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37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竹制花架,包括:底座,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中部设有安装座;第一连接柱,一端设置于安装座上;托架,设置于第一连接柱另一端,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上设有若干花盆放置孔;花盆,可拆卸地设置于花盆放置孔内;第二连接柱,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柱并抵于托架的第二容纳腔表面;水桶,设置于第二连接柱另一端;喷雾装置,设置于第二连接柱,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水桶,另一端设有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的喷雾口朝向第二容纳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第二连接柱上的喷雾装置来实现对花盆的喷水,实现自动浇灌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花架


[0001]本技术涉及花架
,具体涉及一种竹制花架。

技术介绍

[0002]花架是一种用于放置花盆的架子类结构,现有的花架一般是一个台面和位于台面下方的支柱结构。但是,现有的花架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浇水,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制花架,通过设置于第二连接柱上的喷雾装置来实现对花盆的喷水,实现自动浇灌的功能。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制花架,包括:底座,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中部设有安装座;第一连接柱,一端设置于安装座上;托架,设置于第一连接柱另一端,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上设有若干花盆放置孔;花盆,可拆卸地设置于花盆放置孔内;第二连接柱,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柱并抵于托架的第二容纳腔表面;水桶,设置于第二连接柱另一端;喷雾装置,设置于第二连接柱,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水桶,另一端设有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的喷雾口朝向第二容纳腔设置。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蓄水盆。
[0006]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盆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蓄水盆和第二蓄水盆,所述拼合后的第一蓄水盆和第二蓄水盆中部具有让位孔,安装座位于让位孔内。
[0007]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壁面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柱一端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的支撑端和设置于支撑端表面且限位于第一限位孔内的限位凸起。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柱另一端设有台阶结构,所述托架中部为第二安装孔,所述托架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于台阶结构上,第二连接柱上设有与台阶结构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台阶结构嵌入凹槽内且第二连接柱端部抵于托架上对托架进行限位。
[0009]作为优选,所述托架的直径小于底座的直径。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托架上设有若干沥水孔,所述沥水孔朝向第一容纳腔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喷雾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柱上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表面设有连接水桶的水管,下表面设有喷雾机构,水管连接喷雾机构。
[001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环形灯带。
[0013]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性连接喷雾机构、环形灯带的处理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制花架,通过设置于第二连接柱上的喷雾装置来实现对花盆的喷水,实现自动浇灌的功能,并且所述喷雾机构的喷雾口朝向第二容纳腔设置,便于浇灌。
[0016]2、所述喷雾机构可以将水以雾状的形式喷洒出去,既实现了对花盆内的植物的浇
水,同时,还可以对室内进行加湿。
[0017]3、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蓄水盆,可以收集喷雾机构喷出的部分水,防止水堆积于第二容纳腔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竹制花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竹制花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竹制花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竹制花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水桶与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底座与第一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底座1、第一容纳腔11、安装座12、第一安装孔13、第一限位孔14、第一连接柱2、第一连接部21、支撑端211、限位凸起212、托架3、第二容纳腔31、花盆放置孔32、第二安装孔33、沥水孔34、花盆4、第二连接柱5、凹槽51、水桶6、喷雾装置7、水管71、喷雾机构72、连接盘73、蓄水盆8、第一蓄水盆81、第二蓄水盆82、让位孔83、环形灯带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6所示,一种竹制花架,包括:
[0028]底座1,设有第一容纳腔11,第一容纳腔11中部设有安装座12;本实施例中,底座1为圆盘型结构,表面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11,中部凸起行车鞥安装座12;
[0029]第一连接柱2,一端设置于安装座12上;此处连接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清理;
[0030]托架3,设置于第一连接柱2另一端,设有第二容纳腔31,所述第二容纳腔 31上设有若干花盆放置孔32;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3为圆盘型结构,其花盆放置孔32内可放置有花盆4;
[0031]花盆4,可拆卸地设置于花盆放置孔32内;
[0032]第二连接柱5,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柱2并抵于托架3的第二容纳腔31表面;
[0033]水桶6,设置于第二连接柱5另一端,内部承装有水;
[0034]喷雾装置7,设置于第二连接柱5,一端通过水管71连接水桶6,另一端设有喷雾机构72,所述喷雾机构72的喷雾口朝向第二容纳腔31设置。
[0035]本技术通过设置于第二连接柱5上的喷雾装置7来实现对花盆4的喷水,实现自动浇灌的功能,并且所述喷雾机构72的喷雾口朝向第二容纳腔31设置,便于浇灌。同时,所述喷雾机构72可以将水以雾状的形式喷洒出去,既实现了对花盆内的植物的浇水,同时,还可以对室内进行加湿
[0036]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设有蓄水盆8,可以收集喷雾机构72喷出的部分水,防止水堆积于第二容纳腔31内。
[0037]所述蓄水盆8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蓄水盆81和第二蓄水盆82,所述拼合后的第一蓄水盆81和第二蓄水盆82中部具有让位孔83,安装座12位于让位孔83内。
[0038]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所述第一安装孔13壁面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孔14,所述第一连接柱2一端为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21包括位于第一安装孔13内的支撑端211和设置于支撑端211表面且限位于第一限位孔14内的限位凸起212。
[0039]所述第一连接柱2另一端设有台阶结构,所述托架3中部为第二安装孔33,所述托架3通过第二安装孔33安装于台阶结构上,第二连接柱5上设有与台阶结构相匹配的凹槽51,所述台阶结构嵌入凹槽51内且第二连接柱5端部抵于托架3 上对托架3进行限位。
[0040]所述托架3的直径小于底座1的直径。
[0041]所述托架3上设有若干沥水孔34,所述沥水孔34朝向第一容纳腔11设置,可以防止喷雾装置喷出的水通过沥水孔34滴至外界,因为在使用时,花架一般放置于客厅等位置,故设计托架的直径小于底座的直径。
[0042]所述喷雾装置7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柱5上的连接盘73,所述连接盘73上表面设有连接水桶6的水管71,下表面设有喷雾机构72,水管71连接喷雾机构72。
[0043]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环形灯带9,所述环形灯带9可以发光,便于使用者观察植物。
[0044]还包括电性连接喷雾机构72、环形灯带9的处理器,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有第一容纳腔(11),第一容纳腔(11)中部设有安装座(12);第一连接柱(2),一端设置于安装座(12)上;托架(3),设置于第一连接柱(2)另一端,设有第二容纳腔(31),所述第二容纳腔(31)上设有若干花盆放置孔(32);花盆(4),可拆卸地设置于花盆放置孔(32)内;第二连接柱(5),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柱(2)并抵于托架(3)的第二容纳腔(31)表面;水桶(6),设置于第二连接柱(5)另一端;喷雾装置(7),设置于第二连接柱(5),一端通过水管(71)连接水桶(6),另一端设有喷雾机构(72),所述喷雾机构(72)的喷雾口朝向第二容纳腔(3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设有蓄水盆(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制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盆(8)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蓄水盆(81)和第二蓄水盆(82),所述拼合后的第一蓄水盆(81)和第二蓄水盆(82)中部具有让位孔(83),安装座(12)位于让位孔(8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所述第一安装孔(13)壁面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孔(14),所述第一连接柱(2)一端为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晶晶吕衡张健杨阳阳田立斌汪贤挺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东荣竹木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