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76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旧料回收;S2、将S1所制备的高分子聚酯片材进行高温酸降解反应,得到聚酯切片原料;S3、制备可再生聚酯薄膜;S4、制备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S5、将S3制备的可再生聚酯薄膜进行清洁处理和电晕处理;S6、将S4所制备得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涂布至S5中的可再生聚酯薄膜的电晕处理表面,得到可再生聚酯离型膜;S7、将可再生聚酯离型膜经烤箱烘干;S8、将S7所制得的产品进行收卷并进行低温熟化,收纳成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可再生性、环境污染小且离型力稳定,残余力高对贴合物性能影响小的可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的可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薄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前市场上的离型膜多用于半导体元器件、液晶面板、PDP和有机EL等显示器材的保护膜,常规的离型膜主要包括聚酯薄膜层以及涂布于聚酯薄膜层上面的离型层,其中离型层对离型膜的离型力(可剥离性、剥离强度)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离型聚酯薄膜大都是采用新鲜的聚酯切片原材料(即100%全新料)进行生产,现有离型层大都采用溶剂型离型层,现有聚酯薄膜和现有的溶剂型离型层在制作过程中成本高、毒性大、污染严重。
[0003]专利号为CN20221005451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添加化学改性回收聚酯切片的在线涂硅离型聚酯薄膜,离型聚酯薄膜制备采用化学改性回收聚酯切片和新鲜聚酯中性切片,只能够增加回收材料的使用,但没有给出具体如何制备符合要求的化学改性回收聚酯切片。
[0004]为了经济的发展,也为了响应国家的绿色环保的号召,减少环境“白色污染”,可再生且环保型离型膜将成为行业流行趋势。
[0005]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设计出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提供一种具有可再生性、环境污染小且离型力稳定,残余力高对贴合物性能影响小的可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作成本降低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该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旧料回收,对废旧回收的高分子聚酯材料进行切片,洗涤处理;
[0009]S2、降解,将S1所制备的高分子聚酯片材进行高温酸降解反应,去除原本离型层,得到聚酯切片原料,温度200~220℃;
[0010]S3、制备可再生聚酯薄膜,将步骤2所制备的原料经过切粒、混料、干燥除水、挤出熔融、过滤器过滤以及模头挤出工序制成可再生聚酯厚片,再经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牵引收卷制成双向拉伸可再生聚酯薄膜待用;
[0011]S4、制备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包括以下原料比例制成: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含氢聚硅氧烷10~20份、描固剂5~10份、含氟离型力调节剂2~5份和铂类催化剂5~15份,按照上述顺序添加并搅拌均匀待用;
[0012]S5、将S3制备的可再生聚酯薄膜进行清洁处理和电晕处理;
[0013]S6、将S4所制备得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涂布至S5中的可再生聚酯薄膜的电晕处理表面,得到可再生聚酯离型膜;
[0014]S7、将S6制得的可再生聚酯离型膜经烤箱烘干,烘干温度90

110℃,烘干时间25

35秒;
[0015]S8、将S7所制得的产品进行收卷并进行低温熟化,收纳成卷。
[0016]优选的是,所述S2中聚酯切片原料符合全球回收标准(GRS、ISCC或SCS)的可回收循环利用原料,聚酯切片原料中含有磷类物质<45PPM,优选为<30PPM,聚酯切片原料特性粘度为0.7。
[0017]优选的是,所述S3中可再生聚酯厚片,先进入纵拉机经75

85℃预热和纵向拉伸,纵向拉伸比2.6

3.8,再进入横拉机经90

120℃预热和横向拉伸,横向拉伸比3.5

4.2,然后进行80

100℃的低温定型处理。
[0018]优选的是,所述S5中可再生聚酯薄膜表面张力大于48dyn/cm,电晕处理的电晕功率1.5KW

4.5KW,运行速度25

45m/min。
[0019]优选的是,所述S5电晕处理后再生聚酯薄膜进行相关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包含离型力和残余力等。
[0020]优选的是,所述S6中微凹涂布的涂布量为10

20g/

,涂布速度为30

50m/min。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采用特殊合成化工艺将使用过的聚酯薄膜的回收料重新加工生成聚酯膜,制成降低环境负荷、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0023]使用无溶剂型离型剂相较与传统有溶剂型离型剂,制作成本降低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0024]提供一种具有可再生性、环境污染小且离型力稳定,残余力高对贴合物性能影响小的可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0027]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该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旧料回收,对废旧回收的高分子聚酯材料进行切片,洗涤处理;
[0029]S2、降解,将S1所制备的高分子聚酯片材进行高温酸降解反应,去除原本离型层,得到聚酯切片原料,温度200~220℃,聚酯切片原料符合全球回收标准(GRS、ISCC或SCS)的可回收循环利用原料,聚酯切片原料中含有磷类物质<45PPM,优选为<30PPM,聚酯切片原料特性粘度为0.7;
[0030]S3、制备可再生聚酯薄膜,将步骤2所制备的原料经过切粒、混料、干燥除水、挤出熔融、过滤器过滤以及模头挤出工序制成可再生聚酯厚片,再经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牵引收卷制成双向拉伸可再生聚酯薄膜待用,先进入纵拉机经75

85℃预热和纵向拉伸,纵向拉伸比2.6

3.8,再进入横拉机经90

120℃预热和横向拉伸,横向拉伸比3.5

4.2,然后进行80

100℃的低温定型处理;
[0031]S4、制备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包括以下原料比例制成:
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含氢聚硅氧烷10~20份、描固剂5~10份、含氟离型力调节剂2~5份和铂类催化剂5~15份,按照上述顺序添加并搅拌均匀待用;
[0032]S5、将S3制备的可再生聚酯薄膜进行清洁处理和电晕处理,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电晕处理,可再生聚酯薄膜表面张力大于48dyn/cm,电晕功率1.5KW

4.5KW,运行速度25

45m/min,电晕处理后可再生聚酯薄膜进行相关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包含离型力和残余力等;
[0033]S6、将S4所制备得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涂布至S5中的可再生聚酯薄膜的电晕处理表面,得到可再生聚酯离型膜,涂布量为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旧料回收,对废旧回收的高分子聚酯材料进行切片,洗涤处理;S2、降解,将S1所制备的高分子聚酯片材进行高温酸降解反应,去除原本离型层,得到聚酯切片原料,温度200~220℃;S3、制备可再生聚酯薄膜,将步骤2所制备的原料经过切粒、混料、干燥除水、挤出熔融、过滤器过滤以及模头挤出工序制成可再生聚酯厚片,再经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牵引收卷制成双向拉伸可再生聚酯薄膜待用;S4、制备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包括以下原料比例制成: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含氢聚硅氧烷10~20份、描固剂5~10份、含氟离型力调节剂2~5份和铂类催化剂5~15份,按照上述顺序添加并搅拌均匀待用;S5、将S3制备的可再生聚酯薄膜进行清洁处理和电晕处理;S6、将S4所制备得环保型无溶剂型离型剂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涂布至S5中的可再生聚酯薄膜的电晕处理表面,得到可再生聚酯离型膜;S7、将S6制得的可再生聚酯离型膜经烤箱烘干,烘干温度90

110℃,烘干时间25

35秒;S8、将S7所制得的产品进行收卷并进行低温熟化,收纳成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聚酯环保离型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聚酯切片原料符合全球回收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玲武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