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及多面微生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094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及多面微生态装置,所述功能架至少包括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一侧的侧部支架,且至少在一侧的侧部支架上设有侧部功能模块,该侧部支架为实心结构或带有侧部腔体的中空结构;多面微生态装置包括功能架,在侧部功能模块的一侧处设有用以容纳微生态景观的缸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功能架可以有效实现对功能件的分区规整摆放、多个功能件之间的集成整合和规整摆放,结构简洁、整体性强、操作便利、空间利用率高,且无需将全部功能部件埋入微型景观内,提高了安装、更换、维修以及缸体内造景、养护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同时配合缸体设置时可以有效避免功能部件外露的问题,提高了整个微生态装置的观赏性。态装置的观赏性。态装置的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及多面微生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态景观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及多面微生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态装置是一种模拟自然景象的微型景观装置,其一般包括水、假山、河床、植被等,观赏性高,趣味性强,为了保证对微型景观的养护和观赏,目前市场上的装置会在缸体内配置一些诸如水泵、雾化器等功能件,但由于功能件摆放随意、多个功能件之间分布零散、整体性差,同时这些功能件是与微型景观同时置于缸体内且常常被埋入微型景观内,造成了在安装、更换、维修、造景、养护等多方面的不便,且为了保障功能件的正常运行,有些功能件至少会在缸体的一个观赏面上外露出来,大大影响了美观,降低了观赏性。
[0003]基于此,本技术设想一种功能架,可以将一个功能件放置或者多个功能件至少集成放置在一个功能模块里;同时设想了一种应用该功能架的多面可视的微生态装置。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及多面微生态装置,其中功能架可以有效实现对功能件的分区规整摆放、多个功能件之间的集成整合和规整摆放,结构简洁、整体性强、操作便利、空间利用率高,且无需将功能件埋入微型景观内,提高了安装、更换、维修以及缸体内造景、养护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养护体验大大提高,同时配合缸体设置时可以有效避免功能件外露的问题,隐藏性好,可以实现双面甚至多面的可视景观,提高了整个微生态装置的整洁性、美观性、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及多面微生态装置,其中功能架可以有效实现对功能件的分区规整摆放、多个功能件之间的集成和整合,结构简洁、整体性强、操作便利、空间利用率高,且无需将功能件埋入微型景观内,提高了安装、更换、维修以及缸体内造景、养护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养护体验大大提高,同时配合缸体设置时可以有效避免功能件外露的问题,隐藏性好,可以实现双面甚至多面的可视景观,提高了整个微生态装置的整洁性、美观性、观赏性。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至少包括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一侧的侧部支架,且至少在一侧的侧部支架上设有侧部功能模块,该侧部支架为实心结构或者为带有侧部腔体的中空结构。
[0008]本技术将侧部功能模块设置在位于侧部的侧部支架处,其中侧部功能模块至少包括一个功能件,无论侧部支架为实心结构还是中空结构,都能有效实现至少一个功能件的分区规整摆放、多个功能件之间的集成整合和规整摆放,结构简洁、整体性强、操作便利、空间利用率高,提高了安装、更换、维修以及缸体内造景、养护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同时配合缸体设置时可以有效避免功能件外露的问题,观赏性高。
[0009]作为优选,该侧部支架为设有侧部腔体的中空结构,所述侧部功能模块置于该侧部腔体内或/和贴靠侧部腔体外部设置。
[0010]关于“或/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部功能模块包括一个功能件或两个及以上功能件,当侧部功能模块包括一个功能件时,该功能件或者置于该侧部腔体内或者贴靠侧部腔体外部设置;当侧部功能模块包括两个及以上功能件时,这些功能件或者全部置于该侧部腔体内或全部贴靠侧部腔体外部设置,这些功能件也可以一部分置于该侧部腔体内和一部分贴靠侧部腔体外部设置。另外“侧部功能模块置于该侧部腔体内”可以理解为“侧部功能模块整体或/和部分地置于该侧部腔体内”,其中“整体”可以是多个功能件之间作为一个整体的整体性、也可以是单个功能件作为一个整体的整体性、或者两种情况结合,其中“部分”可以是多个功能件之间作为一个整体分出来的部分性、也可以是单个功能件作为一个整体分出来的部分性、或者两种情况结合,其中贴靠侧部腔体外部可以是与侧部腔体外部相固定或者单纯的相倚靠。
[0011]作为优选,所述侧部功能模块包括水过滤件、水循环件、雾化件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0012]根据造景设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功能件及其组合,设计空间大,灵活性大。其中水过滤件包括滤石、过滤海绵等任意一种或两者组合,水循环件包括水泵等,雾化件包括雾化器等。
