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601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输入系统、二氧化碳供气装置以及监测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箱,反应箱分为底层、中层和上层,底层用以容设砂碳混合物,中层用以容设海水模拟物,上层用以容设二氧化碳气体。输入系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输入装置,第一输入装置用以向反应箱的中层输入初始培养物,第二输入装置用以向反应箱的中层输入培养物的裂解物,第三输入装置用以向反应箱的底层输入细菌培养物,二氧化碳供气装置用以向反应箱的上层输入二氧化碳气体,监测装置用以时刻检测反应箱内与反应相关的指标参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海洋储碳技术可在实验室中进行机理研究。研究。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海洋储碳技术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据估计,自18世纪以来,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已占化石燃料排放量的41.3%左右和人为排放量的27.9%左右,极大抵消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积累。因此,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增加海洋储碳强度,发挥海洋负排放潜力,理应是应对“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地球上的5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藻类完成的,海藻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将无机碳溶解转化为有机碳。
[0003]海洋中绿色植物可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对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惰性转化和微生物消耗有机质诱导碳酸盐沉淀实现碳储存的研究还鲜有研究,针对海洋储碳技术的实验室实验装置更是未见报道。而对储碳装置的研究,大多是针对陆上碳吸收装置介绍的,并未出现针对海洋碳吸收装置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旨在解决还未出现海洋储碳技术可在实验室中进行机理研究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自下至上分为底层、中层和上层,所述反应箱的底层用以容设砂碳混合物,所述反应箱的中间层用以容设海水模拟物,所述反应箱的上层用以容设反应气体,所述反应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气体;
[0006]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多个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装置、第二输入装置和第三输入装置,所述第一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连通,用以输入初始培养物,所述第二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连通,用以输入培养物的裂解物,所述第三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底层连通,用以输入细菌培养物;
[0007]二氧化碳供气装置,包括二氧化碳供气瓶,所述二氧化碳供气瓶与所述反应箱的上层连通,用以输入二氧化碳气体;以及,
[0008]监测装置,用以时刻检测所述反应箱内与反应相关的指标参数。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装置用以输入微藻培养物,所述第二输入装置用以输入微藻裂解物,所述第三输入装置用以输入细菌培养物。
[0010]可选地,所述多个输入装置还包括第四输入装置,所述第四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连通,用以向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输入海水模拟物。
[0011]可选地,所述二氧化碳供气瓶的出气口设有气体流量计,用于监测气体流量。
[0012]可选地,所述输入系统还包括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
[0013]中间管路;
[0014]多个输入管路,一端对应连接所述多个输入装置设置的输出端,另一端均与所述
输入管路连接,且所述多个输入管路上或者所述多个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以及
[0015]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一端与所述中间管路连接,另一端对应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和底层连接,所述两个输出管路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
[0016]其中,所述输入管路上设置有泵体。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输出管路的一部分伸入至所述反应箱的底层内,所述第二输出管路伸入所述反应箱的底层的部分上设有渗透孔。
[0018]可选地,所述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废物收集装置和回流装置,所述废物收集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连通,所述回流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底层连通。
[0019]可选地,所述输入系统还包括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多个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底层和中检层设置;
[0020]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反应箱的底层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中间管路连通,所述回流装置中的回收物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反应箱的底层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反应箱上设有密封孔和通气孔,所述密封孔用于向所述反应箱中添加反应物,所述通气孔用于释放所述反应箱内产生的气体。
[0022]可选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箱的中层的温度;pH值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箱的中层的pH值;以及,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箱的上层内气体的浓度。
[0023]本技术提出一种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反应箱、输入系统、二氧化碳输入装置和监测装置,海洋储碳的各项反应均在反应箱中进行,监测装置开启并时刻监测反应箱内与反应有关的指标参数,反应箱包括上层、中层和底层,反应箱的底层设有砂碳混合物。二氧化碳输入装置与反应箱的上层连通,向反应箱中输入二氧化碳气体。输入系统包括多个输入装置,多个输入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入装置,第一、第二输入装置与反应箱的中层连通,第一输入装置为反应提供初始培养物,在培养物培养完成后第二输入装置输入反应物裂解物,进行反应。第三输入装置与反应箱的底层连通,为海洋储碳反应提供细菌培养物,利用模拟海洋环境培养细菌,实验海洋环境的储碳。通过本技术的实验装置,针对海洋的碳吸收进行研究,可以做到先在室内模拟的基础上研究储碳效率、实施的最优参数以及对生态影响性进行初步探讨,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推演得到海洋牧场大面积实施的技术参数。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海洋储碳实验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实验装置254第二输出管路1反应装置2541渗透孔1a反应箱26泵体11反应箱的上层26a蠕动泵12反应箱的中层3二氧化碳供气装置13反应箱的底层31二氧化碳供气瓶14密封盖32气体流量计15密封孔33供气管道16通气孔4监测装置2输入系统41温度检测装置21第一输入装置42pH检测装置22第二输入装置43气体浓度检测装置23第三输入装置5回收装置24第四输入装置51废物收集装置25连接管路52回收装置251中间管路53流出管道252输入管路6阀门253第一输出管路61三通阀门
[002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自下至上分为底层、中层和上层,所述反应箱的底层用以容设砂碳混合物,所述反应箱的中间层用以容设海水模拟物,所述反应箱的上层用以容设反应气体,所述反应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气体;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包括多个输入装置,所述多个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装置、第二输入装置和第三输入装置,所述第一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连通,用以输入初始培养物,所述第二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连通,用以输入培养物的裂解物,所述第三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底层连通,用以输入细菌培养物;二氧化碳供气装置,包括二氧化碳供气瓶,所述二氧化碳供气瓶与所述反应箱的上层连通,用以输入二氧化碳气体;以及,监测装置,用以时刻检测所述反应箱内与反应相关的指标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装置用以输入微藻培养物,所述第二输入装置用以输入微藻裂解物,所述第三输入装置用以输入细菌培养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供气瓶的出气口设有气体流量计,用于监测气体流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输入装置还包括第四输入装置,所述第四输入装置与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连通,用以向所述反应箱的中层输入海水模拟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储碳技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系统还包括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中间管路;多个输入管路,一端对应连接所述多个输入装置设置的输出端,另一端均与所述中间管路连接,且所述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誉泽鲁鋆张传伦焦念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