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面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70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面料结构,包括面料,面料包括正面层以及背面层,正面层和背面层之间设置有遮光面层,正面层与背面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且通过经纱和纬纱构成有密布的缕空孔,其中正面层的纬纱上还设置竹节提花构成了带有竹节提花防眩层背面层与竹节提花防眩层,且形成透光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窗帘面料设置为三层不同结构面料,通过面料和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在轨道转动下三层的面料之间的距离和错位变化,且采用提花工艺以纤维在透光纱线形成透光层上制作竹节提花防眩层,基于防眩层的设计通过竹节提花的设计使得光线产生一定的遮挡散射,本实用的窗帘面料在实现了防眩目功能,还能够在近处具有良好的透景以及内外的空气流通效果。外的空气流通效果。外的空气流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面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
,具体涉及一种窗帘面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百叶窗帘通过操作调节装置可以遮光、遮挡、透气、透光,百叶窗帘中用于调节撑开和闭合的主体材料是用铝合金片、竹片或木片制成的,铝合金片锋利不小心易造成操作人员受伤,竹片、木片又显笨重,携带不便。普通单层窗帘没有设置调节装置,改变室内光线一般需要安装多层窗帘来实现,如宾馆房间一般需要安装纱帘、遮光帘、布帘三层窗帘,光线经纱帘过滤可以变得柔和,遮光帘可以挡住光线,布帘用于装饰,但是不能对光线强度进行调节,且三层窗帘安装比较复杂,使用不方便。
[0003]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种名为香格里拉帘的,三层一体帘,通过单一的转动,在轨道或卷帘器,卷出帘布到极限后,继续旋转半周即可控制帘布的透光状态,反之可关闭,关闭后持续旋转可对帘布进行收纳,但是,现有技术为了追求透气效果,在正反面透光层上设置缕空孔以实现透气,这也导致了光线直射室内,具有眩目、隐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透光、透气性,遮挡效果强,其通过防眩目层的设置,使得两层网之间的摩尔纹效应减弱,近处视野清洗,远处遮挡效果强,防眩目更舒适。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窗帘面料结构,包括面料,所述面料包括正面层以及背面层,所述正面层和背面层之间设置有遮光面层,所述遮光面层两端固定于正面层和背面层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正面层与背面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且通过经纱和纬纱构成有密布的缕空孔,其中正面层的纬纱上还设置竹节提花构成了带有竹节提花防眩层,所述背面层与竹节提花防眩层之间形成透光区。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遮光面层由不透光布料制得,其两端采用缝纫或胶水分别固定于正面层与背面层相对的内侧面上。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用于固定该面料的轨道,所述正面层和背面层分别固定在轨道圆周相对的两边,所述轨道用于旋转对面料进行收卷或卷出,且所述面料在卷出过程中,正面层、背面层以及遮光面层呈贴合伸出,所述面料卷出到极限后,所述轨道继续旋转驱动正面层、背面层相对活动形成间隔,间隔尺寸与遮光面层的最大水平宽度以及轨道的直径相同,所述遮光面层受正面层、背面层的间隔限制,相对面料呈水平变化,所述面料形成由正面层、背面层提供光线穿透的透光区。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正面层、背面层上设置的经纱和纬纱相对交叉设置,其通过经纱和纬纱形成的缕空孔错位设置,用于光线直射的阻挡。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构成所述正面层和背面层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在光线下全透光纱线,所述竹节提花采用半透光棉线或纤维材料制得。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轨道设置有插片槽口,所述正面层、背面层分别连接设置于安装插片上。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插片分别固定在插片槽口内,所述插片槽口的间距等于正面层、背面层的最大间隔,等于遮光面层的宽度。