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97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由防污层、聚氨酯弹性体层、第一粘胶层、纳米防蓝光层、第二粘胶层和底层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其中,纳米防蓝光层由纳米光栅层和光栅加强层构成,纳米光栅层设置在光栅加强层的上面,纳米光栅层上设有纳米光栅微结构;防污层设置在聚氨酯弹性体层的上方,聚氨酯弹性体层设置在第一粘胶层的上方,第一粘胶层设置在纳米防蓝光层的纳米光栅层和纳米光栅微结构上方,纳米防蓝光层的光栅加强层设置在第二粘胶层的上方,底层设置在第二粘胶层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地贴附于曲面屏,精准过滤对人眼有害的蓝光波段,无色偏,工艺、材料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膜的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等智能显示终端的高速发展,曲面屏已经成为一种未来趋势。屏幕的弧度越来越大,如3D屏、瀑布屏等越来越普遍。传统的保护膜硬度偏硬,对曲面部分的贴附效果差,容易反弹脱落,已经不能满足曲面屏发展的需求。而频繁、长期使用手机等等电子产品对双眼所带来的伤害很大。科学研究证实,415nm~460nm的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从而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进而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而引起视力损伤。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已经成为眼疾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柔性的防蓝光保护膜应运而生。
[0003]目前,市面上柔性防蓝光保护膜产品中间都有一层防蓝光层。这层防蓝光层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吸收剂或者镀膜方式制成。前者如东莞市睿泰涂布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防蓝光柔性玻璃防爆膜》CN201620314140.0专利,在防蓝光涂料层添加染料,容易导致保护膜偏黄、颜色失真,且对手机等显示屏发出的对眼睛伤害最大的430

460nm波段蓝光吸收效果不理想。后者镀膜方式采用不同折射率的多层镀层,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诸多缺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能很好地贴附于曲面屏,精准过滤对人眼有害的蓝光波段,无色偏,工艺、材料绿色环保,成本低廉。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由防污层、聚氨酯弹性体(TPU)层、第一粘胶层、纳米防蓝光层、第二粘胶层和底层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其中,纳米防蓝光层由纳米光栅层和光栅加强层构成,纳米光栅层设置在光栅加强层的上面,纳米光栅层上设有纳米光栅微结构;防污层设置在聚氨酯弹性体层的上方,聚氨酯弹性体层设置在第一粘胶层的上方,第一粘胶层设置在纳米防蓝光层的纳米光栅层和纳米光栅微结构上方,纳米防蓝光层的光栅加强层设置在第二粘胶层的上方,底层设置在第二粘胶层的下方。
[0007]进一步,所述防污层为高透光度的含氟光学防污涂料,透光度>92%,厚度为2

10μm。
[0008]进一步,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层的透光度>92%,厚度为100

500μm。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粘胶层由光学级的丙烯酸胶构成,厚度为5

50μm。
[0010]进一步,所述纳米光栅层是由胶状物固化在光栅加强层上而成。胶状物是由高透光度的丙烯酸胶层、UV胶层、OCA胶层、PU胶层、硅胶层或环氧胶层的一层或者几层叠加复合构成。光栅加强层是光学高透光度的PET、PP、PC和PE的其中一种,厚度为5

100μm。
[0011]进一步,所述纳米光栅微结构可以是二维或三维,形状可以是矩形、柱形、正弦形
和类正弦形的一种。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粘胶层是由低黏硅胶材料构成,厚度为5

100μm。
[0013]进一步,所述底层是由PE、PET等膜材料构成,厚度为5

50μm。
[0014]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利用聚氨酯弹性体层软硬度适中的特点,能很好地贴附于曲面屏,防止反弹脱落,而且,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弹性,跌落时起缓冲作用,加强对屏幕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聚氨酯弹性体还对刮伤具有自修复能力,可避免刮痕影响保护膜的表面光洁,保证保护膜的清晰度;纳米防蓝光层是由纳米光栅层和光栅加强层构成,纳米光栅层上设有纳米光栅微结构,此纳米防蓝光层是专门针对蓝光危害曲线设计,可以过滤有害蓝光,透过有益光波,不仅可以精准过滤对人眼视网膜危害大的430

460nm的蓝光,而且很好的解决了色偏的问题,同时具备无反光,无眩光,自然舒适等特点,工艺、材料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对长期使用电子显示产品的人可以起到有效保护眼睛的效果。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防蓝光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运用于曲面屏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由防污层1、聚氨酯弹性体层2、第一粘胶层3、纳米防蓝光层4、第二粘胶层5和底层6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其中,纳米防蓝光层4由纳米光栅层42和光栅加强层43构成,纳米光栅层42设置在光栅加强层43的上面,纳米光栅层42上设有纳米光栅微结构41。纳米防蓝光膜层的技术获得国际权威认可,在2021年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展上一举斩获金奖。本技术是纳米防蓝光膜技术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
[0020]本技术的各层位置顺序为:防污层1设置在聚氨酯弹性体层2的上方,聚氨酯弹性体层2设置在第一粘胶层3的上方,第一粘胶层3设置在纳米防蓝光层4的纳米光栅层42和纳米光栅微结构41上方,纳米防蓝光层4的光栅加强层43设置在第二粘胶层5的上方,底层6设置在第二粘胶层5的下方。
[002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结构是:所述防污层1由高透光度的含氟光学防污涂料涂布而成,透光度>92%,厚度为2

10μm。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层2的透光度>92%,厚度为135μm。所述第一粘胶层3由光学级的丙烯酸胶构成,厚度为25μm。所述纳米防蓝光层4中,纳米光栅层42是由胶状物采用纳米压印或者光刻的方式固化在光栅加强层43上而成,胶状物是由高透光度的丙烯酸胶层构成,光栅加强层43是光学高透光度的PET,厚度为50μm,纳米光栅微结构41可以是二维或三维,形状可以是矩形、柱形、正弦形和类正弦形的一种。所述第二粘胶层5是由低黏硅胶材料构成,厚度为5

100μm,粘合能力适中,其贴合到液晶屏幕上时,具有良好的再剥离性,不脱胶,能有效防止残胶遗留在液晶屏幕表面,同时,第二粘胶层5具有自动吸附能力,排气性能好,贴合到液晶屏幕上时,能有效防止气泡产生。所述底层6是由PE、PET等保护膜材料构成,厚度为5

50μm。
[0022]本技术使用时,撕开底层6,将第二粘胶层5和电子产品屏幕贴合,即可快速完成贴膜,操作简单方便,无气泡残留。
[0023]对本技术的产品防蓝光效果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列表1如下。
[0024]表1
[0025][0026][0027]从表1和图3可见,本技术可以精准过滤对手机屏幕产生的对人眼视网膜危害大的415nm

460nm的蓝光,有效防止电子产品的430

460nm短波蓝光对人眼的伤害,产品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防污层、聚氨酯弹性体层、第一粘胶层、纳米防蓝光层、第二粘胶层和底层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其中,纳米防蓝光层由纳米光栅层和光栅加强层构成,纳米光栅层设置在光栅加强层的上面,纳米光栅层上设有纳米光栅微结构;防污层设置在聚氨酯弹性体层的上方,聚氨酯弹性体层设置在第一粘胶层的上方,第一粘胶层设置在纳米防蓝光层的纳米光栅层和纳米光栅微结构上方,纳米防蓝光层的光栅加强层设置在第二粘胶层的上方,底层设置在第二粘胶层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层的透光度>92%,厚度为100

50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胶层由光学级的丙烯酸胶构成,厚度为5

5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曲面屏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成林国发杨细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为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