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8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涉及水处理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顺次连通的曝气池、污水处理罐以及特定菌种处理箱,还包括引水槽、隔离组件、若干个收集组件和抽水组件,所述引水槽的头端与河道连通,所述引水槽的尾端设有滤网,所述引水槽的尾端与曝气池连通,所述隔离组件用于将进入引水槽中的漂浮物进行拦截,所述收集组件用于将隔离组件隔离的漂浮物进行收集,所述抽水组件用于抽出收集组件内部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浮板的设计,使收集组件保持略低于河道水面的位置,并且浮板能够很好的适应河道水液位的波动,使漂浮物聚集在浮板上,便于通过收集组件对漂浮物进行收集。集。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净化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目的是提高水质,使之达到某种水质标准。按处理方法的不同,有物理水处理、化学水处理、生物水处理等多种。按处理对象或目的的不同,有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两大类。给水处理包括生活饮用水处理和工业用水处理两类;废水处理又有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之分。
[0003]现有的河道多存在发臭发黑的问题,不仅影响环境的美观,而且对人体的健康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对河道进行处理,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人工抽水并挖掘污泥,重新通入新的水体,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且治标不治本;二是工艺种植水草改善水质,这种方式对水体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三是通过水处理剂等化学手段进行处理,同样存在改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0004]现有的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5]1、现有的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难以适应水面的高度对漂浮物进行打捞收集,导致漂浮物的收集效率低,并且由于打捞装置难以适应水面的高度,在收集漂浮杂物时易打捞河水中的鱼类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
[0006]2、在河水处理时设置的滤网容易因为河水中的杂质堆积过多而导致滤孔堵塞,不利于滤网的过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难以适应水面的高度对漂浮物进行打捞收集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顺次连通的曝气池、污水处理罐以及特定菌种处理箱,还包括引水槽、隔离组件、若干个收集组件和抽水组件,所述引水槽的头端与河道连通,所述引水槽的尾端设有滤网,所述引水槽的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隔离组件用于将进入引水槽中的漂浮物进行拦截,所述收集组件用于将隔离组件隔离的漂浮物进行收集,所述抽水组件用于抽出收集组件内部的水,所述隔离组件设置在引水槽内,若干个所述收集组件设置在隔离组件上,所述抽水组件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引水槽的尾端与曝气池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隔离组件包括若干个阻挡板,每个所述阻挡板均沿引水槽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固定安装在引水槽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阻挡板与引水槽的侧壁形成夹角α。
[0010]进一步,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浮板、外桶体和环形内桶,所述外桶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柱体,所述柱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柱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通孔,环形内桶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环形内桶滑动设置在外桶体内,所述阻挡板沿垂直方向设置
有T形槽,所述浮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形块,所述浮板通过T形块与阻挡板滑动连接,所述外桶体固定安装在浮板的中部。
[0011]进一步,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抽水管和设置在抽水管上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贯穿外桶体的底部并与柱体连通,所述抽水管的输出端朝向引水槽且靠近滤网设置。
[0012]进一步,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设置有波纹管。
[0013]进一步,所述抽水管的输出端与滤网之间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设置在引水槽的上部,所述抽水管的输出端朝向叶轮的叶片,所述滤网的两端通过弹簧与引水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叶轮在转动时与滤网接触。
[0014]进一步,所述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通入空气的曝气管,每个所述曝气管均与外部气泵连通。
[0015]进一步,所述污水处理罐上开设有用于投放处理药剂的投料口,所述污水处理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搅拌轴,所述电机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罐的顶部,所述搅拌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特定菌种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浮板的设计,使收集组件保持略低于河道水面的位置,并且浮板能够很好的适应河道水液位的波动,使漂浮物聚集在浮板上,便于通过收集组件对漂浮物进行收集。
[0019]2、本专利技术中被抽水管抽出的水会流向叶轮并驱使叶轮转动,叶轮在转动时会与滤网接触,通过弹簧的作用,使滤网轻微的横向滑动产生抖动的效果,能够对将附着在滤网上的小颗粒杂质抖落,防止其附着在滤网上使滤网堵塞,对滤网起到了自清洗的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中的叶轮在转动时会对河道水起到拨动作用,促进了河道水的流动,并且叶轮在轻微撞击滤网时也会发出声响,持续的产生声音,能够惊扰河道水内的水生动物,使水生动物远离引水槽,也保证了浮板上的收集组件在对漂浮物进行收集时,不会误将河道水内的水生动物吸入,保护了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为引水槽的立体图;
[0024]图3为引水槽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5]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6]图5为收集组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7]图6为阻挡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8]图7为曝气池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9]图8为污水处理罐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0]图9为引水槽的俯视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引水槽;2、曝气池;3、污水处理罐;4、特定菌种处理箱;5、滤网;6、隔离组件;7、浮板;8、收集组件;9、抽水组件;10、叶轮;11、弹簧;12、曝气管;13、投料口;14、搅拌机构;15、电机;16、搅拌轴;17、排水管;61、阻挡板;71、T形块;81、外桶体;82、环形内桶;83、柱体;91、安装板;92、抽水管;93、抽水泵;94、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
[0035]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顺次连通的曝气池(2)、污水处理罐(3)以及特定菌种处理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水槽(1)、隔离组件(6)、若干个收集组件(8)和抽水组件(9),所述引水槽(1)的头端与河道连通,所述引水槽(1)的尾端设有滤网(5),所述引水槽(1)的顶部设有安装板(91),所述隔离组件(6)用于将进入引水槽(1)中的漂浮物进行拦截,所述收集组件(8)用于将隔离组件(6)隔离的漂浮物进行收集,所述抽水组件(9)用于抽出收集组件(8)内部的水,所述隔离组件(6)设置在引水槽(1)内,若干个所述收集组件(8)设置在隔离组件(6)上,所述抽水组件(9)设置在安装板(91)上,所述引水槽(1)的尾端与曝气池(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6)包括若干个阻挡板(61),每个所述阻挡板(61)均沿引水槽(1)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固定安装在引水槽(1)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阻挡板(61)与引水槽(1)的侧壁形成夹角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洗河道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8)包括浮板(7)、外桶体(81)和环形内桶(82),所述外桶体(8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柱体(83),所述柱体(83)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柱体(8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通孔,环形内桶(82)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环形内桶(82)滑动设置在外桶体(81)内,所述阻挡板(61)沿垂直方向设置有T形槽,所述浮板(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形块(71),所述浮板(7)通过T形块(71)与阻挡板(61)滑动连接,所述外桶体(81)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阶斌秦卫永胡洁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绿园汇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