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188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包括再生纤维基层、亲肤吸湿层、透气抗菌层、排湿层、耐磨抗皱层和防紫外线涂层;再生纤维基层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耐磨抗皱层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的上表面,耐磨抗皱层由棉纶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防紫外线涂层涂覆于耐磨抗皱层的上表面;排湿层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的下表面,排湿层为聚四氟乙烯膜;透气抗菌层贴合于排湿层的下表面,透气抗菌层的内部设有透气微孔,透气抗菌层由海藻纤维和纳米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亲肤吸湿层贴合于透气抗菌层的下表面,亲肤吸汗层由吸湿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抗菌和防紫外线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和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针织布面料的要求不仅限于美观度,对其功能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针织布面料能具有更好的吸湿排汗、抗菌以及防紫外线等功能,而现有技术的针织布面料功能性比较单一,还不能满足高要求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其结构合理,且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抗菌和防紫外线性能,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包括再生纤维基层、亲肤吸湿层、透气抗菌层、排湿层、耐磨抗皱层和防紫外线涂层;
[0005]所述再生纤维基层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线和纬纱线均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06]所述耐磨抗皱层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的上表面,该耐磨抗皱层由棉纶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07]所述防紫外线涂层涂覆于耐磨抗皱层的上表面;
[0008]所述排湿层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的下表面,该排湿层为聚四氟乙烯膜;
[0009]所述透气抗菌层贴合于排湿层的下表面,该透气抗菌层的内部设有透气微孔,且该透气抗菌层由海藻纤维和纳米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10]所述亲肤吸湿层贴合于透气抗菌层的下表面,该亲肤吸汗层由吸湿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亚麻纤维、蚕丝蛋白纤维、天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的,所述吸湿纤维为羊毛纤维。
[0013]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
[0014]优选的,所述经纱线的密度为35

45根/cm,所述纬纱线的密度为45

55根/cm。
[0015]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其结构合理,且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抗菌和防紫外线性能,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16]本技术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采用了再生纤维基层、亲肤吸湿层、透气抗菌层、排湿层、耐磨抗皱层和防紫外线涂层的多层结构。其中,再生纤维基层具有良好的手感,
并且再生纤维基层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防紫外线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可在光线照射下发挥杀菌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耐磨抗皱层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同时提高了面料的抗破坏能力,使面料更加耐用;亲肤吸湿层可快速吸收人体汗液;透气抗菌层具有高强的杀菌效果,能够有效的去除面料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并且能够将汗液导出;排湿层可将汗液疏导散失,使得使用者感觉舒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包括再生纤维基层10、亲肤吸湿层20、透气抗菌层30、排湿层40、耐磨抗皱层50和防紫外线涂层60;
[0021]所述再生纤维基层10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线和纬纱线均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22]所述耐磨抗皱层50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10的上表面,该耐磨抗皱层50由棉纶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23]所述防紫外线涂层60涂覆于耐磨抗皱层50的上表面;
[0024]所述排湿层40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10的下表面,该排湿层40为聚四氟乙烯膜;
[0025]所述透气抗菌层30贴合于排湿层40的下表面,该透气抗菌层30的内部设有透气微孔31,且该透气抗菌层30由海藻纤维和纳米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26]所述亲肤吸湿层20贴合于透气抗菌层30的下表面,该亲肤吸汗层20由吸湿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0027]上述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亚麻纤维、蚕丝蛋白纤维、天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上述吸湿纤维为羊毛纤维。
[0029]上述防紫外线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
[0030]上述经纱线的密度为35

45根/cm,上述纬纱线的密度为45

55根/cm。
[0031]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其结构合理,且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抗菌和防紫外线性能,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32]本技术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采用了再生纤维基层10、亲肤吸湿层20、透气抗菌层30、排湿层40、耐磨抗皱层50和防紫外线涂层60的多层结构。其中,再生纤维基层10具有良好的手感,并且再生纤维基层10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防紫外线涂层60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可在光线照射下发挥杀菌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耐磨抗皱层50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同时提高了面料的抗破坏能力,使面料更加耐用;亲肤吸湿层20可快速吸收人体汗液;透气抗菌层30具有高强的杀菌效果,能够有效的去除面料上的细
菌、真菌和霉菌,并且能够将汗液导出;排湿层40可将汗液疏导散失,使得使用者感觉舒适。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纤维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纤维基层、亲肤吸湿层、透气抗菌层、排湿层、耐磨抗皱层和防紫外线涂层;所述再生纤维基层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线和纬纱线均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耐磨抗皱层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的上表面,该耐磨抗皱层由棉纶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防紫外线涂层涂覆于耐磨抗皱层的上表面;所述排湿层贴合于再生纤维基层的下表面,该排湿层为聚四氟乙烯膜;所述透气抗菌层贴合于排湿层的下表面,该透气抗菌层的内部设有透气微孔,且该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铂逸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