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19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涉及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移箱装置、取苗装置、投苗装置和电箱装置,电箱装置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内部设有控制器;移箱装置包括移箱机构和移箱控制模块,移箱控制模块包括步进电机、穴盘到位传感器和穴盘进给格数计数器,移箱机构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步进电机安装于移箱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穴盘到位传感器设置于移箱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穴盘进给格数计数器设置于控制器上;取苗装置包括取苗机构和取苗控制模块,取苗机构设置于移箱机构上方,用于抓取移箱机构上的穴盘苗并将穴盘苗输送至投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取放苗速度快、带苗稳、准确率高,调节维修方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移栽种植可缩短作物的生育过程、提高作物的抗灾抗旱能力、减少需要二次补种现象,同时能够增加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目前国内移栽机还以半自动移栽机为主,移栽效率底,人工工作量大,因此省时省力的全自动移栽是今后移栽机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0003]专利CN107241948A公开了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取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运用5个传感器及1个编码器实现各部件间的运动协调,利用触摸屏设计操作界面并能实时监控报警,但是由于野外环境复杂,触摸屏易受光照和灰尘等影响,此外编码器在振动环境下容易损坏,维修不方便。专利CN104737686A公开了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运动协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PLC与继电器相结合,运用继电器通断电实现对移栽机动作的协调控制,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横向进盘机构占空间大不适合大棚作业,移栽效率有限。CN104808573A公开了一种移栽机控制系统,采用电机丝杠结合运用多种位置传感器实现整个移栽过程,但系统中采用6个步进电机动力过多,控制系统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包括移箱装置、取苗装置、投苗装置和电箱装置,所述电箱装置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内部设有控制器;
[0007]所述移箱装置包括移箱机构和移箱控制模块,所述移箱控制模块包括步进电机、穴盘到位传感器和穴盘进给格数计数器,所述移箱机构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移箱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穴盘到位传感器设置于移箱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穴盘进给格数计数器设置于控制器上;
[0008]所述取苗装置包括取苗机构和取苗控制模块,所述取苗机构设置于移箱机构上方,用于抓取移箱机构上的穴盘苗并将穴盘苗输送至投苗装置,所述取苗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取苗机构上并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取苗机构的运动;
[0009]所述投苗装置包括分苗机构和分苗控制模块,所述分苗机构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且位于移箱机构的两侧,用于引导和承接取苗机构输送的穴盘苗,所述分苗控制模块包括微动开关和苗杯计数器,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分苗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苗杯计数器设置于控制器上。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操作模块,所述操作模块包括串并联转换总开关和操作面板,所
述串并联转换总开关设置于电柜箱顶端,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电柜箱外侧,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启动按钮、停止按钮、穴盘切换按钮、手动切换按钮、自动切换按钮、微增按钮和微减按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取苗机构包括固定框、支撑侧板、导轨、滑块、左右行气缸、上下行气缸、取苗爪气缸和取苗爪,所述固定框固定设置于移箱机构上方,所述支撑侧板滑动设置于固定框内,所述导轨固定在支撑侧板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导轨上,所述取苗爪设置于滑块上,所述左右行气缸的导杆与取苗爪连接,所述上下行气缸与支撑侧板连接,所述取苗爪气缸设置于所述取苗爪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取苗控制模块包括上下行电磁阀、左右行电磁阀、取苗爪电磁阀、光电传感器和左右行传感器;所述上下行电磁阀、左右行电磁阀、取苗爪电磁阀均设置于固定框上并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分别控制左右行气缸、上下行气缸和取苗爪气缸的运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上下行气缸上;所述左右行传感器设置于左右行气缸上,用于检测左右行气缸的两个极限位置。
[0013]进一步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A、光电传感器B和光电传感器C,分别用于检测上下行气缸的上、中、下三个位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移箱机构水平设置,所述移箱机构包括多个穴盘,所述穴盘的横向格数是取苗爪个数的整数倍。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分苗机构包括导苗筒、导苗筒支架和分苗杯,所述分苗杯数量为12个,且呈圆环状排列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所述导苗筒支架设置于分苗杯上方,所述导苗筒设置于导苗筒支架上,且导苗筒的出口分别与分苗杯的进口对应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分苗杯的外壁一侧,用于检测分苗杯的转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通过设置穴盘到位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左右行传感器作为输入元件,上下行电磁阀、左右行电磁阀、取苗爪电磁阀、步进电机作为输出元件,以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操作模块实现移箱装置、取苗装置和分苗装置的配合动作,其具有取放苗速度快、带苗稳、准确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移箱装置、取苗装置和分苗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取苗装置俯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控制模块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控制模块电路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电箱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传感器分布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手动模式下穴盘进给量反馈控制图。
[0027]图9为本技术手动模式流程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自动模式流程图。
[0029]其中,1、移箱装置;2、取苗装置;3、底盘;4、分苗装置;5、电箱装置;11、步进电机;
12、穴盘;13、移箱机构;14、穴盘到位传感器;21、上下行气缸;22、左右行气缸A;23、左右行气缸B;24、上下行电磁阀;25、左右行电磁阀A;26、左右行电磁阀B;27、取苗爪电磁阀A;28、取苗爪电磁阀B;29、取苗爪;210、取苗爪气缸;212、滑块;213、取苗机构;214、导轨;215、支撑侧板;216、光电传感器A;217、光电传感器B;218、光电传感器C;219、左右行传感器1B;220、左右行传感器2A;221、左右行传感器2B;222、左右行传感器1A;41、导苗筒;42、分苗机构;43、微动开关;51、接线端子排;52、线槽;53、串并联总开关;54、步进电机驱动器;55、可编程控制器;56、电柜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结合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包括移箱装置1、取苗装置2、分苗装置4、电箱装置5和操作模块,所述电箱装置5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内部设有控制器55。
[0033]图1、图2、图3以及图7,所述移箱装置1包括移箱机构13和移箱控制模块,所述移箱控制模块包括步进电机11、穴盘到位传感器14和穴盘进给格数计数器,所述移箱机构13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所述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箱装置、取苗装置、投苗装置和电箱装置,所述电箱装置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移箱装置包括移箱机构和移箱控制模块,所述移箱控制模块包括步进电机、穴盘到位传感器和穴盘进给格数计数器,所述移箱机构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移箱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穴盘到位传感器设置于移箱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穴盘进给格数计数器设置于控制器上;所述取苗装置包括取苗机构和取苗控制模块,所述取苗机构设置于移箱机构上方,用于抓取移箱机构上的穴盘苗并将穴盘苗输送至投苗装置,所述取苗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取苗机构上并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取苗机构的运动;所述投苗装置包括分苗机构和分苗控制模块,所述分苗机构设置于移栽机的底盘上且位于移箱机构的两侧,用于引导和承接取苗机构输送的穴盘苗,所述分苗控制模块包括微动开关和苗杯计数器,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分苗机构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苗杯计数器设置于控制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模块,所述操作模块包括串并联转换总开关和操作面板,所述串并联转换总开关设置于电柜箱顶端,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电柜箱外侧,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启动按钮、停止按钮、穴盘切换按钮、手动切换按钮、自动切换按钮、微增按钮和微减按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苗机构包括固定框、支撑侧板、导轨、滑块、左右行气缸、上下行气缸、取苗爪气缸和取苗爪,所述固定框固定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今旗胡建平吴垚张建国朱祺杰惠锋岳崇勤沈有柏姚伟彪王佳张建成蔡健姚梦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悦田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