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919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属于锂电池分类技术领域;其包括:传输组件以及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的电池型号检测组件、电荷检测组件和多组执行组件;传输组件包括传送带以及用于承载电池的容纳仓体,多个容纳仓体沿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等距设置且与传送带固定连接;电池型号检测组件包括用于识别电池型号的扫描仪,扫描仪通过支架与传送带的机架连接;电荷检测组件包括两可伸缩的触头,两触头对称设置于传送带的两侧,两触头能够伸入容纳仓体的内部,以供将电池接入电路,触头通过导线与数字多用表连接;执行组件包括推进单元,推进单元设置于传送带的一侧,推进单元与计算机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锂电池进行细分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锂电池进行细分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锂电池进行细分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分类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纯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充电蓄电池)作为储能方式、用电动机为动力来驱动车轮行驶的。有些电动汽车企业采用多节小电池串并联配合的方式取代了大体积的整块电池,如此设置,电池组可以平铺于电动汽车的底盘上,使得汽车的重心更低。同时汽车的比重也更均匀,行驶更为稳定。
[0003]但是,当此类电动汽车的电池退役后,会产生大量的类似于干电池的小个锂电池,在对电池进行拆解回收的过程中,无法对不同型号,不同电荷状态的电池使用同样的拆解、回收动作。电池的剩余电量过多可能会引发拆解时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小型锂电池难以智能分类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包括:传输组件以及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的电池型号检测组件、电荷检测组件和多组执行组件;
[0006]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送带以及用于承载电池的容纳仓体,多个所述容纳仓体沿所述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等距设置且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能够带动所述容纳仓体间歇移动;
[0007]所述电池型号检测组件包括用于识别电池型号的扫描仪,所述扫描仪通过支架与所述传送带的机架连接,所述扫描仪能够扫描靠近支架的容纳仓体;
[0008]所述电荷检测组件包括两可伸缩的触头,两所述触头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两所述触头能够伸入所述容纳仓体的内部,以供将电池接入电路,所述触头通过导线与数字多用表连接;
[0009]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推进单元与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推进单元能够推出位于所述容纳仓体中的电池。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仓体的底部中间与所述传送带铰接,所述容纳仓体的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端贯穿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容纳腔的内径大于电池的外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扫描仪的摄像头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设置,所述扫描仪与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扫描仪能够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电池的型号。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荷检测组件还包括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触头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触头相对电池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触头包括抵接板,固定套以及弹性件,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与所述抵
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插装于所述固定套中,所述弹性件围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的端面和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为塑料固定套,所述抵接板为铜板或者铝板,所述抵接板与数字多用表电性连接,数字多用表与计算机电性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单元包括喷气头以及输送轨道,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喷气头与一侧的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工位上,所述输送轨道与另一侧的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轨道相对喷气头设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单元包括推动件、曲柄滑块机构以及输送轨道,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与电机转动连接,电机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连接,所述推动件能够推动电池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输送轨道相对推动件设置且与机架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上设有用于推倒电池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在传送带上设置容纳仓体,电池被平放在容纳仓体中,多个容纳仓体沿传送带等距设置且与传送带连接,传送带可以带动容纳仓体沿着传送方向间歇移动。传送带在停歇时,在传送带的两侧相对容纳仓体的位置形成工位,在工位上安装的设备可以对容纳仓体中的电池进行处理。从而,方便其他的组件对电池的测试和处置。
[002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传送带上设有扫描仪,扫描仪横跨传送带设置,扫描仪通过支架与传送带的机架固定连接。容纳仓体通过扫描仪时,扫描仪可以对电池进行扫描,获取电池的像素值,通过与已知尺寸的标准参照物在照片中的像素值大小来比较和计算,得到电池对应的型号。
[002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在传送带的两侧设有电荷检测组件,电荷检测组件包括两可伸缩的触头,两触头对称设置于传送带的两侧,当容纳仓体停歇在两触头之间时,触头能够相对容纳仓体的内部移动并抵接在电池的两侧,将电池接入电路,两触头通过导线与数字多用表连接。数字多用表可以测量电池的电压,电阻值,以此为依据来评估电池的电荷状态。
[0023](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在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推进单元,推进单元设置于传送带的一侧,推进单元与计算机电性连接,计算机能够根据测量数据控制推进单元推出位于容纳仓体中的电池,使得相同型号和相同电荷状况的电池被归为一类。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容纳仓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整体与另一种执行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传输组件100、传送带110、挡板111、容纳仓体120、容纳腔121、进料斗130、限位杆131、电池型号检测组件200、扫描仪210、电荷检测组件 300、触头310、抵接板311、固定套312、弹性件313、直线驱动件320、执行组件400、推进单元410、喷气头411、推动件412、曲柄滑块机构413、输送轨道4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包括:传输组件100以及沿传输方向布置的电池型号检测组件200、电荷检测组件300和多组执行组件400。传输组件100包括传送带110以及用于承载电池的容纳仓体 120,电池被平放在容纳仓体120中,
[0033]多个容纳仓体120沿传送带110等距设置且与传送带110连接,传送带110 可以带动容纳仓体120沿着传送方向间歇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组件以及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的电池型号检测组件、电荷检测组件和多组执行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送带以及用于承载电池的容纳仓体,多个所述容纳仓体沿所述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等距设置且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能够带动所述容纳仓体间歇移动;所述电池型号检测组件包括用于识别电池型号的扫描仪,所述扫描仪通过支架与所述传送带的机架连接,所述扫描仪能够扫描靠近支架的容纳仓体;所述电荷检测组件包括两可伸缩的触头,两所述触头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两所述触头能够伸入所述容纳仓体的内部,以供将电池接入电路,所述触头通过导线与数字多用表连接;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推进单元与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推进单元能够推出位于所述容纳仓体中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体的底部中间与所述传送带铰接,所述容纳仓体的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端贯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容纳腔的内径大于电池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的摄像头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设置,所述扫描仪与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扫描仪能够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电池的型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智能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检测组件还包括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锦华姜铖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