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腔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管、排气管,且进气管与排气管相对设置一面分别与NOx分析模块相连通,NOx分析模块安装于测量腔内部,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电路与NOx分析模块连接,温差发电模块安装在测量腔内部,并且温差发电模块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NOx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将分析模块设置于烟道内,从而根本上避免了测量数值的滞后性,提高测量及时性,利用烟道内负压的环境自然形成空气的流动,使得NOx分析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通过温差发电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和NOx分析模块供电,减少了敷设动力电缆和通讯电缆的工作量、安装成本以及运行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NOx测量装置
,尤其涉及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高效氮氧化物(NOx)控制技术,在燃煤发电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力行业全行业实施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背景下,要求进一步提高SCR脱硝效率;为了获得理想的氮氧化物(NOx)效率,同时确保NH3逃逸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需要对脱硝烟气中的污染物
‑
NOx进行精准、快速的在线监测,并基于监测对喷氨进行优化控制;在脱硝烟气测量中,NOx的测量主要采用红外吸收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激光通过烟气后的吸收光谱,从而定量获得烟气的NOx组分;基于该方法的测量设备中含有光学和电子元件,而光学和电子元件一般要求工作环境温度不超过80℃,否则会导致光学和电子元件的失效;脱硝烟气的温度为350℃左右,因此目前的常规技术方式是将测量核心部件安装在烟道外,高温烟气抽出后送入测量核心部件;在烟气从烟道经过抽取气路送至分析仪的过程中,烟道中的NOx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导致分析仪测量得到的数值存在时间上的滞后,从而对脱硝系统的精准运行带来困难。
[0003]为此,现提出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避免了在测量过程出现的滞后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腔、进气管、排气管NOx分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温差发电模块,所述测量腔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管、排气管,且进气管与排气管相对设置一面分别与NOx分析模块相连通,NOx分析模块安装于测量腔内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电路与NOx分析模块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安装在测量腔内部,且温差发电模块紧贴于量腔内壁,并且温差发电模块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NOx分析模块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气管、排气管与测量腔相连一端呈喇叭形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端正对烟气的来流方向。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下端背对烟气的流动方向。
[0009]优选的,所述测量腔一端为圆柱形,测量腔一端和大气直接连通,且测量腔另一端为喇叭形收口,并且测量腔另一端和烟道直接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由若干个单元组成,且若干个单元的温差发电模块在测量腔以环形排列的方式均匀安装于测量腔内壁上。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在通过对将分析模块设置于烟道内,
从而根本上避免了测量数值的滞后性,提高测量及时性,利用烟道内负压的环境自然形成空气的流动,使得NOx分析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利用烟道的高温条件,通过温差发电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和NOx分析模块供电,减少了敷设动力电缆和通讯的工作量,减少装置的安装成本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测量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测量腔;2、进气管;3、排气管;4、NOx分析模块;5、无线通讯模块;6、温差发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请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测量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测量腔1、进气管2、排气管3、NOx分析模块4、无线通讯模块5以及温差发电模块6。
[001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测量腔1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管2、排气管3,且进气管2与排气管3相对设置一面分别与NOx分析模块4相连通,NOx分析模块4安装于测量腔1内部,测量腔1安装于脱硝烟道内,无线通讯模块5通过电路与NOx分析模块4连接,温差发电模块6安装在测量腔1内部,且温差发电模块6紧贴于量腔内壁,并且温差发电模块6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5、NOx分析模块4电性连接,进气管2、排气管3与测量腔1相连一端呈喇叭形结构,进气管2上端正对烟气的来流方向,排气管3下端背对烟气的流动方向,无线通讯模块5的作用是将NOx分析模块4测得的数值和工作状态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给远程服务器(DCS系统),不需要另外敷设通讯电缆,减少了安装成本,提高装置可靠性,温差发电模块6安装在测量腔1内部,且温差发电模块6紧靠测量腔1内壁,并且温差发电模块6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5、NOx分析模块4电连接,测量腔1一端为圆柱形,且测量腔1一端和大气直接连通,测量腔1一端另一端为喇叭形收口,并测量腔1另一端和烟道直接连通,烟道内高温烟气顺着进气管2一端进入NOx分析模块4,在NOx分析模块4完成分析测量后,从排气管3流向烟道,测量烟气的整个流动过程依靠烟气本身的流动惯性,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输入,提高可靠性,由于烟道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负压),外界空气会通过测量腔1一侧流入,依次对无线通讯模块5和NOx分析模块4进行冷却,最后从测量腔1另一侧进入烟道内。正是由于持续稳定的空气流动,保证了测量腔1虽然处在烟道内,但无线通讯模块5和NOx分析模块4依然具有适宜的环境温度,喇叭形的收口起到减少流动阻力,提高流速,提高流动均匀性,从而确保空气冷却效果。
[0020]参考图1与图2所示,温差发电模块6由若干个单元组成,且若干个单元的温差发电模块6在测量腔1以环形排列的方式,均匀安装于测量腔1内壁上,温差发电模块6通过测量腔1避免的高温、测量腔1内部的常温之间的温差,进行发电,并给无线通讯模块5和NOx分析
模块4进行电力供给,不需要另外敷设供电电缆,减少了安装成本。
[0021]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如下条件下,烟道内压力为
‑
2500Pa(相对压力),温度350℃,烟气流速为10m/s,外界空气温度40℃,经过模拟计算:进气管2和排气管3的烟气流速为8m/s;空气在测量腔1中的流速达13.5m/s,满足NOx分析测量需要;当NOx分析模块4的表面温度不超过50℃,工作环境即为稳定;温差发电模块6可利用的实际温差为300℃,采用10块单元进行发电,发电功率约为10*5=50W,满足系统所需的电能需求。
[0022]整个装置的安装成本低,测量无滞后。为脱硝喷氨系统的精准控制提供可靠、及时的测量数据。
[0023]本技术中涉及的NOx分析模块4采用西门子ULTRAMAT23(U23)氮氧化物分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5、温差发电模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腔(1)、进气管(2)、排气管(3)NOx分析模块(4)、无线通讯模块(5)以及温差发电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腔(1)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管(2)、排气管(3),且进气管(2)与排气管(3)相对设置一面分别与NOx分析模块(4)相连通,NOx分析模块(4)安装于测量腔(1)内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5)通过电路与NOx分析模块(4)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模块(6)安装在测量腔(1)内部,且温差发电模块(6)紧贴于量腔内壁,并且温差发电模块(6)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5)、NOx分析模块(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烟气NOx快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敏,张小根,吴可泽,朱新平,崔庆伟,卢得勇,包文东,寿奎原,李明明,冯珑,李海强,邢天彪,何明骏,刘宇博,邹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