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77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保温一体板,所述保温一体板包括背板和面板,所述保温一体板上设置有连接导向孔,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用于将背板粘接于带抹灰层的墙体上;还包括托件,所述托件包括基体上部和基体下部,所述基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托件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所述基体下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二定位凸台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连接导向孔为同轴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保温一体板固定连接在托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保温一体板的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节能工程方面,随着施工质量管理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墙体保温隔热系统已成为建筑节能体系的核心部分。现有保温一体板是将保温材料(如:EPS、XPS、聚氨酯、酚醛泡沫或无机发泡材料等)与多种造型、多颜色的金属装饰板材或无机硅钙板等涂装板进行复合加工。现有保温一体板在安装时,采用腹丝穿过保温板以连接网片进行固定,但此种结构安装复杂,施工效率低。此外,现有施工中还采用大型连接件直接将保温一体板安装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在此种结构中,由于大型连接件的轴线长度很长,故大型连接件打进墙体的一端自稳性较差,从而导致保温一体板的整体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本结构能够提高保温一体板的整体稳定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包括保温一体板,所述保温一体板包括背板和面板,所述背板用于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所述保温一体板上设置有连接导向孔,所述连接导向孔从面板至背板贯穿设置,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用于将背板粘接于带抹灰层的墙体上;
[0005]还包括托件,所述托件包括基体上部和基体下部,所述基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通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托件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
[0006]所述基体下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二定位凸台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连接导向孔为同轴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保温一体板固定连接在托件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体下部为三角板,所述三角板设置有第一校准面和第二校准面,所述第一校准面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校准面水平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托件设置有基准面,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均在基准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通孔。
[0010]进一步地,在第一连接孔中朝向背板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弧面。
[0011]进一步地,在第二连接孔中朝向背板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弧面。
[0012]进一步地,包括扣件,所述扣件设置在保温一体板的四周,扣件用于将保温一体板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外板面设置有抗裂基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抗裂基层的外部设置有外墙腻子层。
[0015]本技术,采用柔性连接与机械连接来保证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引入粘接部和托件,所述托件包括基体上部和基体下部,基体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连接件配合,能够保证托件与带抹灰层墙体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基体下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连接件配合,能够保证保温一体板与托件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粘接部能够起连接加强的作用。本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保温一体板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连接导向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扣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托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托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保温一体板;11、背板;12、面板;2、托件;21、基体上部;210、第一定位凸台;211、第一连接孔;22、基体下部;220、第二定位凸台;221、第二连接孔;31、第一校准面;32、第二校准面;4、抗裂基层;5、外墙腻子层;6、扣件;7、墙体;8、抹灰层;100、连接导向孔;200、导向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包括保温一体板1,所述保温一体板1包括背板11和面板12,所述背板11用于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所述保温一体板1上设置有连接导向孔100,所述连接导向孔100从面板12至背板11贯穿设置,所述背板11上设置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用于将背板11粘接于带抹灰层的墙体上;
[0025]还包括托件2,所述托件2包括基体上部21和基体下部22,所述基体上部21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210,所述第一定位凸台210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1,所述第一连接孔211为通孔,第一连接孔211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托件2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
[0026]所述基体下部22设置有第二定位凸台220,所述第二定位凸台220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21,所述第二连接孔221与连接导向孔100为同轴孔,所述第二连接孔221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保温一体板1固定连接在托件2上。
[0027]本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对应的一种施工方法有:
[0028]1、对基层墙体7进行检查和处理
[0029]检查墙体7表面的平整度、竖直度,清理污染物、不平处找平,并粘贴小样进行初粘,对相关指标进行检验。
[0030]2、基层分格弹线
[0031]按设计要求进行排板,并确定分格缝的宽度,从门窗或阳角处开始弹出基准控制线,作出标记,弹线时应将缝线弹出,以便在安装保温一体板时核对尺寸和位置,以减少误差。
[0032]3、背板进行点式布胶
[0033]选用适当的容器(如18L手提铁桶或塑料桶)先将粘接砂浆倒入容器内,然后将清水倒入容器,一边倒一边搅拌,充分搅拌均匀。再根据现场气温高低适当增减清水的添加量(以刮涂流畅,不流坠为宜)、粘接砂浆应随用随搅拌,已搅拌好的粘接砂浆必须在2-4小时内用、采用点框粘结法把胶粘剂点涂在背板面上,粘结面积宜达到60%以上。
[0034]4、安装固定
[0035]用电锤在墙体规定位置钻出8mm的孔,用于安放膨胀塞,孔的深度要求穿过抹灰层8,且进入砌体25mm以上,用螺栓将托件2进行固定,之后进行抹灰层8的校准。接着,先用专用锯齿形抹子,把粘合剂均匀地刮涂在墙面上,再将保温一体板1揉贴在墙体7表面,手持吸盘调整板面的平整度和分隔缝的宽度,使之附线贴实(在施工中严禁敲击板面),然后采用塑料膨胀锚栓固定,将保温一体板的面板通过连接导向孔100和第二连接孔221与托件2连接,其中,保温一体板的每个侧边至少有2个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包括保温一体板(1),所述保温一体板(1)包括背板(11)和面板(12),所述背板(11)用于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一体板(1)上设置有连接导向孔(100),所述连接导向孔(100)从面板(12)至背板(11)贯穿设置,所述背板(11)上设置有粘接部,所述粘接部用于将背板(11)粘接于带抹灰层的墙体上;还包括托件(2),所述托件(2)包括基体上部(21)和基体下部(22),所述基体上部(21)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210),所述第一定位凸台(210)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1),所述第一连接孔(211)为通孔,第一连接孔(211)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托件(2)固定连接在带抹灰层的墙体上;所述基体下部(22)设置有第二定位凸台(220),所述第二定位凸台(220)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21),所述第二连接孔(221)与连接导向孔(100)为同轴孔,所述第二连接孔(221)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保温一体板(1)固定连接在托件(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一体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下部(22)为三角板,所述三角板设置有第一校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迎超李吉舒波吴耀冬陈鹏旭倪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