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汽车尤其是乘用车进行电驱动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163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汽车车轮进行电驱动的驱动装置(10),具有:壳体(12)、包括定子(16)和转子(22)的电机(14)、能被用以由电机(14)驱动车轮中的第一车轮的第一从动轴(26)、能被用以由转子(22)驱动第一从动轴(26)的第一行星齿轮组(30)、能被用以由电机(14)驱动车轮中的第二车轮的第二从动轴(28)、能被用以由转子(22)驱动第二从动轴(28)的第二行星齿轮组(32)、以及具有抗旋转地连接至转子(22)的输入件(36)且能被用以由转子(22)驱动行星齿轮组(30,32)的差速器(34),其中,各个行星齿轮组(30,32)的各自齿圈(58,60)抗旋转地连接至壳体(12)。体(12)。体(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对汽车尤其是乘用车进行电驱动的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对汽车尤其是乘用车进行电驱动、特别是纯电驱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已从DE 10 2017 211 881 A1已知一种类似的用于汽车尤其是乘用车的车轴的车轮的特别是纯电驱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具有包括定子和转子的电机。此外,驱动装置尤其是电机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安置在壳体内。定子在此被固定在壳体上且因此至少抗旋转地连接至壳体。转子可被定子驱动并由此可以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壳体并相对于定子转动。驱动装置具有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通过第一从动轴,该电机可以电驱动、尤其是纯电驱动所述车轮中的至少或正好一个第一车轮。通过第二从动轴,该电机可以电驱动、尤其是纯电驱动所述车轮中的至少或正好一个第二车轮。
[0003]驱动装置在此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借此可以由转子且因此由电机电驱动、尤其是纯电驱动第一从动轴。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行星齿轮组,借此可以由转子电驱动、特别是纯电驱动第二从动轴。驱动装置还包括差速器,借此可以由转子且进而由电机特别是纯电驱动该行星齿轮组。在此,差速器具有尤其是直接抗旋转地连接至转子的输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善前述类型的驱动装置。
[0005]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驱动装置来完成。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具有合适的专利技术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
[0006]为了改善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规定,各自行星齿轮组在电机轴向上至少主要、尤其完全连接至转子并由此至少主要、尤其完全布置在转子外。因此最好规定,各自行星齿轮组没有或没有完全布置在转子内,而是在电机的轴向上至少主要或完全连接至转子。特征“各自行星齿轮组在电机轴向上至少主要、尤其完全连接至转子”尤其是指,各自行星齿轮组的沿电机轴向延伸的超过一半延伸尺寸、特别是沿轴向延伸的整个延伸尺寸在转子外延伸,因此在电机径向上向外未被转子覆盖。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中规定,各自行星齿轮组的各自齿圈抗旋转地连接至该壳体。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中规定,该差速器在电机轴向上至少主要连接至转子并由此至少主要布置在转子外。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中规定,该差速器在电机径向上朝外至少部分通过定子绕组的绕组端头被覆盖。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中规定,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行星齿轮架抗旋转地连接至第一从动轴,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行星齿轮架抗旋转地连接至第二从动轴。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中规定,两个行星齿轮组在电机轴向上完全连接至转子并由
此分别完全布置在转子外。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中规定,该差速器被设计成正齿轮差速器或锥齿轮差速器。
