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水阀及其热管理系统、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280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电子水阀及其热管理系统、车辆,所述电子水阀包括阀壳和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阀壳,而使所述电子水阀具有五种流通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阀壳上设置两个进端口和四个出端口,阀芯开设有多个可以连通的开放槽和通口,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阀壳,使得进端口通过不同的开放槽或通口与不同的出端口连通,从而可以切换不同的流通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子水阀,流通回路的模式丰富,兼容一对多连续切换功能,适用集成度更高的热管理系统,而且内泄漏小,密封性能好,所需的电机扭矩小。矩小。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水阀及其热管理系统、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水阀及其热管理系统、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有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温度的高低对电池工作放电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低温时电池放电深度较浅,且长时间在低温下工作会造成电池的寿命缩短,因此为了保证电池包有效的充放电,需要通过布置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包加热或冷却;电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热量使电机温度升高,影响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动力,严重的会导致停车,因此需要对电机进行冷却。而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其他操作中,一些部件还可能需要加热。
[0003]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电机热管理的控制系统,是依靠多个电子阀分别来控制热管理系统中的各条介质流通通道,并使各条通道保持串联或者并联,使热管理系统实现各自单独的流通回路或调整形成一条流通回路。传统热管理系统涉及多个电子阀,结构复杂且成本昂贵,介质流通通道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水阀,旨在电子水阀可以切换多种流路的流通模式。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电子水阀,所述电子水阀包括:
[0006]阀壳,所述阀壳设置有第一进端口、第二进端口、第一出端口、第二出端口、第三出端口和第四出端口;
[0007]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阀壳,而使所述第一进端口连通所述第四出端口时,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二出端口或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进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出端口时,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四出端口或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出端口时,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分别设置在所述阀壳的两侧,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二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之间一侧壁上,所述第三出端口和所述第四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之间另一侧壁上。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三出端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端口和所述第四出端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端口正下方,所述第三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四出端口的正下方。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壳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端口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并小于所述第二出端口与
所述第一端的距离,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出端口、所述第二出端口、所述第三出端口和所述第四出端口的轴线相互垂直。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的轴芯设置有通室,所述阀芯包括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中层结构设置有第一开放槽和第一通口,所述上层结构设置有第二开放槽和第二通口,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二开放槽与所述第四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二出端口连通。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层结构设置有第三通口,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二开放槽与所述第四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三通口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结构还设置有第四通口,所述下层结构还设置有第三开放槽,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三开放槽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四通口与所述第四出端口连通。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层结构还设置有第五通口,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三开放槽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五通口与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二开放槽与所述第二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五通口与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为转筒状,所述阀芯包括立板和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立板的第一转盘、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二转盘,
[0017]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一挡板形成所述上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立设有多块第一隔板和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围板,所述围板上设置有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二开放槽、所述第二通口和所述第四通口;
[0018]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形成所述中层结构,所述中层结构立设有两块第二隔板,所述两块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一通口隔断;
[0019]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二转盘形成所述下层结构,所述下层结构立设有多块第三隔板和连接所述第三隔板的围板,所述围板上设置有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三开放槽、所述第三通口和所述第五通口。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口的圆心角大于所述第一开放槽的圆心角,所述第一通口设置有加强肋。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放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开放槽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开放槽连通,使得所述第一进端口可以与所述第四出端口或所述第二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开放槽投影两端在所述第二开放槽投影两端之外;
[0022]所述第二通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上方,且所述第二通口分别与所述第四通口和所述第二开放槽之间有间距,使得所述第二进端口可以与所述第二出端口连通;
[0023]所述第四通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上方,且所述第四通口与所述第二开放槽相邻,使得所述第二进端口可以与所述第四出端口连通;所述第四通口的圆心角和所述第二
通口的圆心角大小相同。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放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开放槽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开放槽连通,使得所述第一进端口可以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三开放槽的投影一端落入所述第一开放槽投影内,另一端在所述第一开放槽投影外;
[0025]所述第三通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下方,所述第三通口与所述第三开放槽相邻,并与所述第五通口之间有间距,使得所述第二进端口可以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口投影两端在所述第三通口投影两端之外;
[0026]所述第五通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通口连通,使得所述第二进端口可以与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口投影两端在所述第五通口投影两端之外;所述第五通口的圆心角大于所述第三通口的圆心角。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分别设置有凸筋。
[00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水阀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安装于所述阀壳与所述阀芯之间,所述密封垫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端口、所述第二进端口、所述第一出端口、所述第二出端口、所述第三出端口和所述第四出端口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四周设置有密封筋。
[00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设置有第一进端口、第二进端口、第一出端口、第二出端口、第三出端口和第四出端口;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阀壳,而使所述第一进端口连通所述第四出端口时,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二出端口或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进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出端口时,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四出端口或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出端口时,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分别设置在所述阀壳的两侧,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二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之间一侧壁上,所述第三出端口和所述第四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之间另一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三出端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端口和所述第四出端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端口正下方,所述第三出端口设置在所述第四出端口的正下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端口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并小于所述第二出端口与所述第一端的距离,所述第一进端口和所述第二进端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出端口、所述第二出端口、所述第三出端口和所述第四出端口的轴线相互垂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轴芯设置有通室,所述阀芯包括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中层结构设置有第一开放槽和第一通口,所述上层结构设置有第二开放槽和第二通口,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二开放槽与所述第四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二出端口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结构设置有第三通口,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二开放槽与所述第四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三通口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还设置有第四通口,所述下层结构还设置有第三开放槽,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三开放槽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四通口与所述第四出端口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结构还设置有第五通口,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三开放槽与所述第一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五通口与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放槽和所述第二开放槽与所述第二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口、所述通室和所述第五通口与所述第三出端口连通。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转筒状,所述阀芯包括立板和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立板的第一转盘、第一挡板、第二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鑫苏健杨茂曾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