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中,本公开提供的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包括电连接的输出控制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具体地,输出控制模块用于向负载输出与其预设工作电压相匹配的第一电压,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检测该第一电压的波动,并根据第一电压的波动输出第一控制电压至输出控制模块,以控制输出控制模块调节第一电压。采用本公开能够克服输入至负载的电压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波动而使负载无法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的问题。无法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的问题。无法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通信领域中,通信模组或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对供电电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若是供电电压不稳定,则可能造成通信模组或MCU工作异常。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DC/DC(Direct
‑
Current/Direct
‑
Current,直流转换为直流)电源或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为通信模组或MCU供电。但是,LDO和DC/DC电源成本偏高,且两者的过流能力有限。虽然还可以采用在电路中串联分压电阻的方式进行分压供电,但是,在大电流的情况下,分压电阻消耗的功耗较高,使电路整体功耗增加,并且,分压电阻也容易被大电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能够克服输入至负载的电压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波动而使负载无法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的问题。
[0005]本公开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与负载电连接。
[0007]所述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包括电连接的输出控制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输出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负载输出与所述负载预设工作电压相匹配的第一电压;所述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压的波动,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的波动输出第一控制电压至所述输出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调节所述第一电压。
[0008]可选地,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包括:输入控制单元和第一反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控制单元与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并输出参考电压至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其中,所述参考电压与所述负载的预设工作电压相匹配;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和所述输出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压相对于所述参考电压的波动,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的波动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电压。
[0009]可选地,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电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电压、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以接收所述电源电压、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以使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在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第一控制电压的驱动下向所述负载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0010]可选地,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分压子单元、第二分压子单元、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并联,并且,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并联,并且,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和
所述第一电容器用于稳定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的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的电压为所述参考电压。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反向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电源引脚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源引脚接地。
[0012]基于上述的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当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随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的电压发生波动时,所述运算放大器检测所述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反向输入端之间的第一电压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及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系数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电压并通过所述输出端将所述第一控制电压施加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上;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根据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控制流经所述开关管的电流值,进而调节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的电压。
[0013]可选地,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端接地。
[0014]可选地,所述反馈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负载输出的调节控制指令向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出第二控制电压,以控制流经所述开关管的电流的大小。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反馈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器、半导体三极管、第二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6]基于上述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当所述负载的处理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负载的预设工作电压不匹配时,所述处理单元获取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负载的预设工作电压的第二电压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差值向所述第二反馈单元输出所述调节控制指令,所述调节控制指令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差值相应占空比的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经所述第二电容器转换成相应的模拟电压后施加在所述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极上,进而使所述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出相应的交变电流;在所述交变电流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的电压为所述第二控制电压,所述第二控制电压施加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以控制流经所述开关管的电流大小。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反馈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器。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器、开关、滤波补偿子单元。其中,所述第四电阻器与所述开关管串联,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其中,所述负载的电压接收端的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滤波补偿子单元与所述开关并联,所述滤波补偿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滤波补偿子单元包括多个电容器,并且所述多个电容器并联
[0019]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中,本公开提供的自调节恒压源供
电电路利用电阻器、电容器等分散元件,以及NMOS晶体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等搭建得到一个具备自我反馈调节能力的恒压输出电路。该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通过对电压输出端形成反馈调节控制闭环,从而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当存在外界干扰因素造成电源的输出发生波动时,采用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及时发现电压波动并根据波动情况触发自我反馈调节机制,从而保证输出至负载的电压保持稳定。此外,由于参考电压是与负载预设的工作电压相匹配的,因此,当第一电压发生波动时,第一反馈单元以参考电压为依据调节其输出的第一控制电压,可以驱动输出控制模块输出与负载预设的工作电压相匹配的第一电压。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与负载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包括电连接的输出控制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输出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负载输出与所述负载预设工作电压相匹配的第一电压;所述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压的波动,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的波动输出第一控制电压至所述输出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调节所述第一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包括:输入控制单元和第一反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控制单元与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并输出参考电压至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其中,所述参考电压与所述负载的预设工作电压相匹配;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和所述输出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压相对于所述参考电压的波动,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的波动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电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电压、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以接收所述电源电压、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以使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在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第一控制电压的驱动下向所述负载输出所述第一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分压子单元、第二分压子单元、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并联,并且,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并联,并且,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用于稳定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的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的电压为所述参考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反向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电源引脚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源引脚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调节恒压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随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的电压发生波动时,所述运算放大器检测所述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反向输入端之间的第一电压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及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系数调整所述第一控制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芯讯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