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78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包括支撑底板、水肥箱、移动支撑板、混料腔、灌溉腔、混料电机、混料转轴、混料叶片、灌溉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水肥箱设于支撑底板上方,所述移动支撑板对称设于支撑底板下方两端,所述混料腔设于水肥箱下端内,所述灌溉腔设于水肥箱上端内且设于混料腔上方,所述混料电机固设于水肥箱一侧,所述混料转轴转动设于混料腔内,所述混料转轴一端与混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肥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灌溉组件便于调节灌溉角度,移动组件便于带动灌溉泵站移动,扩大灌溉范围,提高灌溉效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灌溉角度可调、灌溉范围广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灌溉范围广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灌溉范围广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


[0001]本技术属于水肥灌溉
,具体是指一种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农业水资源相对缺少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按照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将肥料溶液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综合技术。现有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常出现杂质与未溶解的颗粒物质阻塞喷头,清洁处理不方便等问题,而且由于灌溉泵站都是固定的,当灌溉面积比较大时,需要安装很多灌溉装置,灌溉装置成本太高。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溉组件便于调节灌溉角度,移动组件便于带动灌溉泵站移动,扩大灌溉范围,提高灌溉效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灌溉角度可调、灌溉范围广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包括支撑底板、水肥箱、移动支撑板、混料腔、灌溉腔、混料电机、混料转轴、混料叶片、灌溉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水肥箱设于支撑底板上方,所述移动支撑板对称设于支撑底板下方两端,所述混料腔设于水肥箱下端内,所述灌溉腔设于水肥箱上端内且设于混料腔上方,所述混料电机固设于水肥箱一侧,所述混料转轴转动设于混料腔内,所述混料转轴一端与混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料叶片混料转轴侧壁且转动设于混料腔内,所述灌溉组件设于灌溉腔内,所述移动组件设于移动支撑板下方且设于移动支撑板之间,所述灌溉组件包括灌溉通孔、灌溉支撑板、灌溉喷头、灌溉泵、灌溉软管、调节电机和调节轴,所述灌溉通孔设于灌溉腔侧壁且贯通水肥箱侧壁,所述灌溉支撑板设于灌溉腔一端内,所述灌溉支撑板一端贯通灌溉通孔,所述灌溉喷头设于灌溉支撑板一端且设于水肥箱一侧,所述灌溉泵设于灌溉腔远离灌溉支撑板的一端内,所述灌溉泵的输出端与混料腔下端连接,所述灌溉软管设于灌溉泵的输出端,所述灌溉软管远离灌溉泵的一端与灌溉喷头连接,所述调节电机固设于灌溉腔内,所述调节轴设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调节轴与灌溉支撑板远离灌溉喷头的一端连接,混料电机带动混料转轴转动,使混料转轴侧壁的混料叶片将混料腔内的水和肥料混合均匀,灌溉泵将混料腔内的水肥抽出,通过灌溉泵输出端的灌溉软管将水肥输送到灌溉喷头内,由灌溉喷头将水肥喷洒到农田内,调节电机通过调节轴带动灌溉支撑板转动,从而改变灌溉支撑板一端的灌溉喷头角度,改变灌溉角度,扩大灌溉范围。
[000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转轴、移动滚轮、移动齿轮、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移动转轴转动设于移动支撑板之间,所述移动滚轮对称设于移动转轴两端,所述移动齿轮设于移动转轴中心处侧壁,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支撑底板底壁,所述驱动齿轮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设于移动齿轮一侧,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移动