[0013]作为优选,对应地,所述侧部腔体包括水过滤件容纳腔、水循环件容纳腔、雾化件容纳腔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对应地,所述水过滤件容纳腔、水循环件容纳腔、雾化件容纳腔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之间开有水流通道。
[0014]需要说明的是,当侧部功能模块包括前述水过滤件时,侧部腔体包括水过滤件容纳腔,水过滤件容纳腔上开有水流通道;当侧部功能模块包括前述水循环件时,侧部腔体包括水循环件容纳腔,水循环件容纳腔上开有水流通道;当侧部功能模块包括前述雾化件时,侧部腔体包括雾化件容纳腔,雾化件容纳腔上开有水流通道;当侧部功能模块同时包括水过滤件、水循环件、雾化件中的其中任意两者或三者时,侧部腔体同时包括水过滤件容纳腔、水循环件容纳腔、雾化件容纳腔中的其中任意两者或三者,在两者之间或三者之间均包括水流通道且连通;实现了功能件与容纳腔一一对应;所述水流通道与外界连通,在与缸体配合使用时,可以使缸体内的水通过水流通道在对应容纳腔内流通,便于对应功能件对水进行处理。
[0015]作为优选,所述雾化件包括雾化壳体,雾化壳体包括第一雾化壳体、第二雾化壳体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组合。
[0016]通过采用不同的雾化壳体,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出雾方向,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雾气分布,进而保证了全面养护和观赏性。
[0017]作为优选,其中所述的第一雾化壳体由下至上包括开有第一进水口的第一进水腔体、开有第一出雾口的第一储雾腔体,第一进水腔体内置第一雾化器,第一出雾口开设在第一储雾腔体顶壁且连接有可调送雾管,在第一储雾腔体侧壁上开有用以安装一送雾风扇的风扇安装口,在侧部腔体上开有与风扇安装口相对应的第一连通窗口;其中所述的第二雾化壳体由下至上包括开有第二进水口的第二进水腔体、开有第二出雾口的第二储雾腔体,所述第二进水腔体内置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二出雾口开设在第二储雾腔体侧壁。
[0018]当所述雾化壳体为第一雾化壳体时,可实现雾气在上下方向上的分布,且通过可调送雾管可以将雾气送至特定的地方,比如将可调送雾管的出雾口置于景观上方且开口朝向下方景观设置,即实现了从上至下的送雾路径,可调送雾管具体可以为可弯曲的软管,灵活性强、应用场景广;当所述雾化壳体为第二雾化壳体时,可实现雾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雾气可以直接从其侧壁处的第二出雾口自然地流出,结构简洁巧妙;当雾化壳体为第一雾化壳体、第二雾化壳体组合时,可同时实现雾气在上下方向上、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实现雾气的多向输出和分布,第一雾化壳体、第二雾化壳体之间不连通,两者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是拼接设置,可以实现养护全面、观赏性佳、高效简洁、整体性强等诸多好处。
[0019]作为优选,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的上部支架、下部支架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组合;当包括上部支架时,所述上部支架上设有上部功能模块、用以容纳上部功能模块的上部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一侧的侧部支架,且至少在一侧的侧部支架上设有侧部功能模块,该侧部支架为实心结构或者为带有侧部腔体的中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其特征在于:该侧部支架为设有侧部腔体的中空结构,所述侧部功能模块置于该侧部腔体内或/和贴靠侧部腔体外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功能模块包括水过滤件、水循环件、雾化件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其特征在于:对应地,所述侧部腔体包括水过滤件容纳腔、水循环件容纳腔、雾化件容纳腔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对应地,所述水过滤件容纳腔、水循环件容纳腔、雾化件容纳腔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之间开有水流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包括雾化壳体,雾化壳体包括第一雾化壳体、第二雾化壳体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装置用功能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雾化壳体由下至上包括开有第一进水口的第一进水腔体、开有第一出雾口的第一储雾腔体,第一进水腔体内置第一雾化器,第一出雾口开设在第一储雾腔体顶壁且连接有可调送雾管,在第一储雾腔体侧壁上开有用以安装一送雾风扇的风扇安装口,在侧部腔体上开有与风扇安装口相对应的第一连通窗口;其中所述的第二雾化壳体由下至上包括开有第二进水口的第二进水腔体、开有第二出雾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竹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植有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