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将外胎面附接到轮毂的轮胎的改进轮辐(100),所述轮辐的轮辐元件(144)包括加强件(150),接合体(114),所述接合体包括将所述轮辐元件连接到外柔顺带上的弹性体,其中接合体包括孔,以减少轮辐的重量和滞后作用。以减少轮辐的重量和滞后作用。以减少轮辐的重量和滞后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进的弹性接合体的非充气轮胎轮辐
[0001]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涉及一种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结构,并且具体地涉及对这种支撑结构的弹性接合体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轮辐结构已经用于支撑非充气轮胎,并且由弹性体和第二材料构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比所述弹性体相对高的弯曲硬度,所述复合弹簧具有由所述第二材料构成的第一铰链侧和第二铰链侧,及接合体,所述接合体由所述弹性体构成,其中构成所述第一铰链侧和第二铰链侧的所述第二材料是不连续的,或通过连接所述第一铰链侧和所述第二铰链侧的所述接合体以其它方式彼此分离。
[0003]图2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现有技术轮辐100'的截面图。轮辐100'的鼻部部分或另外称为“接合体”130由实心弹性材料构成并用于连接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在本文中它们分别包括径向外支撑元件或“支腿”144和径向内支撑元件或“支腿”142。鼻部部分在径向内支腿142和径向外支腿144之间的周向方向(“C”)上朝向径向内支腿142和径向外支腿144之间的中点变得更厚。参考此实施例中示出的单个轮辐,圆周方向大体上正交于径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两者。
[0004]当轮辐被压缩时——这通过将径向外弹性接合体114朝向径向内弹性接合体112移动在该特定轮辐中会发生,鼻部接合体130的弹性部分压缩并且并且张力朝着支腿142、144的端部146、148、156、158发展。包括弹性接合体112、114、130的弹性材料变形并且由于例如材料的滞后特性而损失一些能量。
[0005]随着轮辐进入和离开轮胎的足迹,外柔顺带和径向外轮辐部件减速和加速。部件的质量越大,意味着发生这些加速度需要更大的力和能量。轮辐,尤其是弹性接合体,代表轮胎质量的很大一部分。当轮辐进入和离开足迹时,弹性接合体的质量会导致动力损失。
[0006]具有改进的效率和重量减轻的改进的轮辐结构将是有用的。这对于改进的轮辐结构将特别有用,该轮辐结构将提高效率并减轻重量,而不会显著损失坚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方面及优点将部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或可从描述显而易见,或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习得。
[0008]本文描述的是用于非充气轮胎的轮辐,该轮辐具有延伸穿过轮辐的弹性接合体的孔。轮辐将径向外柔顺带的径向内表面连接到轮毂的径向外表面,轮胎限定了围绕其中心的旋转轴线和与旋转轴线相切的中间平面。轮辐包括具有径向内端、径向外端、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径向外支撑元件。轮辐还包括将径向外支撑元件的径向外端连接到径向外柔顺带的径向外弹性接合体,所述径向外弹性接合体定位在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侧上,所述径向外弹性接合体具有在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与径向外支撑元件的第一侧相同的侧上的第一表面和在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与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的第二侧相同的侧上的第
二表面,所述弹性径向外接合体具有沿圆周方向测量的厚度,该厚度测量为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圆周距离。径向外支撑元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细长加强件,该加强件的抗弯刚度大于构成径向外接合体的弹性体,所述加强件具有长度和垂直于该长度测量的厚度。径向外弹性接合体还包括孔,其定位在距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第一表面不大于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最小厚度的三分之二的距离处。
[0009]参考以下描述及所附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及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并入在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所述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附图说明
[0010]参考附图,在说明书中阐述了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本专利技术的完整且可行的公开内容,包括其最佳模式,其中:
[0011]图1提供了在标称载荷条件下形成所描绘的轮胎的一部分的多个轮辐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横向侧视图。
[0012]图2提供了用于非充气轮胎的现有技术轮辐的透视图。
[0013]图3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透视图,显示了具有孔的弹性接合体。
[0014]图4示出了具有沿径向内弹性接合体和径向外弹性接合体以及鼻部弹性接合体的周向远侧表面的加强件的替代实施例的横向截面图。
[0015]图5显示了替代实施例的横向截面图,其具有沿着鼻部弹性接合体的周向远侧表面的加强件和填充有低密度材料的孔。
[0016]图6显示了在图4的实施例的压缩期间弹性接合体中的应力集中的有限元模型。
[0017]图7显示了在图4的实施例的拉张期间弹性接合体中的应力集中的有限元模型。
[0018]图8显示了在鼻部弹性接合体、径向内弹性接合体和径向外弹性接合体中具有三角形孔的替代实施例的横向截面图。
[0019]图9显示了在径向外弹性接合体和径向内弹性接合体中具有半圆形孔的替代实施例的侧向截面图。