齿轮带动移动转轴转动,从而使移动转轴两端的移动滚轮转动,从而带动灌溉泵站移动,扩大灌溉范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移动转轴两端的移动滚轮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肥箱一侧设有肥料添加管,所述肥料添加管一端与混料腔上端连接,肥料添加管便于向混料腔内添加肥料。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肥箱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于肥料添加管一侧,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混料腔上端连接,进水管便于向混料腔内加水。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混料电机带动混料转轴侧壁的混料叶片将混料腔内的水和肥料混合均匀,调节电机通过调节轴带动灌溉支撑板转动,从而改变灌溉支撑板一端的灌溉喷头角度,改变灌溉角度,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和移动齿轮带动移动转轴转动,从而使移动转轴两端的移动滚轮带动灌溉泵站移动,扩大灌溉范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灌溉角度可调、灌溉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方案提出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方案提出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灌溉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1、支撑底板,2、水肥箱,3、移动支撑板,4、混料腔,5、灌溉腔,6、混料电机,7、混料转轴,8、混料叶片,9、灌溉组件,10、移动组件,11、灌溉通孔,12、灌溉支撑板,13、灌溉喷头,14、灌溉泵,15、灌溉软管,16、调节电机,17、调节轴,18、移动转轴,19、移动滚轮,20、移动齿轮,21、驱动电机,22、驱动齿轮,23、肥料添加管,24、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提出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包括支撑底板1、水肥箱2、移动支撑板3、混料腔4、灌溉腔5、混料电机6、混料转轴7、混料叶片8、灌溉组件9和移动组件10,所述水肥箱2设于支撑底板1上方,所述移动支撑板3对称设于支撑底板1下方两端,所述混料腔4设于水肥箱2下端内,所述灌溉腔5设于水肥箱2上端内且设于混料腔4上方,所述混料电机6固设于水肥箱2一侧,所述混料转轴7转动设于混料腔4内,所述混料转轴7一端与混料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料叶片8混料转轴7侧壁且转动设于混料腔4内,所述灌溉组件9设于灌溉腔5内,所述移动组件10设于移动支撑板3下方且设于移动支撑板3之间,所述灌溉组件9包括灌溉通孔11、灌溉支撑板12、灌溉喷头13、灌溉泵14、灌溉软管15、调节电机16和调节轴17,所述灌溉通孔11设于灌溉腔5侧壁且贯通水肥箱2侧壁,所述灌溉支撑板12设于灌溉腔5一端内,所述灌溉支撑板12一端贯通灌溉通孔11,所述灌溉喷头13设于灌
溉支撑板12一端且设于水肥箱2一侧,所述灌溉泵14设于灌溉腔5远离灌溉支撑板12的一端内,所述灌溉泵14的输出端与混料腔4下端连接,所述灌溉软管15设于灌溉泵14的输出端,所述灌溉软管15远离灌溉泵14的一端与灌溉喷头13连接,所述调节电机16固设于灌溉腔5内,所述调节轴17设于调节电机16的输出端,所述调节轴17与灌溉支撑板12远离灌溉喷头13的一端连接。
[0015]其中,所述移动组件10包括移动转轴18、移动滚轮19、移动齿轮20、驱动电机21和驱动齿轮22,所述移动转轴18转动设于移动支撑板3之间,所述移动滚轮19对称设于移动转轴18两端,所述移动齿轮20设于移动转轴18中心处侧壁,所述驱动电机21固设于支撑底板1底壁,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水肥箱、移动支撑板、混料腔、灌溉腔、混料电机、混料转轴、混料叶片、灌溉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水肥箱设于支撑底板上方,所述移动支撑板对称设于支撑底板下方两端,所述混料腔设于水肥箱下端内,所述灌溉腔设于水肥箱上端内且设于混料腔上方,所述混料电机固设于水肥箱一侧,所述混料转轴转动设于混料腔内,所述混料转轴一端与混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料叶片混料转轴侧壁且转动设于混料腔内,所述灌溉组件设于灌溉腔内,所述移动组件设于移动支撑板下方且设于移动支撑板之间,所述灌溉组件包括灌溉通孔、灌溉支撑板、灌溉喷头、灌溉泵、灌溉软管、调节电机和调节轴,所述灌溉通孔设于灌溉腔侧壁且贯通水肥箱侧壁,所述灌溉支撑板设于灌溉腔一端内,所述灌溉支撑板一端贯通灌溉通孔,所述灌溉喷头设于灌溉支撑板一端且设于水肥箱一侧,所述灌溉泵设于灌溉腔远离灌溉支撑板的一端内,所述灌溉泵的输出端与混料腔下端连接,所述灌溉软管设于灌溉泵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果王太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丰收灌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