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326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合适的全站仪、卷尺、绘图板、纸和笔和照相机,通过卷尺对古建筑内部的梁板和支柱的长、宽和高进行测量,同时需要对支柱的半径进行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人通过将古建筑上瓦片取下,对瓦片进行更换及灰迹清理,将清理干净的瓦片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将瓦片通过涂料机涂抹防水材料,瓦片的外面包裹塑料薄膜,工人将瓦片在防水板上进行铺设复位,并对瓦片加固支撑,雨水通过瓦片掉落至U形排水槽内,U形排水槽将水排入至排水管内,排水管将水排出,能够对屋面损坏的瓦片进行修复防水处理,在防水材料和塑料薄膜的配合下,提高瓦片的防水效果,提高了使用年限。提高了使用年限。提高了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0003]文物古建筑瓦片漏水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原因是鸟类在使用草木果实后,其中的种子会随粪便排出,当这些种子落入瓦垄缝隙,不久就会萌发、生长,草木的根须扎入灰砂垫层,就会使垫层碎裂,从而引起雨水渗漏,降低了使用年限,因此要的对屋面损坏的瓦片进行修复防水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合适的全站仪、卷尺、绘图板、纸和笔和照相机,组织有经验的勘查校核专业人员对古建筑屋顶瓦片残损状况进行现场勘查,通过全站仪对古建筑的长、宽和高进行测量并记录,通过卷尺对古建筑内部的梁板和支柱的长、宽和高进行测量,同时需要对支柱的半径进行测量;S2:通过照相机对古建筑瓦片进行全方位拍摄并打印照片,通过绘图板、纸和笔对古建筑瓦片进行全方位绘图;S3:将古建筑上瓦片取下,使得斜梁板被露出,将破损的瓦片挑出,将完好的瓦片保存;S4:将损坏的瓦片进行更换,并将保存的瓦片上的灰迹和垃圾通过毛刷进行清理干净;S5:将S4中清理干净的瓦片通过清洗机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6:将更换后的瓦片和清洗干净的瓦片通过涂料机在瓦片表面涂抹防水材料,瓦片的外面包裹塑料薄膜;S7:通过观察照片和图纸,在斜梁板的顶部安装防水板,工人将瓦片在防水板上进行铺设复位;
S8:在屋顶搭建驱鸟平台,在驱鸟平台上安装光伏板、蓄电池和语音驱鸟器和红外传感器,光伏板通过传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通过传导线与语音驱鸟器电性连接:S9:在屋檐处安装U形排水槽,排水槽的底部安装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对瓦片进行排水作业。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3中,需要掌握各种瓦作的名称、规格、质量及使用部位,以及常用瓦作材料种类、性能、用途及配制方法,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3中,将损坏的瓦片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的信息,对瓦片规格、质量进行严格把握并进行更换。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7中,瓦片在防水板上进行铺设完成后,工人在屋檐处安装加固板对瓦片进行加固支撑。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6中,防水材料的材质为三聚氰胺,塑料薄膜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8中,光伏板的数量为2

4个,且光伏板安装在面对阳光的一侧。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9中,U形排水槽的数量为2个,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屋檐的下方,U形排水槽的中心排水口处设置为圆弧凹型。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7中,瓦片的铺设采用“压七露三”的要求予以叠合,同时均匀调整瓦片排列即可。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工人通过将古建筑上瓦片取下,对瓦片进行更换及灰迹清理,将清理干净的瓦片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将瓦片通过涂料机涂抹防水材料,瓦片的外面包裹塑料薄膜,工人将瓦片在防水板上进行铺设复位,并对瓦片加固支撑,通过红外传感器和语音驱鸟器配合产生语音对鸟驱赶,雨水通过瓦片掉落至U形排水槽内,U形排水槽将水排入至排水管内,排水管将水排出,能够对屋面损坏的瓦片进行修复防水处理,同时安装的语音驱鸟器具有驱鸟的功能,在防水材料和塑料薄膜的配合下,提高瓦片的防水效果,提高了使用年限。
[0014]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
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合适的全站仪、卷尺、绘图板、纸和笔和照相机,组织有经验的勘查校核专业人员对古建筑屋顶瓦片残损状况进行现场勘查,通过全站仪对古建筑的长、宽和高进行测量并记录,通过卷尺对古建筑内部的梁板和支柱的长、宽和高进行测量,同时需要对支柱的半径进行测量,通过设置的全站仪能够准确、精细的测量出古建筑外部轮廓的长、宽和高;S2:通过照相机对古建筑瓦片进行全方位拍摄并打印照片,通过绘图板、纸和笔对古建筑瓦片进行全方位绘图,通过打印照片和绘制的图片,同时配合全站仪测量的数据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在电脑上建立BIM模型,方便了后期的修复工作;S3:将古建筑上瓦片取下,使得斜梁板被露出,将破损的瓦片挑出,将完好的瓦片保存,攀爬梯采用的是可伸缩折叠式攀爬梯,从而能够调节其高度,方便对不同高度处的瓦片进行取放;S4:将损坏的瓦片进行更换,并将保存的瓦片上的灰迹和垃圾通过毛刷进行清理干净,在通过毛刷对瓦片上灰迹和垃圾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防止瓦片碰坏;S5:将S4中清理干净的瓦片通过清洗机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在通过清洗机对瓦片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瓦片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防止出现清洗不均匀的现象,同时在通过烘干机对瓦片进行烘干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瓦片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防止出现烘干不均匀的现象;S6:将更换后的瓦片和清洗干净的瓦片通过涂料机在瓦片表面涂抹防水材料,瓦片的外面包裹塑料薄膜;S7:通过观察照片和图纸,在斜梁板的顶部安装防水板,工人将瓦片在防水板上进行铺设复位,在瓦片铺设的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同时要保证同一竖直线上的瓦片对齐;S8:在屋顶搭建驱鸟平台,在驱鸟平台上安装光伏板、蓄电池和语音驱鸟器和红外传感器,光伏板通过传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合适的全站仪、卷尺、绘图板、纸和笔和照相机,组织有经验的勘查校核专业人员对古建筑屋顶瓦片残损状况进行现场勘查,通过全站仪对古建筑的长、宽和高进行测量并记录,通过卷尺对古建筑内部的梁板和支柱的长、宽和高进行测量,同时需要对支柱的半径进行测量;S2:通过照相机对古建筑瓦片进行全方位拍摄并打印照片,通过绘图板、纸和笔对古建筑瓦片进行全方位绘图;S3:将古建筑上瓦片取下,使得斜梁板被露出,将破损的瓦片挑出,将完好的瓦片保存;S4:将损坏的瓦片进行更换,并将保存的瓦片上的灰迹和垃圾通过毛刷进行清理干净;S5:将S4中清理干净的瓦片通过清洗机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S6:将更换后的瓦片和清洗干净的瓦片通过涂料机在瓦片表面涂抹防水材料,瓦片的外面包裹塑料薄膜;S7:通过观察照片和图纸,在斜梁板的顶部安装防水板,工人将瓦片在防水板上进行铺设复位;S8:在屋顶搭建驱鸟平台,在驱鸟平台上安装光伏板、蓄电池和语音驱鸟器和红外传感器,光伏板通过传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通过传导线与语音驱鸟器电性连接;S9:在屋檐处安装U形排水槽,排水槽的底部安装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对瓦片进行排水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模型技术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王立夏袁逸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古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