[0013]本专利技术尤其允许实现一种关于车轮同轴的电驱动装置,其没有相互嵌套的转矩传输轴,即,被转子驱动的轴没有设计成具有设置用于转子转矩传递的呈空心轴状的齿结构,其被传输输出转矩的轴穿过。由此可以避免各自行星齿轮组的各自中心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必须追随空心轴的分度圆直径,因此能展现具有小的分度圆直径的各自中心齿轮。这又允许展现各自的最好单排式或一体式行星齿轮组的高传动比。优选地,各自也称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组具有位于包含端点的7至包含端点的10范围内的定轴传动比。由差速器传递至两个输出侧的、待传动的转矩以彼此相同的分量分配至两侧。因为在中心齿轮上的很低的转矩,它和所属的从动轴可以设计成具有小直径。这允许实现高传动比、特别是约为7至10的定轴传动比。另外,差速器可以被设计成结构很紧凑的差速器,因为比之常见的解决方案,待传递的转矩小了约90%。另外,可以避免在壳体上待支承的力或保持小的力。对此优选规定,各自的在电机轴向上对置的齿轮斜齿结构的各自斜面设计或布置成对向。通过当前布置的斜齿结构,轴向力可以通过在差速器内的轴承的适当布置而在差速器内得到支承,因此补偿其对外的力作用。
[0014]由于差速器的输入件抗旋转地连接至该转子,故差速器直接连接至转子。电机可以通过转子提供用于驱动车轮的转矩。由于该输入件直接抗旋转地连接至转子,故各自转矩从该转子直接或马上被传递至该输入件并且通过该输入件被传入差速器。因此,输入件最好是差速器的用于将由转子提供的转矩首先传入差速器的构件。
[0015]特别是,本专利技术允许实现以下优点:
[0016]‑
同轴的轴布置,换言之,最好规定相互同轴布置优选设计成实心轴或整体轴的从动轴;
[0017]‑
结构紧凑且重量轻的差速器;
[0018]‑
小的结构空间需求;
[0019]‑
可在一个包络圆柱体内作为整体展现电机和变速器,因此可以保持很小的结构空间需求;
[0020]‑
可以实现借助各自行星齿轮组的高传动比、尤其是定轴传动比;
[0021]‑
尤其是可以实现位于包含端点的8到包含端点的11范围内的总传动比;
[0022]‑
各自行星齿轮组的各自行星齿轮尤其在各自从动轴上不产生轴向力,从而从动轴可以借助结构空间有利的轴承来安装;
[0023]‑
各自行星齿轮组的各自带有反向斜齿结构的中心齿轮产生彼此相反的在差速器内得到支承的轴向力。未出现其它对外作用的支承力,其必须通过在行星齿轮架或壳体内的轴承来承受;
[0024]‑
高的啮合效率,因为最好每个从动侧或从动轴仅设有一个行星齿轮级;
[0025]‑
在支承部位处的高效率,因为可使用也被施以小的轴向载荷的小轴承;
[0026]‑
在用于冷却剂和润滑剂的快速转动的回转接头处的小摩擦损失,因为它们只具有小直径。
附图说明
[0027]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以及结合图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以上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在各自所指明的组合中、也在其它组合中或单独地可采用,而没有超出本专利技术范围,附图示出:
[0028]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局部纵截面示意图,
[0029]图2示出该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0030]在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零部件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以纵截面示意图局部示出用于对汽车尤其是乘用车的车轴的车轮进行电驱动的驱动装置10的第一实施方式。这意味着,最好设计成乘用车的汽车包括所述车轴,其最好具有正好两个呈前述车轮形式的车轮。在此,车轮进而和汽车可以总体上借助驱动装置10被尤其是纯电驱动。为此,驱动装置10包括壳体12和电机14,电机包括布置在壳体12内且固定在壳体12上的定子16。这意味着,定子16至少抗旋转地连接至壳体12。定子16也具有至少一个绕组,其形成各自的绕组端头18和20。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对汽车车轴的车轮进行电驱动的驱动装置(10),具有:

壳体(12);

电机(14),包括定子(16)和转子(22),该定子安置在该壳体(12)内且固定在该壳体(12)上,该转子安置在该壳体(12)内且能由该定子(16)驱动且因此能绕旋转轴线(24)相对于该壳体(12)且相对于该定子(16)转动;

第一从动轴(26),该电机(14)经由该第一从动轴驱动所述车轮中至少一个第一车轮;

第一行星齿轮组(30),该转子(22)经由该第一行星齿轮组驱动该第一从动轴(26);

第二从动轴(28),该电机(14)经由该第二从动轴驱动所述车轮中至少一个第二车轮;

第二行星齿轮组(32),该转子(22)经由该第二行星齿轮组驱动该第二从动轴(28);以及

差速器(34),该差速器具有抗旋转地连接至该转子(22)的输入件(36)并且该转子(22)经由该差速器驱动所述行星齿轮组(30,32),其特征是,各个行星齿轮组(30,32)在该电机(14)的轴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