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132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包括确定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在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内,选定控制框架和待变形网格区域;构造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与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局部坐标;改变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获取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对待变形网格区域进行变形,根据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和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变形后的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提供了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服装设计存在的操作繁杂、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缺陷,而且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且能够提高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服装款式设计的方法主要有通用软件设计,如photoshop,由于通用软件不是针对服装产品设计的系统的,因此各工具及功能的适应范围太广,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往往需要进行更多的操作步骤才能完成效果的设计,存在操作起来的难度较大,对设计师的技术和能力要求也较高,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专业技术要求低效率高的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基于FFD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确定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
[0007]步骤2,在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内,选定控制框架和待变形网格区域;其中,待变形网格区域位于控制框架包络之中;
[0008]步骤3,构造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与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局部坐标;
[0009]步骤4,对控制框架进行变形,改变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获取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顶点坐标;
[0010]步骤5,对待变形网格区域进行变形,根据步骤4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和步骤3所述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变形后的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完成设计款型布局外形与网格一致变形构造。
[0011]优选的,所述映射关系具体如下:
[0012]其中,x(s,t,u)表示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且0≤s≤1,0≤t≤1,0≤u≤1。
[0013]优选的,所述顶点坐标为笛卡尔坐标,所述坐标为(i,j,k),所述i、j和k三个方向的控制顶点数目分别为l+1、m+1、n+1,所述l、m和n为正整数;ri(s)、rj(t)和rk(u)分别表示i、j和k三个方向的基函数。
[0014]优选的,所述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的网格单元类型包括三角形和四边形。
[0015]优选的,所述待变形网格区域设有调整函数,所述调整函数包括bernstein基函数、b样条基函数和nurbs基函数。
[0016]优选的,所述待变形网格区域为曲面调整时,采用曲面bernstein基函数时,其中,
表示l次曲面bernstein多项式基函数。
[0017]优选的,所述待变形网格区域为曲面调整范围,采用b样条基函数时,ri(s)=ni,k(s),其中,ni,k(s)表示k次b样条基函数,k≤l。
[0018]优选的,所述待变形网格区域为曲面调整范围,采用nurbs基函数时,其中,ni,k(s)表示k次b样条基函数,k≤l;ωi表示对应控制点的权因子。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由于提供了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服装设计存在的操作繁杂、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缺陷,而且能够提高设计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2]如图1所示,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方法基于FFD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1,确定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
[0024]步骤2,在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内,选定控制框架和待变形网格区域;其中,待变形网格区域位于控制框架包络之中;
[0025]步骤3,构造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与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局部坐标;
[0026]步骤4,对控制框架进行变形,改变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获取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顶点坐标;
[0027]步骤5,对待变形网格区域进行变形,根据步骤4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和步骤3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变形后的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完成设计款型布局外形与网格一致变形构造。
[0028]另外的,映射关系具体如下:
[0029]其中,x(s,t,u)表示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且0≤s≤1,0≤t≤1,0≤u≤1。
[0030]进一步的,顶点坐标为笛卡尔坐标,坐标为(i,j,k),i、j和k三个方向的控制顶点数目分别为l+1、m+1、n+1,l、m和n为正整数;ri(s)、rj(t)和rk(u)分别表示i、j和k三个方向的基函数。
[0031]另外的,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的网格单元类型包括三角形和四边形。
[0032]进一步的,待变形网格区域设有调整函数,调整函数包括bernstein基函数、b样条基函数和nurbs基函数。
[0033]另外的,待变形网格区域为曲面调整范围,采用曲面bernstein基函数时,其中,表示l次曲面bernstein多项式基函数。
[0034]进一步的,待变形网格区域为非曲面调整范围,采用b样条基函数时,ri(s)=ni,k(s),其中,ni,k(s)表示k次b样条基函数,k≤l。
[0035]另外的,待变形网格区域为曲面调整范围,采用nurbs基函数时,其中,ni,k(s)表示k次b样条基函数,k≤l;ωi表示对应控制点的权因子。
[0036]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在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内,选定控制框架和待变形网格区域;构造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与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局部坐标;对控制框架进行变形,改变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获取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对待变形网格区域进行变形,根据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和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变形后的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完成设计款型布局外形与网格一致变形构造。2.一种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FFD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步骤2,在初始设计款型外形网格内,选定控制框架和待变形网格区域;其中,待变形网格区域位于控制框架包络之中;步骤3,构造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与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局部坐标;步骤4,对控制框架进行变形,改变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获取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顶点坐标;步骤5,对待变形网格区域进行变形,根据步骤4变形后的控制框架的控制顶点的坐标和步骤3所述的映射关系,解算得到变形后的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完成设计款型布局外形与网格一致变形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模型识别曲面边缘与实施编辑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具体如下:其中,x(s,t,u)表示待变形网格区域内的网格点的坐标,且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礼金吴婷宁大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