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窗帘面料设置为三层不同结构面料,通过三层面料和固定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在轨道转动下三层的面料之间的距离和错位变化,包括正面层和背面层间距最大的透光模式以及正面层和背面层以及遮光面层三者贴合形成全遮光模式,且在两侧的透光层上采用提花工艺,以纤维织物在透光纱线形成透光层上制作竹节提花防眩层,通过竹节提花的设计,在外光照射穿过面料后,会基于防眩层的设计,使得光线不会直接贯穿,光线在双层面料间,尤其是防眩层上会经过削弱后再透入室内,通过竹节提花的设计使得光线产生一定的遮挡散射,且基于缕空孔的设计,对透光效果影响不大,但防止了光线直接进入刺目、眩目的问题,其次,缕空孔的设置保证了窗帘面料在近处具有良好的透景以及内外的空气流通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面料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的防眩层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2、缕空孔;21、竹节提花防眩层;28、竹节提花;3、透光区;4、遮光面层;5、背面层;6、正面层;7、轨道;72、安装插片;71、插片槽口;8、经纱;9、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借鉴了公路的防眩晕网均匀密布的特殊不规则网孔设计,通过采用现有技术的提花工艺在透光层上设置竹节提花28,以经线、纬线交错形成的透光层上复合竹节提花层以形成异形透光孔,避免光线顺畅的直射。现有技术的纺织品类别众多,提花面料为其中一大类别,提花面料又可分为家纺用料和时装面料,早在古丝绸之路,中国丝绸就以提花织造的方式名扬世界。绣花只是一种装饰,一般绣花的都是平纹加密的布料,而提花的算是比较高档些的了,能够提出图案来对棉纱的要求就高,质量次的棉纱也无法提出成型的图案,提花也是分平纹提花和斜纹提花。通过设置提花层,配合本实用面料的三层结构,使得本全透光状态的面料的纱线上带有些许的不透光棉线层,两者相结合实现防眩目效果。
[0019]实施例:如图1

3所示的一种窗帘面料,包括面料,所述面料包括正面层6以及背面层5,所述正面层6和背面层5之间设置有遮光面层4,所述遮光面层4两端固定于正面层6和背面层5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正面层6与背面层5由经纱8和纬纱9编织而成,且通过经纱8和纬纱9构成有密布的缕空孔2,其中正面层6的纬纱9上还设置竹节提花28构成了带有竹节提花防眩层21所述背面层5与竹节提花防眩层21之间形成透光区3。
[0020]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本技术面料具有三层式结构,包括正面层6、背面层5和中部的遮光面层4,且遮光面层4两端缝合在正面层6和背面层5上,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如图1所述的面料,在正面层6和背面层5之间的遮光面层4水平状态时,正面层6和背面层5间隔最大,且此时相邻的两块遮光面层4和正面层6和背面层5构成了透光区3,此时,窗帘也处于透光状态,当轨道7产生旋转后,驱动正面层6和背面层5不对等的收卷,在收卷的初始导致正面层6和背面层5相对活动,且该相对值恰好等于遮光面层4的宽度,即轨道7旋转收卷面料时,会驱动正面层6相对背面层5活动直至两者夹持遮光面层4实现三者的完全贴合变化,此时由于,相邻遮光面层4首尾相连形成整篇的遮光面层4区,使得窗帘切换为全遮光模式。
[002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提花工艺在正面层6上增设了竹节提花28形成竹节提花防眩层21以达到,在窗帘处于透光状态时,光线从外侧贯穿透光区3,不会直接贯穿而是会经过竹节提花防眩层21和背面层5的配合,产生一定的散射和阻挡,且基于经纱8纬纱9采用透明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所述面料包括正面层(6)以及背面层(5),所述正面层(6)和背面层(5)之间设置有遮光面层(4),所述遮光面层(4)两端固定于正面层(6)和背面层(5)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正面层(6)与背面层(5)由经纱(8)和纬纱(9)编织而成,且通过经纱(8)和纬纱(9)构成有密布的缕空孔(2),其中正面层(6)的纬纱(9)上还设置竹节提花(28)构成了带有竹节提花防眩层(21),所述背面层(5)与竹节提花防眩层(21)之间形成透光区(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面层(4)由不透光布料制得,其两端采用缝纫或胶水分别固定于正面层(6)与背面层(5)相对的内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该面料的轨道(7),所述正面层(6)和背面层(5)分别固定在轨道(7)圆周相对的两边,所述轨道(7)用于旋转对面料进行收卷或卷出,且所述面料在卷出过程中,正面层(6)、背面层(5)以及遮光面层(4)呈贴合伸出,所述面料卷出到极限后,所述轨道(7)继续旋转驱动正面层(6)、背面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东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尔耐时尚家居遮阳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