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287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与系统,交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子元宇宙间确认技术、业务层面的交互规则,子元宇宙与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实现网络连接,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运行交互规则,一个子元宇宙的用户选择进入另外一个子元宇宙,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根据规则定期进行子元宇宙间经济层面的结算和用户管理,根据子元宇宙的要求完善交互规则,根据子元宇宙的要求解除交互关系。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括网络模块、安全防护模块、运行监控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用户身份交互模块、经济交互模块和规则交互模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交互方法与系统可以解决用户在元宇宙中不能跨平台使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元宇宙
,涉及到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元宇宙(Metaverse),最早是由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
·
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提出的概念:人们通过“网络分身”(Avatar)生活在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并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2021 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的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升华,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类在不断追求极致体验的过程中对技术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必然产物。
[0003]元宇宙重构了人的感官体验维度,元宇宙重构了交互内容和对象生成及驱动方式,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
[0004]人们致力于元宇宙与当前生活模式的结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CN113946211A公开了基于元宇宙的多个对象的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实现元宇宙内多个对象与对应物理世界实体之间的交互。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CN114359520A公开了元宇宙系统及其交互方法,扩展了物理世界中对象与元宇宙中相应对象的交互应用场景。尚未涉及当前元宇宙发展阶段存在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和元宇宙创新型企业自行发布元宇宙平台形成众多相应子元宇宙以孤岛式存在的问题。
[0005]2022年,民生证券在《2030年宇宙产业》中指出元宇宙0.9阶段(2021

2023)形态为独立子元宇宙、1.0阶段(2024

2029)形态为部分子元宇宙互通、2.0阶段(2030

2035)形态为大范围子元宇宙互通、3.0阶段(2036

)形态为元宇宙大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方法与相关设备所忽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组成元宇宙的多个子元宇宙的承载平台交互的方法。
[0007]与此相应,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组成元宇宙的多个子元宇宙的承载平台交互的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网络模块,在网络层面连接子元宇宙承载平台,物理层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网络层采用互联网协议;安全防护模块,为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提供安全防护,防范网络攻击、数据窃取、数据篡改等攻击行为;运行监控模块,监控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运行状态,根据预设阈值发出运行预警信息;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使用所需或运行产生的数据;系统管理模块,对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进行功能设置,设置功能提供、功能限制、参数设定、子元宇宙交互建立、子元宇宙交互解除、子元宇宙结算设置、子元宇宙交互过
程管理;身份交互模块,对子元宇宙中用户身份对应的数据做规范化转换,统一数据格式,根据预设规则对用户身份认证、用户身份信息转换、用户状态改变通知和用户信用管理;经济交互模块,设定子元宇宙中支付工具的限额、兑换比率、子元宇宙服务扣费比例;规则交互模块,管理子元宇宙间的交互规则。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子元宇宙间确认技术、业务层面的交互规则;子元宇宙与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通过网络连接;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运行交互规则,一个子元宇宙的用户选择进入另外一个子元宇宙;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根据规则定期进行子元宇宙间经济层面的结算和用户身份管理;根据子元宇宙的要求完善交互规则;根据子元宇宙的要求解除交互关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与系统解决了组成元宇宙的多个子元宇宙的承载平台之间的交互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环境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 为一个实施例中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另一”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可以以独立软硬件系统的方式存在,也可以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的方式存在。通过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既可以实现子元宇宙之间点对点的连接,也可以实现子元宇宙之间点对多点的连接。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包括:经济交互模块201、规则交互模块202、身份交互模块203、系统管理模块204、安全防护模块205、运
行监控模块206、数据存储模块207和网络模块208。其中:经济交互模块201,设定子元宇宙中支付工具的限额(允许每个用户在停留期间随身携带或转账方式的支付工具金额、单次使用限额、使用频次限额)、兑换比率(一个子元宇宙的支付工具单位值与另一个子元宇宙的支付工具单位值兑换比率)、子元宇宙服务扣费比例(对跨平台用户在本子元宇宙停留期间以用户为单位收取的服务费、跨平台用户提供服务或劳动获得收入等按照比例收取费用);规则交互模块202,管理子元宇宙间的交互规则(子元宇宙在经济、用户管理、运行等方面的规则经过子元宇宙双方或多方协调达成子元宇宙之间用户和资源交互的规则);身份交互模块203,对子元宇宙中用户身份对应的数据做规范化转换,统一数据格式,根据预设规则对用户身份认证、用户身份信息转换、用户状态改变通知和用户信用管理;用户包括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团体用户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用户身份认证包括账号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加密数据块认证以及其他用户协助认证;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角色对应信息(身高、性别、肤色、年龄、职业等),用户地址(物理地址或虚拟地址)、用户联系方式(物理世界联系方式或虚拟联系方式);用户身份信息转换是指用户在一个子元宇宙的身份信息根据规则转换为另一个子元宇宙的身份信息(例如在一个子元宇宙的身份为歌手,在另一个子元宇宙的身份转换为游客);用户状态改变通知包括用户进入子元宇宙、用户退出子元宇宙、用户被冻结、用户被强制驱离、用户注销;用户信用管理包括用户信用评价、用户信用数值增加、用户信用数值减少、用户信用申诉处理;系统管理模块204,对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进行功能设置。设置功能提供、功能限制、参数设定、子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包括网络模块、安全防护模块、运行监控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身份交互模块、经济交互模块、规则交互模块。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可以是独立的软硬件系统,也可以是嵌入式的软硬件系统。3.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子元宇宙间确认技术、业务层面的交互规则;子元宇宙与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通过网络连接;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运行交互规则;一个子元宇宙的用户选择进入另外一个子元宇宙;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根据规则定期进行子元宇宙间经济层面的结算和用户身份管理;根据子元宇宙的要求完善交互规则;根据子元宇宙的要求解除交互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元宇宙间确认技术、业务层面的交互规则包括:至少选择两个子元宇宙平台;子元宇宙平台之间确认网络连接方式;子元宇宙平台之间确认用户身份认证方式;子元宇宙平台之间确认价值支付工具比率、平台服务费率方面的经济交互规则;子元宇宙平台之间确认跨平台用户驻留期限、进入条件、退出条件、身份信息管理和行为数据的管理与交互;子元宇宙平台之间确认用户信用规则;子元宇宙平台之间确认规则更新方式;子元宇宙平台之间确认规则冲突处理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系统运行交互规则包括:身份交互模块运行用户身份认证和用户行为管理规则;经济交互模块运行价值支付工具总额限制、价值支付工具比率、平台服务费、交易频率限额、交易金额限额和交易奖惩方面的规则;规则交互模块运行子元宇宙间交互规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元宇宙多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张彦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