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17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排水效果。车体下部结构包括:底板面板;第一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上,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上,且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后方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电池支撑板,悬挂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以及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撑板上,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成比所述电池支撑板的上侧边低,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上表面上构成排水部。的所述上表面上构成排水部。的所述上表面上构成排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体下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体下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可确保对于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的存取,正在进行与对能源的效率化作贡献的二次电池有关的研究开发。可是,在与二次电池有关的技术中,电池模块的防水效果是课题。例如,在车体下部结构等中,通常会在底板面板(floor panel)上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横梁(cross member)等结构,且安装有电池模块来进行供电。所述电池模块经由电池支撑板支撑在底板面板上,且优选为设置在由所述横梁所环绕出的容置空间中,由此对电池模块提供防水效果且增加结构刚性。然而,若从车辆的下方喷溅的水非预期性地进入电池支撑板与底板面板之间,则累积在所述横梁之间的凹陷空间中的水可能上升至电池支撑板的上侧边并流入电池支撑板与电池模块之间,从而影响电池模块的运作。本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以达成提升排水效果为目的,进而有助于能源的效率化。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09

291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排水效果。
[0007]本技术的车体下部结构包括:底板面板;第一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上,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上,且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后方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电池支撑板,悬挂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以及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撑板上,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成比所述电池支撑板的上侧边低,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上表面上构成排水部。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梁位在比所述第一横梁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电池支撑板的所述上侧边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横梁的所述上侧边位在比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上侧边更靠上方的位置。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支撑板的所述上侧边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上侧边形成为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部的高度比中央部的高度高。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下部结构还包括通过所述排水部的上方的电力线,所述电力线将所述电池模块电性连接至驱动装置,并且在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观看的视角下,所述电力线与所述第一横梁重叠。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面板设有位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前侧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底板通道,所述排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央部,并且所述电力
线从所述底板通道的内侧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通道的后壁部上的开口部,以连接所述电池模块。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下部结构还包括盖部件,所述盖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底板通道上,且位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电力线的上方。
[0013]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车体下部结构中,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设置在底板面板上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电池支撑板悬挂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且电池模块设置在电池支撑板上,其中第一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成比电池支撑板的上侧边低,以在第一横梁的上表面上构成排水部。如此,电池支撑板能够对电池模块进行防水,且即使从车辆的下方喷溅的水非预期性地进入电池支撑板与底板面板之间,累积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的凹陷空间中的水也能够从比电池支撑板的上侧边低的第一横梁所构成的排水部排出,由此抑制累积的水上升而从电池支撑板的上侧边流入电池支撑板与电池模块之间。据此,本技术的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排水效果。
[0014]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体下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出的车体下部结构在切线A

A

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所示出的车体下部结构所用的电池支撑板的前视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出的车体下部结构在切线B

B

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0:车体下部结构;
[0021]110:底板面板;
[0022]112:凹陷空间;
[0023]114:底板通道;
[0024]114a:后壁部;
[0025]114b:上侧面;
[0026]116:开口部;
[0027]120:第一横梁;
[0028]122:上表面;
[0029]124:中央区域;
[0030]130:第二横梁;
[0031]140:电池支撑板;
[0032]142:容置区域;
[0033]144:前侧部;
[0034]146:后侧部;
[0035]148:底部;
[0036]150:电池模块;
[0037]152:电池外壳;
[0038]152a:前侧面;
[0039]154:电池单元;
[0040]160:排水部;
[0041]170:电力线;
[0042]180:盖部件;
[0043]182:固定件;
[0044]D:车辆下方向;
[0045]Fr:车辆前方向;
[0046]L:车辆左方向;
[0047]P:路径;
[0048]P1、P2:端部;
[0049]P3:中央部;
[0050]Rr:车辆后方向;
[0051]R:车辆右方向;
[0052]S1、S2:上侧边;
[0053]U:车辆上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体下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出的车体下部结构在切线A

A

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出的车体下部结构所用的电池支撑板的前视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出的车体下部结构在切线B

B

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以下将搭配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例的车体下部结构100的具体组成,其中车辆前后方向例如是附图中的车辆前方向Fr与车辆后方向Rr,车辆宽度方向例如是附图中的车辆左方向L与车辆右方向R,且车辆上下方向例如是附图中的车辆上方向U与车辆下方向D,但此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示例而不以此为限制。
[0055]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车体下部结构100包括底板面板110、第一横梁120、第二横梁130、电池支撑板140、以及电池模块150。底板面板110设置在车辆(未示出)的下侧(即,对应车辆下方向D的一侧),以构成车体的下表面。第一横梁120设置在底板面板110上,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面板;第一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上,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上,且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后方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电池支撑板,悬挂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以及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支撑板上,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成比所述电池支撑板的上侧边低,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上表面上构成排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位在比所述第一横梁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电池支撑板的所述上侧边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横梁的所述上侧边位在比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上侧边更靠上方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支撑板的所述上侧边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