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922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CCS组件包括两个热压模、正极输出铝巴、负极输出铝巴、若干个串联铝巴及采集线;两个热压模叠合设置;正极输出铝巴、负极输出铝巴及各个串联铝巴均固定于两个热压模之间;采集线具有第一线束端子、第二线束端子及若干个第三线束端子,第一线束端子与正极输出铝巴固定连接,第二线束端子与负极输出铝巴固定连接,各个第三线束端子分别与对应的串联铝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集线为柔性,相较于现有的热压膜+PCB板结构来说,其抗膨胀和抗振动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由于采集线的成本远远低于FPC的成本,因此,相较于现有的热压膜+FPC结构,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模组
,尤其是涉及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一般由多个电池模组组成,单个电池模组对应一个CCS(Cells Contact System,采集集成件)组件。
[0003]现在的热压膜方式的CCS结构,基本上都是热压膜+PCB板或者热压膜+FPC两种结构类型。
[0004]对于热压膜+PCB板结构来说,由于PCB板太硬,其抗膨胀能力和抗振动能力较差,而CCS组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常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或收缩,因此,热压膜+PCB板结构使用效果较差。
[0005]对于热压膜+FPC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2122257469.1的中国技术专利)来说,FPC成本太高,增加了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用以解决现有的CCS组件抗膨胀能力和抗振动能力较差或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CS组件,包括两个热压模、正极输出铝巴、负极输出铝巴、若干个串联铝巴及采集线;
[0008]两个所述热压模叠合设置;
[0009]所述正极输出铝巴、所述负极输出铝巴及各个所述串联铝巴均固定于两个所述热压模之间;
[0010]所述采集线具有第一线束端子、第二线束端子及若干个第三线束端子,所述第一线束端子与所述正极输出铝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束端子与所述负极输出铝巴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三线束端子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串联铝巴固定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热压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扎带孔;所述CCS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扎带,所述扎带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扎带孔并绑缚于所述采集线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束端子与所述正极输出铝巴焊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束端子与所述负极输出铝巴焊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第三线束端子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串联铝巴焊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输出铝巴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mm,所述负极输出铝巴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mm,各个所述串联铝巴的厚度均大于或等于2mm。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输出铝巴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输出铝巴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所述串联铝巴上均开设有第三连接孔。
[00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所述的CCS组件。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装时,首先将正极输出铝巴、负极输出铝巴及各个串联铝巴与两个热压模先热压成一个整体,再将采集线的第一线束端子、第二线束端子及各个第三线束端子分别与正极输出铝巴、负极输出铝巴及各个串联铝巴固定连接。由于采集线为柔性,相较于现有的热压膜+PCB板结构来说,其抗膨胀和抗振动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由于采集线的成本远远低于FPC的成本,因此,相较于现有的热压膜+FPC结构,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CCS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是图1中的CCS组件的爆炸视图;
[0024]图中:1

热压模、11

扎带孔、2

正极输出铝巴、21

第一连接孔、3

负极输出铝巴、31

第二连接孔、4

串联铝巴、41

第三连接孔、5

采集线、51

第一线束端子、52

第二线束端子、53

第三线束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请参照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CS组件,包括两个热压模1、正极输出铝巴2、负极输出铝巴3、若干个串联铝巴4及采集线5。
[0027]两个所述热压模1叠合设置。所述正极输出铝巴2、所述负极输出铝巴3及各个所述串联铝巴4均固定于两个所述热压模1之间,在使用时,正极输出铝巴2、负极输出铝巴3及各个串联铝巴4用于实现多个电芯的串/并联。
[0028]所述采集线5具有第一线束端子51、第二线束端子52及若干个第三线束端子53,所述第一线束端子51与所述正极输出铝巴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束端子52与所述负极输出铝巴3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三线束端子5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串联铝巴4固定连接。
[0029]在安装时,首先将正极输出铝巴2、负极输出铝巴3及各个串联铝巴4与两个热压模1先热压成一个整体,再将采集线5的第一线束端子51、第二线束端子52及各个第三线束端子53分别与正极输出铝巴2、负极输出铝巴3及各个串联铝巴4固定连接。由于采集线5为柔性,相较于现有的热压膜+PCB板结构来说,其抗膨胀和抗振动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由于采集线5的成本远远低于FPC的成本,因此,相较于现有的热压膜+FPC结构,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0030]为了便于使采集线5与热压模1之间连接更为牢固,请参照图1

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热压模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扎带孔11;所述CCS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扎带(未示出),所述扎带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扎带孔11并绑缚于所述采集线5上,从而使采集线5与热压模1之间连接更为牢固。
[0031]为了具体实现第一线束端子51与所述正极输出铝巴2之间的固定连接,请参照图1

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束端子51与所述正极输出铝巴2焊接。
[0032]为了具体实现第二线束端子52与所述负极输出铝巴3的固定连接,请参照图1

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束端子52与所述负极输出铝巴3焊接。
[0033]为了具体实现第三线束端子5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串联铝巴4的固定连接,请参照图1

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第三线束端子5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串联铝巴4焊接。
[0034]为了提高导电能力,请参照图1

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输出铝巴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mm,所述负极输出铝巴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mm,各个所述串联铝巴4的厚度均大于或等于2mm。
[0035]为了便于与电芯进行电连接,请参照图1

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CS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热压模、正极输出铝巴、负极输出铝巴、若干个串联铝巴及采集线;两个所述热压模叠合设置;所述正极输出铝巴、所述负极输出铝巴及各个所述串联铝巴均固定于两个所述热压模之间;所述采集线具有第一线束端子、第二线束端子及若干个第三线束端子,所述第一线束端子与所述正极输出铝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束端子与所述负极输出铝巴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三线束端子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串联铝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热压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扎带孔;所述CCS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扎带,所述扎带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扎带孔并绑缚于所述采集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端子与所述正极输出铝巴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S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重洋陈念程威陈家胜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