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06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8
本申请公开一种换热组件,包括换热芯体和储液器,换热芯体包括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换热芯体具有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定义第一方向,板片的层叠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换热组件具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包括位于第一换热区的第一子段,第一流道包括位于第二换热区的第二子段,储液器与换热芯体固定连接,第一子段、第二子段与储液器的储液腔连通,储液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大于等于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换热组件可以包括换热芯体和储液器,换热芯体与储液器固定连接,储液器的体积通常较大,不利于换热组件与其他部件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组件,有利于换热组件与其它部件连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组件,包括换热芯体和储液器,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第一流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定义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换热区和所述第二换热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储液器与所述换热芯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子段、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所述第二子段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二子段与所述储液器的储液腔连通,定义第二方向为所述储液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大于等于70
°
且小于等于110
°
的夹角。
[000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方向为储液器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大于等于70
°
且小于等于110
°
的夹角,这样有利于减少储液器覆盖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的范围,这样便于其它部件与换热芯体的连接。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所示的换热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图1所示的换热组件的一个视角的向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图3中A

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6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7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8是本申请的换热组件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9是图3所示的换热组件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1

9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为了全面理解本技术,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到了众多具体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附图中
图示并且在此描述的具体组件、器件及特征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视为限制。
[0016]结合附图1

9,一种换热组件10,包括换热芯体20,换热芯体20包括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22,多张板片22的层叠为图4所示的H方向;各相邻板片22之间形成板间通道,换热组件10具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供一种气液两相态的流体流通,至少部分板间通道为第一流道的一部分,换热组件10包括储液器40,换热芯体20包括第一端板21,第一端板21比板片22靠近储液器40,第一端板21与储液器40固定连接,参考图4

5,换热芯体20包括第一换热区11和第二换热区12,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子段、第二字段,第一字段位于第一换热区11,第二字段位于第二换热区12,第一字段、第二字段与储液器40的储液腔连通,气液两相态的流体首先在第一换热区11换热,继而流入储液器40的储液腔,气液两相态的流体经过储液器40的过滤后流入第二换热区12进行换热,储液器40能够吸收部分流经储液器40的液相流体,从而提高位于第二换热区12的气相流体的比例,进而提高第二换热区12的换热效果。
[0017]可以理解的,第一端板21与储液器40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在第一端板21与储液器40之间设有其它零部件,其它零部件连接第一端板21和储液器40。
[0018]参考图4

5,多张板片的层叠方向为图4中所示的H方向,定义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多张板片的层叠方向垂直,这里的垂直不是绝对的垂直,可以允许10
°
以内的误差;第一换热区11和第二换热区12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为图4中所示的L方向,参考图3,定义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为储液器4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图3中所示的N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D度,夹角D大于等于70
°
且小于等于110
°
,从而减少储液器40覆盖第一换热区11和第二换热区12的范围,减少储液器40覆盖换热芯体20的范围,沿第一方向,有利于在储液器40的两侧设置其它零部件,即储液器40未覆盖换热芯体20的范围可设置其它零部件,且便于所设置的其它零部件与换热芯体20的连接,此外,储液器40在其延伸方向的尺寸不易受到其它零部件的限制,从而保证储液器40的储液量。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4

5,换热芯体20包括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22,至少部分板片22包括分隔部221,具体的,分隔部221通过冲压板片22形成,分隔部221相对板片22凸起;板片22的分隔部221和与其相邻的其中一张板片22抵接,分隔部221位于第一换热区11和第二换热区12之间,分隔部221相对分隔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第一换热区11与第二换热区12在换热芯体20不直接连通,第一换热区11经由储液器通道与第二换热区12连通。可以理解的,板片22的分隔部221还可以和与其相邻的其中一张板片22的分隔部221抵接,分隔部211可以是与板片一体成形,也可以是单独的零部件。
[0020]参考图8,换热芯体20包括第一子换热芯体201和第二子换热芯体202,第一子换热芯体201包括部分层叠设置的板片,第二子换热板片202包括另一部分层叠设置的板片,第一子换热芯体201和第二子换热芯体202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如图8所示的L方向,第一换热区11位于第一子换热芯体201,第二换热区12位于第二子换热芯体202,第一换热区11和第二换热区12不直接连通,第一子换热芯体201作为冷凝器,第二子换热芯体202作为过冷器。
[0021]参考图9,储液器40包括器体45和引流管46,至少部分引流管46位于器体45内,沿多张板片的层叠方向,器体45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换热芯体20内,引流管46与器体45固定连接,第一流道包括引流管通道47,引流管通道47形成于引流管46内,引流管通道47与第一子段连通,第二方向如图9所示的N方向,第二方向为储液器4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与至少
部分引流管46的延伸方向平行,这里的平行不是绝对的平行,可以允许10
°
以内的误差。
[0022]参考图3

5,换热芯体20包括第一端板21,储液器40与第一端板21固定连接,定义第三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三方向与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垂直,这里的垂直不是绝对的垂直,可以允许10
°
以内的误差;第三方向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组件,包括换热芯体和储液器,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第一流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定义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换热区和所述第二换热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储液器与所述换热芯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子段、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所述第二子段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二子段与所述储液器的储液腔连通,定义第二方向为所述储液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大于等于70
°
且小于等于110
°
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分隔部,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和所述第二换热区之间,所述分隔部相对分隔所述第一子段和所述第二子段;或者,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子换热芯体和第二子换热芯体,所述第一子换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子换热芯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换热区位于所述第一子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区位于所述第二子换热芯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包括器体和引流管,至少部分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器体内,沿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所述器体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芯体内,所述第二方向与至少部分所述引流管的延伸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端板,所述储液器与所述第一端板固定连接,定义第三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三方向与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垂直;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所述第一子段在所述第一端板具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的不同侧,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的不同侧,沿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所述储液器的器体与所述第一接口在所述换热芯体的投影不重叠;和/或,所述换热组件具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二子段在所述第一端板具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的不同侧,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的不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二八D九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