[0020]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对用于弹性支撑载荷的机械结构的改进。出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或方法,其一个或多个实例说明于附图中或用附图说明。提供每个实例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实际上,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专利技术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举例来说,说明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的特征或步骤可与另一个实施例或步骤一起使用,以产生又另一实施例或方法。因此,希望本专利技术涵盖这类修改和变化,所述修改和变化处于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0022]以下术语针对本公开如下定义:
[0023]图中的“轴向方向”或字母“A”是指平行于例如剪切带、轮胎和/或车轮在其沿着道路表面行进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0024]在图中的“径向方向”或字母“R”是指与轴向方向正交并且在与从轴向方向正交延伸的任何半径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向。
[0025]“赤道平面”意指垂直于旋转轴线且平分外柔顺带和/或轮胎结构的平面。
[0026]在图中的“圆周方向”或字母“C”是指与轴向方向正交并且与径向方向正交的方向。
[0027]图中的“旋转方向”或字母“D”是指轮胎为了美观和/或性能而设计的主要旋转的方向。可以并且预期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0028]“径向平面”意指垂直于赤道平面而通过且穿过轮胎的旋转轴线的平面。
[0029]“横向方向”或字母“L”表示正交于赤道平面的方向。
[0030]如本文所用的“弹性材料”或“弹性体”是指表现出类似于橡胶的弹性的聚合物,如包括橡胶的材料。
[0031]如本文所用的“弹性的”是指包括弹性材料或弹性体的材料,例如包括橡胶的材料。
[0032]如本文所用的“内角(Interior angle或Internal angle)”意指形成于两个表面之间大于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度。在本文使用所述术语时,锐角、直角和钝角都将被视为“内角”。
[0033]如本文所用的“外角(Exterior 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非充气轮胎的轮辐,所述轮辐将径向外柔顺带的径向内表面连接到轮毂的径向外表面,所述轮胎限定了围绕其中心的旋转轴线和与旋转轴线相切的中间平面,所述轮辐包括:具有径向内端、径向外端、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径向外支撑元件;将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的径向外端连接到所述径向外柔顺带的径向外弹性接合体,所述径向外弹性接合体定位在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侧上,所述径向外弹性接合体具有在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与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的第一侧相同的侧上的第一表面和在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与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的第二侧相同的侧上的第二表面,所述弹性径向外接合体具有沿圆周方向在离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径向外表面特定径向距离处测量的厚度,所述厚度测量为在离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径向外表面特定径向距离处在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圆周距离;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细长加强件,该加强件的抗弯刚度大于构成所述径向外接合体的弹性体,所述加强件具有长度和垂直于所述长度测量的厚度;所述径向外弹性接合体还包括孔,其定位在距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第一表面不大于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最小厚度的三分之二的距离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进一步包括:径向内支撑元件,其具有径向内端、径向外端、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与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形成内角,所述内角位于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第一侧和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第一侧上,中间弹性接合体,其连接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径向外端和所述径向外支撑元件的径向内端,所述中间弹性接合体定位在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第一侧和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第一侧上,所述中间弹性接合体具有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的第一侧上的第一表面以及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的第二侧上的第二表面,所述中间弹性接合体具有测量为所述中间弹性接合体的第一表面和所述中间弹性接合体的第二表面之间的圆周距离的厚度,其在距径向外弹性接合体的径向外表面特定径向距离处测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辐,进一步包括:径向内弹性接合体,其将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径向内端连接到所述径向轮毂并定位在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径向内弹性接合体具有在径向内弹性接合体的与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第一侧相同的侧上的第一表面和在径向内弹性接合体的与所述径向内支撑元件的第二侧相同的侧上的第二表面,所述径向内弹性接合体具有沿圆周方向在离径向内弹性接合体的径向内表面特定径向距离处测量的厚度,所述厚度测量为在离径向内弹性接合体的径向内表面特定径向距离处测量的在径向内弹性接合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圆周距离;所述径向内弹性接合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