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24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所述β射线屏蔽装置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包括内筒以及围设在内筒外表面的外筒,所述第二筒体的内筒内朝向所述第一筒体的方向设置有探测杯,所述探测杯内在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方向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杯内插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筒体对应的空腔顶部内插入有固体源手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的β射线屏蔽装置通过采用双层圆筒结构的设计,以及探测杯、进气管、出气管和固体源手柄的配合设置,保证了装置的密闭性,实现了放射性气体的流动,且固体源手柄能够插入到空腔对探测器进行响应测试,整体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和屏蔽性。和屏蔽性。和屏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固体源测试的
β
射线屏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放射源屏蔽装置设计
,涉及一种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如发现燃料组件发生破损,机组停堆大修期间要实施在线啜吸检查查找破损组件。具体做法是,大修卸料期间,每组燃料组件从堆芯卸出时,由于燃料组件的高度提升导致的燃料棒内外压差变化,破损燃料组件的放射性气体会从破损棒中逐渐释放出来,通过在线啜吸设备收集装卸料机套筒内产生的放射性气体,放射性气体流经放射性探测器,通过探测器的测量确定燃料组件是否破损。
[0003]用于探测β射线的在线啜吸按照使用要求,探测器在正式使用前,要结合探测器的特性,采用相关方法,使用气体放射源或者固体放射源对探测器进行响应测试,以验证探测器是否可用。气体放射源涉及到气体排放和收集,需要开发专业的放射性气体排放和收集系统工具,系统复杂,并且对试验场所有要求。固体类放射源可以直接将固体放射源插入在线啜吸屏蔽系统上,便可以进行测试,所以使用固体放射源对探测器进行测试较为方便快捷。
[0004]CN203442463U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射线屏蔽装置,用于对工件左侧的射线进行屏蔽,所述自适应射线屏蔽装置包括:框架,该框架中部固定有一铅板,该框架上位于该铅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左右走向的滑槽,且该框架上位于该铅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旋转轴垂直于该铅板的滚轮;和该框架连接的气缸,该气缸的缸体位于该框架的左方;导向柱,该导向柱固定于该工件的左侧,且该导向柱和该滑槽相配。/>[0005]CN210119455U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射线屏蔽装置,针对射线屏蔽装置体积较大,难以移动使用,从而导致探伤作业效率低下,探伤成本较高,且屏蔽装置的屏蔽范围不便于调节,不能适应不同人数使用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屏蔽墙,屏蔽墙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固定槽的其中一个固定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上设有限位装置,第一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该技术结构巧妙,操作方便,该射线屏蔽装置便于移动使用,探伤成本低,且屏蔽装置的屏蔽范围便于调节,展开能适应不同人数使用,收起方便移动位置。
[0006]近年来,随着探测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中探测β射线的晶硅面探测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线性响应好并且响应迅速的特点,从国外引进在线啜吸设备使用了该探测器。由于晶硅面垒型探测器不能曝光的特性,国外一般使用LED灯或放射性气体源(如Xe或Kr)在密闭的装置中实现探测器的响应功能测试。LED灯能够判定晶硅面探测器是否响应,为了验证探测器的线性响应程度,需要通过放射源进行测试。国外放射性气体源相对容易获得,但是国内要是使用的话,一般需要委托专业的代理公司从国外购买Xe或Kr放射性气体源,成本较高,采购周期长,并且操作起来不够便捷,不便于国内应用。考虑到晶硅面探测
器的响应测试问题,因此重新设计探测器的屏蔽装置结构,实现使用固体放射源对探测器的响应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在本技术中,提供的β射线屏蔽装置通过采用双层圆筒结构的设计,以及探测杯、进气管、出气管和固体源手柄的配合设置,保证了装置的密闭性,实现了放射性气体的流动,且固体源手柄能够插入到空腔对探测器进行响应测试,整体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和屏蔽性。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所述β射线屏蔽装置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包括内筒以及围设在内筒外表面的外筒,所述内筒为中空结构,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回形空腔,所述第二筒体的内筒内朝向所述第一筒体的方向设置有探测杯,所述探测杯内在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方向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杯内插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筒体对应的空腔顶部内插入有固体源手柄。
[0010]在本技术中,提供的β射线屏蔽装置通过采用双层圆筒结构的设计,以及探测杯、进气管、出气管和固体源手柄的配合设置,保证了装置的密闭性,实现了放射性气体的流动,且固体源手柄能够插入到空腔对探测器进行响应测试,整体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和屏蔽性。
[001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筒体采用的均是不锈钢包覆的灌铅屏蔽罩,可以很好的实现屏蔽的功能,其他材质能够满足本技术的均可用于本技术中,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001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固体源手柄选用Cs137,因为放射性性气体中的裂变产物主要为Xe133,晶硅面探测器主要探测Xe133核素β射线的能量,Xe133核素β射线的能量与Cs137核素β射线的能量值接近,因此,选用Cs137作为固体放射源。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β射线屏蔽装置还包括放大装置,所述放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
[001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放大装置的尺寸、形状和材质等结构特征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放大装置在本技术中的作用是为观察第二筒体内的监测变化情况,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其他能实现此类功能的放大装置均可用于本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测试条件对放大装置的尺寸、形状和材质进行适应性调整。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大装置的高度和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轴心高度相同。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大装置为前置放大器。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大装置底部设置有支架一。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探测器为晶硅面探测器。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探测杯是一个密封腔室,在探测杯连接放射性气体进口和出口不锈钢气管,探测杯内放置晶硅面探测器,用于探测放射性气体中β射线,并将
探测的信息通过前置放大器传输到电子学设备中。
[002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和第二筒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架二。
[002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在远离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中部连接有压紧件。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压紧件的尺寸、形状和材质等结构特征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压紧件在本技术中的作用是压紧第一筒体的一端塞子,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其他能实现此类功能的压紧件均可用于本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测试条件对压紧件的尺寸、形状和材质进行适应性调整。
[002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紧件为压紧垫块。
[002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紧件通过夹具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β射线屏蔽装置包括沿轴向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包括内筒以及围设在内筒外表面的外筒,所述内筒为中空结构,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回形空腔;所述第二筒体的内筒内朝向所述第一筒体的方向设置有探测杯,所述探测杯内在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方向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杯内插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筒体的内筒内插入有固体源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β射线屏蔽装置还包括放大装置,所述放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固体源测试的β射线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装置的高度和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轴心高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顺利田伟张桥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