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741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供液管路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恒压油泵,供液管路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升压油泵,供液管路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远离升压油泵的侧面设有流量传感器,且流量传感器的底端与供液管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各个机构与设备通过微机单元进行控制,能够提供一个完全自主装填色谱柱的设备方案,只要通过选择相对应装填的色谱柱程序,设备将自动完成装柱的整个过程,直到蜂鸣器响,取下装填完成的色谱柱,省时省力,单人能够同时操作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色谱分析是现在化学和医药领域用于药品分析和药品制备的重要的手段,色谱柱是色谱分析的核心配件,而色谱柱是将色谱填料装填在以不锈钢或者其他材料的做成的柱管中获得的,色谱柱的装填直接影响色谱柱的分析的能力和分离效果,一致可靠的色谱装填技术是保证色谱柱质量可靠,技术成熟的保证。
[0003]色谱柱的装填分为干法和湿法装填,而湿法装填则是使用增压系统对均匀在一定悬浮液体的填料进行高压力挤压,排空液体后,使固体的填料均匀的形成柱床,先通过恒定顶替液的压力保持柱床稳定,不再移动,然后再通过恒定流量的流动相冲洗柱床,并且维持一段时间后将顶替液冲洗干净,完成整个色谱柱的装柱生产,现在阶段将整个过程都是人工操作,而且分为两个独立的过程,即挤压顶替过程和柱床冲洗过程分别在两个系统中完成。增压系统的压力调节,也是由人工完成,产品质量离散性大,至今未见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产生装柱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包括供液机构,还包括:
[0006]供液管路:安装于所述供液机构的侧面,并与所述供液机构固定连接;
[0007]匀浆供液机构:安装于所述供液管路远离供液机构的一侧,并与所述供液管路固定连接;
[0008]匀浆装柱机构:安装于所述匀浆供液机构的底端,并与所述匀浆供液机构固定连接;
[0009]废液回收机构:安装于所述匀浆装柱机构的底端,并与所述匀浆装柱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供液管路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恒压油泵,所述供液管路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升压油泵,所述供液管路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远离升压油泵的侧面设有流量传感器,且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底端与供液管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第一供液罐,所述第一供液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所述第一供液罐的侧面设有第二供液罐,且所述第二供液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所述第二供液罐远离第一供液罐的侧面设有第三供液罐,所述第三供液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所述第三供液罐远离第二供液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供液罐,所述第四供液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四个所述供液分路远离第一供液罐的侧面固定
连接有供液切换器,所述供液切换器远离供液分路的侧面与供液管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供液罐、第二供液罐、第三供液罐、第四供液罐均与微机控制单元进行连接,从而使其能够根据所需要的液体,通过电脑控制进行供液,操作过程更加快速且方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匀浆供液机构包括匀浆筒,所述匀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匀浆筒的内部,所述匀浆筒靠近供液管路的侧面开设有通过孔,所述匀浆筒的通过孔与供液管路固定连接,所述匀浆筒远离转动电机侧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底端与匀浆装柱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位于匀浆筒底端的中心位置,且所述下料管与匀浆筒内部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相接触,从而使得通过螺旋叶片搅均的物质掉落的更加彻底,且能够防止原料堆积在匀浆筒内无法落下。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废液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回收盖,所述回收盖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箱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回收箱的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刻度块,所述刻度块顶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回收箱外部靠近浮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刻度表,所述浮板靠近浮板的侧面开设有避位槽,所述回收箱的避位槽内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从而能够通过回收箱的钢化玻璃读出回收箱内液体的溶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匀浆筒靠近转动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所述转动电机位于电机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机外壳为铁质材料,且所述电机外壳的外侧涂有防水漆。
[0014]进一步的,所述供液分路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供液分路均与供液切换器连接,且供液切换器控制供液管路每次与一个供液分路进行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侧面与浮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高度与回收箱的高度相同,从而保证限位环在限位杆的侧面移动时不会出现脱离的情况。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1.本技术通过将各个机构与设备通过微机单元进行控制,能够提供一个完全自主装填色谱柱的设备方案,只要通过选择相对应装填的色谱柱程序,设备将自动完成装柱的整个过程,直到蜂鸣器响,取下装填完成的色谱柱,省时省力,单人能够同时操作3

4台设备装填色谱柱,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没有人为的因素影响,质量稳定可靠。
[0018]2.本技术通过设有恒压油泵、升压油泵、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操作人员也不再需要特别培训,对人员要求大大降低。装填完成的色谱柱能够直接实用,不用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的平衡换液,生产过程一次完成。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供液机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升压检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匀浆供液机构爆炸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废液回收机构爆炸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为:1、供液机构;101、第一供液罐;102、第二供液罐;103、第三供液罐;104、第四供液罐;105、供液分路;106、供液切换器;2、供液管路;3、匀浆供液机构;301、匀浆筒;302、转动电机;303、转动轴;304、螺旋叶片;305、下料管;306、电机外壳;4、匀浆装柱机构;5、废液回收机构;501、回收箱;502、回收盖;503、回收管;504、限位块;505、刻度块;506、浮板;507、刻度表;508、限位环;509、限位杆;6、恒压油泵;7、升压油泵;8、压力传感器;9、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包括供液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液管路(2):安装于所述供液机构(1)的侧面,并与所述供液机构(1)固定连接;匀浆供液机构(3):安装于所述供液管路(2)远离供液机构(1)的一侧,并与所述供液管路(2)固定连接;匀浆装柱机构(4):安装于所述匀浆供液机构(3)的底端,并与所述匀浆供液机构(3)固定连接;废液回收机构(5):安装于所述匀浆装柱机构(4)的底端,并与所述匀浆装柱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供液管路(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恒压油泵(6),所述供液管路(2)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升压油泵(7),所述供液管路(2)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压力传感器(8)远离升压油泵(7)的侧面设有流量传感器(9),且所述流量传感器(9)的底端与供液管路(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1)包括第一供液罐(101),所述第一供液罐(1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105),所述第一供液罐(101)的侧面设有第二供液罐(102),且所述第二供液罐(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105),所述第二供液罐(102)远离第一供液罐(101)的侧面设有第三供液罐(103),所述第三供液罐(1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105),所述第三供液罐(103)远离第二供液罐(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供液罐(104),所述第四供液罐(1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液分路(105),四个所述供液分路(105)远离第一供液罐(1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供液切换器(106),所述供液切换器(106)远离供液分路(105)的侧面与供液管路(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色谱装柱用的恒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浆供液机构(3)包括匀浆筒(301),所述匀浆筒(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302),所述转动电机(302)的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聪杨潇汪立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纯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