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窦窦口扩张球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44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窦窦口扩张球囊组件,包括:导丝管,两端为开口设置,且导丝管内设有与开口连通的第一空间;鼻窦球囊,设于导丝管的外壁,内设有第二空间;当第二空间增大时,鼻窦球囊膨胀;其中,所述导丝管的外壁与所述鼻窦球囊的内壁部分粘接;鼻窦球囊表面附有载药生物材料网状支架或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球囊扩张组件一体化设计,在手术的过程中可实现清洗功能,同时将载药生物材料网状支架或涂层粘附到鼻窦窦口周围黏膜,缓慢降解并释放药物到黏膜内起到抗炎症、促修复等作用。促修复等作用。促修复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窦窦口扩张球囊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鼻窦窦口扩张球囊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儿童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日渐增多。大约6%

13%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展为慢性鼻炎、鼻窦炎,这种疾病通常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并存。由于该病患者年龄的特殊性,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与成人慢性鼻窦炎治疗原则不尽相同,因而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案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议。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可以无创解决孩子们的痛苦;同样针对成人的不伴鼻息肉的慢性上颌窦炎、额窦炎、蝶窦炎、上颌窦口狭窄及真菌性鼻窦炎等的治疗也具有良好优势。但儿童鼻腔生理及解剖学特点不同于成人鼻腔,容易出现术后窦口黏膜水肿、窦口狭窄及闭锁,导致疾病复发。严重的儿童CRS和内镜下鼻窦手术后鼻窦炎复发的原因主要有鼻黏膜息肉样变、变应性鼻炎、鼻腔及鼻窦窦口粘连、瘢痕形成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强而多向的抗炎活性,是治疗鼻窦炎的主要药物,包括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以及变应性鼻炎,但鼻用激素治疗时仅有少部分的鼻喷激素可以弥散至中鼻道。钟建文等及倪祎华等观察发现鼻窦球囊扩张联合全降解药物支架治疗儿童CRS,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并发症少,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均优于单纯球囊扩张者。全降解药物支架留存期间可缓慢释放激素并直接作用于鼻窦口周边的黏膜,降低鼻窦黏膜的高反应性及血管通透性,起到抗炎作用、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作用,对鼻窦口周围黏膜息肉样变、黏膜的过敏性炎症有治疗作用。
>[0003]进行鼻窦球囊扩张术的时候,需要对更换器械对鼻窦进行清洗,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鼻窦窦口扩张球囊组件,包括:导丝管,两端为开口设置,且所述导丝管内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第一空间;鼻窦球囊,设于所述导丝管的外壁,内设有第二空间;当所述第二空间增大时,所述鼻窦球囊膨胀;其中,所述导丝管的外壁与所述鼻窦球囊的内壁部分粘接,使得鼻窦球囊的两端均与外界贯通。
[0005]在本实施例中,导丝管与鼻窦球囊的内壁并非完全黏连,鼻窦球囊注水膨胀时鼻窦球囊内侧与导丝管可形成空间,冲洗液体从导丝管注入,进而分为两部分,分别鼻窦球囊的两端流出,使得窦腔内各部位均能得到清洗。更进一步地,球囊扩张后内径扩大形成的管道可作为排水通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于鼻窦球囊结构的改进,使得窦口扩张和清洗的步骤得以同时完成,使得器械结构更加简单,操作也更加方便;进一步降低手术的程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0006]进一步地,球囊组件还包括:导丝,设于第一空间,导丝伸出鼻窦球囊的端部;引导管,设有用于伸入鼻窦窦口的第一端,鼻窦球囊和导丝管设于引导管内部,且球囊靠近所述第一端;冲水装置,连接导丝管。
[0007]在本实施例中,导丝沿引导管进入鼻窦后取出引导管,将导丝尾端插入球囊导丝管,将球囊顺着导丝进入鼻窦窦口位置后取出导丝,球囊注水扩张压迫扩张鼻窦自然开口。
[0008]进一步地,第一端和引导管的管身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大小为0
°‑
110
°

[0009]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管的第一端为弯曲设置,以不同的角度匹配鼻窦中不同的位置,使得球囊组件更加有针对性,进而减少患者手术的痛苦。
[0010]进一步地,夹角的大小为0
°‑
30
°
;和/或夹角的大小为68
°‑
72
°
;和/或夹角的大小为90
°‑
110
°

[0011]在本实施例中,夹角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部位进行适配,优选的,对于蝶窦来说,其角度在0
°‑
30
°
为宜;对于额窦来说,其角度在68
°‑
72
°
为宜,更优选为70
°
;对于上颌窦而言,其角度在90
°‑
110
°
为宜,更优选为90
°
或110
°

[0012]进一步地,导丝为表面附着亲水涂层的光纤导丝。
[0013]在本实施例中,对导丝的选用做出进一步的优选,可以减少导丝向前推进的阻力,从而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步骤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
[0014]进一步地,导丝的表面设置刻度标记。
[0015]在本实施例中,导丝是鼻窦球囊成形术中第一个进入鼻窦内的器械,往往是导丝进入鼻窦后触及鼻窦内壁再弯曲,这种操作会导致鼻窦内微循环的局部破坏,鼻窦内循环局部破坏会造成鼻窦手术完成后持续炎症,不利于手术的愈合及手术效果,因而在导丝的表面设置刻度标记,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标记判断导丝进入鼻窦的长度,在合适的位置进行下一步操作,从而避免导丝触碰到鼻窦内部,进一步保护了内部环境的稳定,减少术后的风险。
[0016]进一步地,鼻窦球囊的外表面包裹载药可降解医用生物材料薄膜的网状支架或涂层。
[0017]鼻窦的窦口在术后可能因为粘膜炎症、破损之后导致黏连,从而再一次变得狭窄。针对这一情况,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窦窦口扩张球囊组件,在鼻窦球囊表面附着与黏膜有强亲和力的支架或涂层,在鼻窦球囊扩张鼻窦窦口时,支架或涂层与窦口黏膜粘附,在撤出鼻窦球囊时遗留在窦口黏膜表面。支架或涂层载有药物,在其降解的同时,皮质激素、透明质酸钠及纳米银颗粒等药物直接释放到黏膜内起到抗炎抗黏连及促进黏膜愈合等作用,防止窦口再狭窄,减少临床症状复发。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填充装置,连接鼻窦球囊;填充装置将填充介质填充至第二空间。
[0019]在本实施例中,填充介质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液体,第二空间被填充后逐渐膨胀,从而实现窦口的扩张。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填充装置为气缸、手动气泵、压力泵或者其他,此处不做限定,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为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部分实施例提供的球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图1中C

C

的剖面图。
[0024]图5为本技术部分实施例提供的鼻窦球囊。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

球囊组件;10

引导管;20

鼻窦球囊;21

内壁;22

外壁;30

导丝管;40

导丝;50

支架或涂层;70

冲水装置;80

填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窦窦口扩张球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管,两端为开口设置,且所述导丝管内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第一空间;鼻窦球囊,设于所述导丝管的外壁,内设有第二空间;当所述第二空间增大时,所述鼻窦球囊膨胀;其中,所述导丝管的外壁与所述鼻窦球囊的内壁部分粘接,使得所述鼻窦球囊的两端均与外界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丝,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导丝伸出所述鼻窦球囊的端部;引导管,设有用于伸入鼻窦窦口的第一端,所述鼻窦球囊和所述导丝管设于所述引导管内部,且所述球囊靠近所述第一端;冲水装置,连接所述导丝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导丝管的管身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为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旸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