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37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钢套、异形塑料管、减振橡胶和外钢套,所述异形塑料管外缘为近似椭圆形,该异形塑料管的长轴两端的轴向开有多个沟槽,与异形塑料管的长轴端连接的减振橡胶两端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与沟槽配合连接的凸起,减振橡胶的凸起位于异形塑料管的沟槽内,凸起外围的减振橡胶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轴向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塑料异形管,塑料异形管的钢度要比减振橡胶高,而重量相当,故采用塑料异形管与减振橡胶的组合,能够减轻衬套重量的同时保证钢度,吸振、隔振效果好。隔振效果好。隔振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衬套,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

技术介绍

[0002]摆臂衬套是驾驶室悬架上的部件,作用是起连接和减震作用。现有大多数衬套均是由内钢套、外钢套和连接在内外钢套之间的圆环状橡胶构成。衬套要满足产品需求的动静刚度,还要尽可能的满足轻量化、生产工艺简单化等要求。如果产品内外嵌件材质为铁件,无法满足零件轻量化目标需求;如果产品内外嵌件材质为铝材料,产品贵、无经济性。在实践应用中,对内外嵌件的改进比较少,基本都是对橡胶件进行改进,以优化结构。目前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对衬套的改进结构较多,但是针对大型货车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改进较少,而大型货车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结构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该衬套由内钢套、异形塑料管、减振橡胶和外钢套构成,适用于大型货车上,能够减轻衬套重量的同时保证钢度,吸振、隔振效果好。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钢套、异形塑料管、减振橡胶和外钢套,所述异形塑料管外缘为近似椭圆形,该异形塑料管的长轴两端的轴向开有多个沟槽,与异形塑料管的长轴端连接的减振橡胶两端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与沟槽配合连接的凸起,减振橡胶的凸起位于异形塑料管的沟槽内,凸起外围的减振橡胶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轴向通孔。
[0005]两个轴向通孔之间的减振橡胶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条圆弧凸筋。
[0006]所述内钢套外表面滚花处理,内钢套与异形塑料管一体注塑成型。
[0007]减振橡胶上的轴向通孔的截面形状为两端大中间小的不规则形状。
[000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增加了塑料异形管,塑料异形管的钢度要比减振橡胶高,而重量相当,故采用塑料异形管与减振橡胶的组合,能够减轻衬套重量的同时保证钢度。异形塑料管和减振橡胶之间使用沟槽和凸起的配合加大接触粘接面积,提高异形塑料管与减振橡胶粘接强度。异形塑料管外缘为近似椭圆形的不规则形状,即在衬套实心方向(减振橡胶未开孔方向)扁平化,增加了减振橡胶厚度,提高吸振、隔振效果,而在衬套空心方向(减振橡胶开孔方向)往外凸起,提高在此处减振橡胶限位强度,使接触限位后有较强限位效果。
[0010]2、减振橡胶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轴向通孔,通过开孔产生空心和实心方向特点,空心方向的轴向通孔的截面形状为两端大中间小的不规则形状,保证车辆在平稳行驶时候不会接触限位,刚度低,保证吸振、隔振效果好,而在急刹车、急转弯过程中,空心方向接触限位又能迅速控制位移;减振橡胶实心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条圆弧凸筋,类似“()”对称结构设
计,保证支撑性和稳定性;减振橡胶内缘采用大圆弧倒角过度减少应力集中,凸筋结构增加强度。
[0011]3、内钢套与异形塑料管间,通过滚花处理后再进行注塑,使之成为一体,产品在装车后使用过程不会产生移位,通过此种结构即能满足产品在整车夹紧力强度方面要求,同时满足整车轻量化目标。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技术之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俯视图。
[0014]图2:图1的A

A剖视图。
[0015]图3:图1的B

B剖视图。
[0016]图4:图2的C

C剖视图。
[0017]图5:本技术之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立体图。
[0018]图中,P1表示衬套的实心方向,P2表示衬套的空心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如图1

图5所示,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钢套1、异形塑料管2、减振橡胶3和外钢套4,所述异形塑料管外缘为近似椭圆形,即长轴端为圆弧形,短轴端为直线形,该异形塑料管的长轴两端的轴向开有多个沟槽,与异形塑料管的长轴端连接的减振橡胶两端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与沟槽配合连接的凸起31,减振橡胶的凸起31位于异形塑料管的沟槽内,凸起外围的减振橡胶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轴向通孔32,该轴向通孔的截面形状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类似“凵”形的不规则形状。两个轴向通孔之间的减振橡胶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条圆弧凸筋33,两条圆弧凸筋的弯曲方向与内钢套的弯曲方向相同。
[0020]设置两条圆弧凸筋33的方向为衬套实心方向,开设两个轴向通孔32的方向为衬套空心方向,塑料异形管在衬套实心方向扁平化,增加减振橡胶厚度,提高吸振、隔振效果,而在衬套空心方向凸起,提高在此处减振橡胶限位强度,使接触限位后有较强限位效果。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钢套外表面滚花处理,内钢套与异形塑料管一体注塑成型,使内钢套与异形塑料管成为一体,产品在装车后使用过程不会产生移位。
[0022]本实施例通过上几点设计优化产品耐久性能,要求需通过一轮实车路试验证,而本实施例实际共经历两轮路试都无破坏,耐久性能显著。
[0023]本实施例在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前提下,同时满足零件轻量化和经济性需求。异形塑料管特殊结构设计,满足产品特定动静刚度,同时提高产品的轴向破坏力值。减振橡胶特殊结构设计,不同种方向产品特性不一样,固定装配角度达到更好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0024]本实施例是大型货车(柳汽H7)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总成,内钢套与异形塑料管通过外表面滚花和塑胶件注塑方式固定在一起;然后在通过橡胶硫化将整个产品硫化成摆臂衬套总成,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化。大型货车(柳汽H7)驾驶室与底盘通过稳定杆总成连
接,而本技术外钢套压装在摆臂总成上,内钢套与驾驶室通过串轴方式连接固定,摆臂衬套在其中主要起连接和减震作用。通过调试衬套动静刚度值高低,改善车辆NVH。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悬架上的摆臂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钢套(1)、异形塑料管(2)、减振橡胶(3)和外钢套(4),所述异形塑料管外缘为近似椭圆形,该异形塑料管的长轴两端的轴向开有多个沟槽,与异形塑料管的长轴端连接的减振橡胶两端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与沟槽配合连接的凸起(31),减振橡胶的凸起(31)位于异形塑料管的沟槽内,凸起外围的减振橡胶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轴向通孔(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琦虎陈守义阳志飞周贵祥陈震钦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