有插接杆10,插接杆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将插接杆10沿通孔9和插孔8插入,再经固定组件对插接杆10进行连接固定。
[0023]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插接杆10一侧的第二凹槽11,安装主体6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和通孔9连通的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末端延伸至第二凹槽11的内部,连接杆12的底面位于第一通孔13的内部设置有紧固单元,沿第一通孔13将连接杆12插入,使连接杆12的末端延伸至第二凹槽11的内部,再经紧固单元对连接
杆12进行抵紧。
[0024]其中,紧固单元包括开设于第一通孔13底面的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连接杆12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槽16,限位块17的顶部延伸至限位槽16的内部且贴合限位槽16的内壁,在连接杆12插入第一通孔13的内部时,连接杆12底面按压限位块17,限位块17对弹簧15进行压缩,连接杆12继续向左运动,限位块17进入限位槽16的内部,弹簧15复位,根据弹簧15的弹力对连接杆12进行抵紧固定。
[0025]其中,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编码器主体3输出端的衔接板18,衔接板18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齿轮19,第一齿轮19的表面设置有等距均匀排布的锁止单元,第一齿轮19通过锁止单元固定连接于衔接板18,第一齿轮19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齿圈,齿圈固定套接于回转体2的侧壁,编码器主体3工作带动衔接板18转动,衔接板18经锁止单元带动第一齿轮19转动,第一齿轮19带动齿圈转动,齿圈带动回转体2同步运动。
[0026]其中,锁止单元包括贯穿开设于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包括固定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的顶部轴承连接有回转体(2),所述固定套筒(1)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器主体(3),所述编码器主体(3)靠近固定套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套筒(1)靠近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远离固定套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主体(6),所述安装主体(6)靠近固定块(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7),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延伸至凹槽(7)的内部且设置有对称的固定机构,所述编码器主体(3)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固定块(4)顶面的插孔(8),所述安装主体(6)的顶面位于插孔(8)的正上方贯穿开设有和凹槽(7)连通的通孔(9),所述插孔(8)和通孔(9)插接有插接杆(10),所述插接杆(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电主轴编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插接杆(10)一侧的第二凹槽(11),所述安装主体(6)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和通孔(9)连通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末端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朋涛,赵智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屹高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