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635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涉及铜线放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以及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一侧外壁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与连接机构,液压缸输出端驱动连接板带动支撑壳向上移动,使线盘卡合到支撑壳内部,电机输出端驱动双向丝杆转动,驱动两个支撑板分别带动一个第一转轴相背移动,使其与线盘分离,液压缸输出端进行复位带动线盘向下移动,使其从高处移动到低处,通过三角形块辅助工作人员将线盘底端推入到支撑壳内部,压缸输出端驱动连接板带动支撑壳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线盘进行复位,通过连接机构将其与两个第一转轴进行连接,以此实现了对线盘进行更换的功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作人员进行操作。作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线放线装置
,具体是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细铜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粗制的铜线经大拉、中拉和小拉逐渐减小其直径,中拉完成后需要将铜线绕卷线盘送至小拉丝机中使用,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
[0003]根据公告号“CN214078511U”为“一种铜线拉丝机放线”,包括工作台和两个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且第一转轴穿过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固定有摩擦轮,第一支撑板背离第二支撑板的一面上设有转杆,转杆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设置,转杆上安装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摩擦轮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且摩擦轮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转动接触。能够对放线的铜线始终处于张紧的状态,提高铜线的拉丝效果,同时方便对张紧的程度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装置的使用寿命长。
[0004]上述专利中虽然实现了控制铜线放线速度的功能,但是上述专利中由于线盘的位置较高,且现有的线盘上收卷了铜线使得线盘具有一定的重力,从而不方便工作人员对线盘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方便工作人员对线盘进行更换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一侧外壁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双向丝杆,且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工作台的内部,所述工作台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且底端贯穿至所述工作台的内腔并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线盘,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位于所述线盘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液压缸、连接板、三角形块、支撑壳与转动辊,所述液压缸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顶端,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输出端,所述支撑壳焊接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三角形块焊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壳的两侧,所述转动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壳的内部;所述线盘的两侧内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第一转轴内壁的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线盘与所述第一转轴进行连接。
[0007]如此,当线盘上铜线用完后需要对齐进行更换时,先启动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驱动连接板带动支撑壳与三角形块向上移动,支撑壳移动到位于线盘的顶端,且线盘卡合到
支撑壳内部,对线盘进行支撑,随后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驱动双向丝杆进行转动,从而驱动两个支撑板分别带动一个第一转轴相背移动,使其与线盘分离,随后启动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进行复位带动线盘向下移动,使其从高处移动到低处,随后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驱动双向丝杆进行反转,从而驱动支撑板带动第一转轴进行复位,然后工作人员可以手动将线盘从支撑壳内部推出,通过多个转动辊对线盘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减小线盘与支撑壳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将线盘拆卸下来,当需要将新的线盘进行安装时,可以先通过三角形块辅助工作人员将线盘底端推入到支撑壳内部,然后启动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驱动连接板带动支撑壳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线盘进行复位,通过连接机构将其与两个第一转轴进行连接,通过以上多个零件的配合实现了对线盘进行更换的功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梯形块、弹簧与滚珠,所述梯形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线盘的内壁,且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转轴的内壁,所述滚珠转动连接在所述梯形块的顶端,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所述线盘的内壁,且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梯形块的另一端外壁。
[0009]如此,当需要将新的线盘进行安装时,当新的线盘移动到支撑壳内部后,推动线盘在支撑壳内部进行转动,通过多个转动辊减小线盘转动时与支撑壳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线盘转动将梯形块一端斜面调整到位于第一转轴的正下方,当液压缸输出端驱动连接板带动支撑壳向上移动,从而通过支撑壳带动梯形块向上移动,当梯形块一端斜面与第一转轴接触时,受到挤压弹簧收缩到线盘内壁,通过滚珠减小梯形块与第一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当线盘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线盘内部固定孔与梯形块对齐时,弹簧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推动梯形块进行复位,使梯形块复位插入到固定孔中,将第一转轴与线盘进行连接,当固定孔与梯形块发生错位时,转动第一转轴,将其调整到与梯形块对齐的位置,通过以上多个零件的配合实现了线盘与第一转轴进行连接的功能。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限位块,所述工作台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梯形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梯形限位滑槽;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设置有正反螺纹,两个所述第一梯形限位块分别贯穿至所述工作台内部并分别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正螺纹、反螺纹外壁,两个所述第一梯形限位块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双向丝杆相匹配的螺纹槽。
[0011]如此,便于双向丝杆转动驱动两个第一限位块分别带动一个支撑板沿着第一梯形限位滑槽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梯形限位块与第一梯形限位滑槽的相互配合对支撑板进行限位,避免支撑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三角形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转动辊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转动辊通过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与所述支撑壳转动连接。
[0013]如此,便于线盘卡合在支撑壳内部并位于转动辊的顶端,然后转动线盘时,通过转动辊减小线盘与支撑壳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线盘能够进行转动。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梯形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限位块,所述线盘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梯形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梯形限位滑槽;所述第一转轴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梯形块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梯形块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滚珠相
匹配的转动槽,所述滚珠镶嵌在所述转动槽内部并与所述梯形块转动连接。
[0015]如此,便于梯形块受到挤压弹簧收缩到线盘内部,梯形块进行移动时带动第二梯形限位块沿着第二梯形限位滑槽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梯形限位块与第二梯形限位滑槽的相互配合,对梯形块进行限位,避免梯形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与连接机构,液压缸输出端驱动连接板带动支撑壳向上移动,使线盘卡合到支撑壳内部,电机输出端驱动双向丝杆转动,驱动两个支撑板分别带动一个第一转轴相背移动,使其与线盘分离,液压缸输出端进行复位带动线盘向下移动,使其从高处移动到低处,通过三角形块辅助工作人员将线盘底端推入到支撑壳内部,压缸输出端驱动连接板带动支撑壳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线盘进行复位,通过连接机构将其与两个第一转轴进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双向丝杆(3),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一端安装有线盘(6),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位于所述线盘(6)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7);所述辅助机构(7)包括液压缸(701)、连接板(702)、三角形块(703)、支撑壳(704)与转动辊(705),所述液压缸(701)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所述连接板(70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702)的输出端,所述支撑壳(704)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702)的两侧,所述三角形块(70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壳(704)的两侧,所述转动辊(705)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壳(704)的内部;所述线盘(6)的两侧内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第一转轴(5)内壁的连接机构(8),用于将所述线盘(6)与所述第一转轴(5)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速度的铜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梯形块(801)、弹簧(802)与滚珠(803),所述梯形块(801)滑动连接在所述线盘(6)的内壁,所述滚珠(803)转动连接在所述梯形块(801)的顶端,所述弹簧(80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昌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宏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