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21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包括表带主体,表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表主体,智能表主体顶部外壁设置有防护膜,智能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板,壳体的顶部外壁内嵌有显示屏,显示屏与主控板通过导线呈电性连接,主控板包括蜂鸣器、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括蜂鸣器和通讯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壳体的底部内壁内嵌有心率监测模块。本设计利用心率监测模块对老人的心率进行监测,使得老人在出现心率失常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通讯模块给老人的家属进行发生状况信息,进而使得老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救助,因此实现了智能手表远程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的效果。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的效果。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智能手表
,尤其是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0002]运动型智能手表,是将手表内置智能化系统、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而实现多功能,能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并且还能在运动时进行计步,使得人们运动的步数方便进行统计。
[0003]现有技术的运动型智能手表无法对老人的心率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导致独居老人突发心率失常时无法第一时间活动救助,且现有技术的智能手表佩戴时不方便进行松紧调节,使得智能手表佩戴时容易发生脱落。因此亟需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设计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包括表带主体,所述表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表主体,所述智能表主体顶部外壁设置有防护膜,所述智能表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内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主控板通过导线呈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包括蜂鸣器、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括蜂鸣器和通讯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内嵌有心率监测模块,所述心率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
[0007]所述表带主体顶部外壁开有安装槽,所述智能表主体位于安装槽内部。
[0008]所述表带主体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左带,所述表带主体的另一侧一体成型有右带。
[0009]所述左带和右带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靠近转轴的顶部外壁一体成型有挤压凸板。
[0010]所述右带与金属壳铆接,所述左带位于右带和转动板之间。
[0011]所述左带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槽,所述防滑槽与挤压凸板相适配。
[0012]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一体成型有凸条,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开有凹槽,所述凸条与凹槽相适配。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设计利用心率监测模块对老人的心率进行监测,使得老人在出现心率失常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通讯模块给老人的家属进行发生状况信息,进而使得老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救助,因此实现了智能手表远程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的效果。
[0015](2)本设计利用转动板上的挤压凸板对左带进行挤压,使得加压凸板能够与左带上的防滑槽进行配合,进而使得手表在佩戴时方便进行松紧调节和防止手表发生脱落的效果。
[0016](3)本设计利用智能表主体安装在表带主体的安装槽的内部,再通过凹槽和凸条的配合,使得智能表主体得到固定,进而使得智能表主体在安装时和拆卸时更加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设计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设计中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设计中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设计中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设计中的控制原理图。
[0022]图中:1表带主体、2智能表主体、3左带、4右带、5连接机构、6安装槽、7凸条、 8防护膜、9转轴、10转动板、11挤压凸板、12防滑槽、13金属壳、14壳体、15凹槽、16显示屏、17主控板、18心率监测模块、19蜂鸣器、20通讯模块、21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参见图1至图5,包括表带主体1,表带主体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表带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表主体2,智能表主体2为现有技术的智能表的电子装置部分,智能表主体2顶部外壁设置有防护膜8,利用防护膜8防止智能表主体2划伤,智能表主体2包括壳体14,壳体14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板17,主控板17为现有技术智能表的电路主板,壳体14的顶部外壁内嵌有显示屏16,显示屏16与主控板 17通过导线呈电性连接,显示屏16用智能表的显示,主控板17包括蜂鸣器19、通讯模块20和控制模块21,通讯模块20的型号为YED

M600,括蜂鸣器19和通讯模块20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21呈电性连接,壳体14的底部内壁内嵌有心率监测模块18,心率监测模块18的型号为HL8038,心率监测模块18与控制模块21呈电性连接,利用心率监测模块18对老人的心率进行监测,使得在心率过高时经过控制模块21控制通讯模块20进行老人的家属的移动设备发送信息。
[0025]进一步的,本设计中,表带主体1顶部外壁开有安装槽6,智能表主体2位于安装槽6 内部,使得智能表主体2便于进行组装。
[0026]进一步的,本设计中,表带主体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左带3,表带主体1的另一侧一体成型有右带4,利用左带3和右带4实现智能表的佩戴。
[0027]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左带3和右带4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包括金属壳13,金属壳13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0,转动板10靠近转轴9的顶部外壁一体成型有挤压凸板11,利用转动板10转动时挤压凸板 11对左带3进行挤压,使得左带3和右带4之间进行固定。
[0028]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右带4与金属壳13铆接,左带3位于右带4和转动板10之间,右带4与金属壳13进行铆接固定。
[0029]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左带3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槽12,防滑槽12与挤压凸板11相适配,利用防滑槽12使得左带3和右带4之间不容易发生脱离。
[0030]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安装槽6的两侧内壁一体成型有凸条7,壳体14的两侧外壁开有凹槽15,凸条7与凹槽15相适配,利用凸条7与凹槽15相适配使得智能表主体2不容易与表带主体1发生脱离。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当需要将智能表主体2与表带主体1进行安装时,将智能表主体2放入表带主体1的安装槽6内部,使得凸条7与壳体14外壁的凹槽15进行配合,进而使得智能表主体2不会轻易的与表带主体1发生脱离,当需要将手表与老人进行佩戴时,将左带3和右带4对手腕进行包围,使得左带3插接在金属壳 13内部,并使得左带3位于右带4和转动板10之间,对左带3的一端进行拉动,使得左带3和右带4对手腕包围的松紧度达到合适的程度,对转动板10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板 10与金属壳13进行重叠,进而使得转动板10顶部的挤压凸板11与左带3的防滑槽12 进行配合,使得左带3和右带4不会发生脱离或松动,通过心率监测模块18对老人的心率进行监测,使得在心率过高时经过控制模块21控制通讯模块20进行老人的家属的移动设备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运动型智能手表,包括表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智能表主体(2),所述智能表主体(2)顶部外壁设置有防护膜(8),所述智能表主体(2)包括壳体(14),所述壳体(14)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板(17),所述壳体(14)的顶部外壁内嵌有显示屏(16),所述显示屏(16)与主控板(17)通过导线呈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17)包括蜂鸣器(19)、通讯模块(20)和控制模块(21),所述括蜂鸣器(19)和通讯模块(20)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21)呈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4)的底部内壁内嵌有心率监测模块(18),所述心率监测模块(18)与控制模块(21)呈电性连接;所述表带主体(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左带(3),所述表带主体(1)的另一侧一体成型有右带(4);所述左带(3)和右带(4)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金属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其迁蔡露曾昭能何开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创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