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84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及其施工方法,该工具包括:可移动的支架;斜向支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横向设有分隔板以分隔所述分离箱内的空间,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复数个孔洞;连接在所述分离箱位于低处的一侧上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分隔板所分隔形成的空间相对应的设置以供收集对应空间内的级配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能够在施工现场对天然级配砂石进行筛分,并通过收集管可直接将筛分出来的对应的级配范围的砂石回填到对应的区域内,实现同步回填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可以很好的保证不同位置砂石的粒径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保证了渗沟施工的质量。保证了渗沟施工的质量。保证了渗沟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渗沟施工
,特指一种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以往渗沟的施工经验,正常施工方法应该是开挖沟槽之后,施工垫层,两边铺好反滤土工布,在沟槽里按距离设置四块隔板,然后逐层填碎石渗水层、砾石滤水层和粗砂滤水层。这种常规的施工方法有几个缺点,首先是施工速度较慢,由于三种级配的材料要分别运输到现场进行一层一层的施工,施工速度很慢,容易影响现场的施工进度。其次是材料供应有困难,现场附近的天然级配砂石的粒径为1~70mm,若要严格按图纸施工,则需要按粒径分离为三种砂石施工,或者从更远的地方运料过来,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工期。最后是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若是从其他地方运料到现场进行施工,很难保证砂石的粒径和图纸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施工方法存在的施工速度慢、材料供应困难以及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等的问题。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包括:
[0006]可移动的支架;
[0007]斜向支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横向设有分隔板以分隔所述分离箱内的空间,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复数个孔洞;以及
[0008]连接在所述分离箱位于低处的一侧上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分隔板所分隔形成的空间相对应的设置以供收集对应空间内的级配沙。
[0009]本专利技术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能够在施工现场对天然级配砂石进行筛分,并通过收集管可直接将筛分出来的对应的级配范围的砂石回填到对应的区域内,实现同步回填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可以很好的保证不同位置砂石的粒径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保证了渗沟施工的质量。
[0010]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板设有两道,位于上部的分隔板上的孔洞尺寸大于位于下部的分隔板的孔洞尺寸。
[0011]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离箱包括堆叠设置的三个筛分框,所述筛分框具有顶部开口;位于上部的两个筛分框的框底板为所述分隔板;位于下部的筛分框底部封闭。
[0012]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分离箱侧部和对应的收集管之间的收口结构,所述收口结构为变截面结构,其与所
述分离箱连接的一侧的尺寸大于与收集管连接的一侧的尺寸。
[0013]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离箱的顶部靠近位于高处的一侧形成级配沙的加料口。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于设计位置挖掘土方形成渗沟坑;
[0016]提供隔档板,将所述隔档板立设于所述渗沟坑内以将所述渗沟坑沿其设置方向分隔形成多个回填区域;
[0017]将所述导流工具置于所述渗沟坑处的地面上,并将所述收集管的管口与对应的回填区域连接;
[0018]向所述导流工具的分离箱内加入天然级配沙,所加入的天然级配沙经分隔板上的孔洞的筛选分别进入到对应的收集管内,进而添加至对应的回填区域内,实现了各回填区域同步的进行回填施工。
[0019]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工好渗沟坑之后,于所述渗沟坑的底部以及侧部铺设反滤土工布。
[0020]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向回填区域内进行级配沙的回填施工时,待一段区域内的级配沙回填完成后,向前移动所述导流工具以进行下一段区域内的级配沙的回填施工。
[0021]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工好渗沟坑之后,于所述渗沟坑的底部施工垫层。
[0022]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级配沙的回填施工完成后,于渗沟坑的顶部进行土方回填。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中分离箱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中位于上部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中位于下部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中分离箱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中收口结构与收集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施工方法所形成的渗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2]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将施工现场附近的粒径在1至70mm的天然级配砂石倒入到渗沟坑内进行回填,使得多种级配砂石能够同时进行回填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还保证了不同位置砂石的粒径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保证了渗沟施工的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及其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33]参阅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进行说明。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包括支架21、分离箱22以及收集管,其中支架21为可移动的支架,该支架21的底部设有滚轮,能够方便移动;分离箱22斜向支设在支架21上,该分离箱22内横向设有分隔板23,分隔板23分隔分离箱22内的空间,结合图3所示,在该分隔板23上设有复数个孔洞231;结合图6所示,收集管24连接在分离箱22位于低处的一侧221上,该收集管24与分隔板23所分隔形成的工具相对应的设置以供收集对应空间内的级配沙。
[0035]较佳地,分隔板23将分离箱22分隔形成上下设置的空间,如此上部空间能够保留粒径大于孔洞231的级配沙,下部空间能够盛装粒径小于孔洞231的级配沙,实现了级配沙的筛分,且筛分后级配沙流入到对应的收集管24内,进而可通过收集管24直接向需填筑的区域进行级配沙的回填施工。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可让渗沟的施工直接采用施工现场天然的级配沙,通过挖掘机将天然级配沙导入到分离箱内,级配沙通过分隔板23进行筛分后可直接回填到对应的区域内,实现了多层级配沙同步回填施工,提高了施工速度,还无需远距离运输级配沙,能够节省成本。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支架;斜向支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横向设有分隔板以分隔所述分离箱内的空间,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复数个孔洞;以及连接在所述分离箱位于低处的一侧上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分隔板所分隔形成的空间相对应的设置以供收集对应空间内的级配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设有两道,位于上部的分隔板上的孔洞尺寸大于位于下部的分隔板的孔洞尺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包括堆叠设置的三个筛分框,所述筛分框具有顶部开口;位于上部的两个筛分框的框底板为所述分隔板;位于下部的筛分框底部封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分离箱侧部和对应的收集管之间的收口结构,所述收口结构为变截面结构,其与所述分离箱连接的一侧的尺寸大于与收集管连接的一侧的尺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天然级配沙的渗沟回填导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的顶部靠近位于高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智霏余国庆张佐湘杨雪东谭恒谢世博王传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