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及电动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39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43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容纳腔的壳体、设置在容纳腔中的多个电池电芯、电池管理系统和蓄热均温层。电池管理系统位于多个电池电芯的一侧。蓄热均温层为灌封胶或者相变材料。蓄热均温层连接在电池管理系统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蓄热均温层至少局部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背离所述多个电池电芯的表面。通过电性绝缘的灌封胶/相变材料灌封在电池管理系统上并作为导热介质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传导到壳体上散热,可大幅降低电池管理系的器件温升。本申请还提供应用该电池模块的电动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及电动交通工具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和应用该电池模块的电动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蓄电池产品,锂电池由于比能量高、体积小、无维护、环境友好而受到各行业的青睐,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锂电池作为二次可充电电池,现已应用于换电电池领域。现有的换电锂电池产品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多个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其中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电芯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当前对换电锂电池产品的散热主要针对电芯的散热,由于电池管理系统发热相对较小通常对电池管理系统未做特别散热措施。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集中在换电电池内部无散热路径可将热量排出外部,会使器件温升高及烘烤电芯导致电芯温度升高。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功能的演进,电池管理系统增加了高低压转换(DCDC)功能(例如将电池组高电压转换为恒定12V或者14V、24V低电压),使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热耗显著增加,大倍率充放电场景功率器件会升温过高无法正常使用,如此也给换电锂电池产品安全性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0004]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
[0005]多个电池电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0006]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位于所述多个电池电芯的一侧;
[0007]蓄热均温层,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蓄热均温层为灌封胶或者相变材料,所述蓄热均温层连接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蓄热均温层至少局部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背离所述多个电池电芯的表面。
[0008]通过电性绝缘的灌封胶/相变材料灌封在电池管理系统上并作为导热介质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传导到壳体上散热,可大幅降低电池管理系的器件温升;灌封胶/相变材料起到蓄热作用延缓器件温升延长电池模块的大倍率放电时间;同时可有效降低电池管理系统对电芯的热烘烤,延长大倍率放电时间。
[000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元器件,所述蓄热均温层至少覆盖所述多个电子元器件中的部分电子元器件。
[0010]所述蓄热均温层的灌封区域可以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整个印刷电路板背离电池电芯的区域,也可是仅针对印刷电路板上主要发热的电子元器件区域。
[001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热均温层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背离所述多个电池电芯的整个表面。
[0012]通过灌封胶/相变材料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可提高电池管理系统对外来冲击、
震动的抵抗力;提高内部元件、线路间绝缘,有利于器件小型化、轻量化;避免元件、线路直接暴露,改善电池管理系统的防水、防潮性能。
[0013]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热均温层直接接触连接所述壳体。
[0014]所述蓄热均温层的灌封胶/相变材料可直接接触壳体,以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通过所述壳体传递出去。
[0015]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热均温层通过导热介质连接所述壳体。
[0016]所述蓄热均温层的灌封胶/相变材料也可不直接接触壳体而通过导热介质,以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通过所述壳体传递出去。
[001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为金属材质。
[0018]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
[001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齿。
[0020]所述外壳上设置散热齿,可有效增大外壳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
[002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块为换电锂电池。
[0022]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包括主体部,所述电动交通工具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模块。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和二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00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7]电池模块100、200、300容纳腔11壳体10底板12侧板14盖板16电池电芯20电池管理系统30蓄热均温层40印刷电路板31电子元器件33散热齿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0029]现有的换电锂电产品主要组成包括结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电芯及电池管理系统,然而,电池管理系统增加高低压转换功能,使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热耗显著增加。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能有效散发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
[0030]实施例一
[0031]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电池模块100,包括内部设置有容纳腔11的壳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中的多个电池电芯20和电池管理系统30。图1和图2中仅以矩形块状示意出多个电池电芯20的形状,实际每一个电池电芯20大致呈柱状(例如圆柱状),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整齐且密集堆叠成多层,每一个层为成排排列的多个电池电芯20或矩阵排布的多个电池电芯20。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堆叠成一个矩形块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位于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的堆叠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以串并联的方式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电连接,以对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所述电池模块100还包括蓄热均温层40,所述蓄热均温层4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中,所述蓄热均温层40连接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所述蓄热均温层40至少局部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背离所述多个电池电芯20的表面。所述蓄热均温层40为电性绝缘的。顾名思义,所述蓄热均温层40具有吸收热量并蓄热和均衡温度的作用。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均温层40为灌封胶。本实施例中,所述灌封胶的导热系数大于0.5W/(m
·
K)。例如,所述灌封胶可为环氧树脂灌封胶、有机硅树脂灌封胶、或者聚氨酯灌封胶。
[0033]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包括印刷电路板31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31上的多个电子元器件33,所述蓄热均温层40至少覆盖所述多个电子元器件33中的部分电子元器件33。
[0034]通过灌封胶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灌封胶可保护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从而提高电池管理系统30对外来冲击、震动的抵抗力;提高内部元件、线路间绝缘,有利于器件小型化、轻量化;避免元件、线路直接暴露,改善电池管理系统30的防水、防潮性能。此外,通过电性绝缘的灌封胶灌封在电池管理系统30上并作为导热介质将电池管理系统30的热量传导到壳体10上散热,可大幅降低电池管理系统30的器件升温;灌封胶起到蓄热作用延缓器件升温进而延长电池模块100的大倍率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多个电池电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位于所述多个电池电芯的一侧;蓄热均温层,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蓄热均温层为灌封胶或者相变材料,所述蓄热均温层连接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蓄热均温层至少局部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背离所述多个电池电芯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元器件,所述蓄热均温层至少覆盖所述多个电子元器件中的部分电子元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均温层灌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背离所述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辉韦隆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