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56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属于泌尿外科医疗耗材技术领域,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两端分别是尿管头部(2)和尿管尾部(3),在所述尿管尾部(3)设置有三腔,在尿管头部(2)设置有两个口,分别为冲洗口(11)和出水口(12),其中所述出水口(12)位于尿管头部(2)的端部中间位置;本申请的尿管结构,在留置期间尿管不易被血块堵塞,可保持冲洗的通畅,本尿管可极大减轻患者因尿管堵塞而反复高压膀胱冲洗或频繁更换尿管带来的不适,同时此导尿管明显降低了医生工作量及患者的医疗费用,并且改进后的结构更简单,制作工艺更简单,成本降低,在临床中更易推广。在临床中更易推广。在临床中更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泌尿外科医疗耗材
,尤其涉及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

技术介绍

[0002]三腔单囊尿管是一种在泌尿外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医疗耗材,对于有泌尿系出血或泌尿系接受手术的一些患者往往需要给予三腔单囊尿管持续膀胱冲洗,从而避免血块填塞膀胱。
[0003]现有的普通三腔单囊尿管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一般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两端分别是尿管头部2和尿管尾部3,在尿管尾部3设置有三腔,分别为气囊注水腔4、出液腔6和冲洗器连接腔7,其中气囊注水腔4上设置有注水硬阀5,所述注水硬阀5可连接注射器注入无菌水,冲洗器连接腔7可连接冲洗器,其一侧设置有配套的尿管塞8,在所述管体1靠近尿管头部2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长条形侧孔9,侧孔9的长度约5mm,宽度约2mm,在侧孔9后方设置气囊10,在尿管头部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进水冲洗的冲洗口11,冲洗口11一般为圆形,直径约为1mm;
[0004]其操作方法为:按无菌操作顺利留置尿管,其中气囊10可根据情况注水10

50ml,在血尿较严重时,可打开尿管塞8,通过冲洗器连接腔7连接输液器接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从侧孔9流出,根据血尿程度调整冲洗速度,待无明显出血时,可停止冲洗,局部消毒后关闭尿管塞8。
[0005]上述的三腔单囊尿管在给患者留置期间,因血块引起三腔单囊尿管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时候血块条堵塞在尿管的侧孔9的位置,而堵在侧孔9位置的血块很难清除,很多时候即便是医生反复行手工高压膀胱冲洗也很难清除该位置的血块,最后往往只能给予更换新的尿管,而新的尿管经常也会面临上述情况。周而复始,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及医疗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是尿管头部和尿管尾部,在所述尿管尾部设置有三腔,分别为注水腔、出液腔和冲洗器连接腔,在所述管体靠近尿管头部的位置设置有气囊,在尿管头部设置有两个口,分别为相互独立的冲洗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出水口位于尿管头部的端部中间位置,冲洗口位于出水口一侧。留置尿管期间不易被血块堵塞,即便被血块堵塞,因其改进出水口位置,在手工膀胱冲洗时血块可随膀胱冲洗水流回到膀胱或通过尿管端口处新设的出水口流出,如此可使膀胱冲洗进出水的循环通畅而不易堵塞,对于回到膀胱的血块会随着通畅的冲洗崩解为更小的血块后随水流冲出。
[0008]本技术通过取消侧孔、重新设置出水口的方法,由于水流方向和所受冲击力
方向改变的原因,新的位置新设的出水口的血块堵塞情况较改进前尿管明显减少,即便被血块堵塞也便于医生清理,因其改进出水口位置,通过膀胱冲洗,血块可顺膀胱冲洗水流回到膀胱或通过尿管端口处新设的出水口流出,可使膀胱冲洗进出水的循环通畅而不易堵塞,对于回到膀胱的血块会随着通畅的冲洗崩解为更小的血块后随水流冲出,从而解决血管堵塞的问题。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外径大于冲洗口,即优选新设的出水口比原来的冲洗口直径大,保证出水速度大于进水速度,从而保证冲洗的效果和导尿管引流尿液功能。改进后的尿管较传统尿管不易被血块堵塞,使患者减少因反复手工膀胱冲洗或更换尿管带来的痛苦,从而提升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
[0010]改进后的尿管极大能减少被血块堵塞的情况,并且堵塞后医生容易疏通,显著减轻了医护人员操作负担,也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0011]采用相同的材质,改进前,尿管由于堵塞一般1周内需要更换,甚至1天更换几次导尿管;改进后,尿管可使用的时间能够延长至1个月,大大延长了更换周期,显著减轻了医护人员操作负担,也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为圆形,直径为3

5mm,进一步优选为4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申请的尿管结构,在留置期间尿管不易被血块堵塞,即便被血块堵塞,血块可顺高压水流回到膀胱或者随水通过在端头新设的出水口流出,从而可保持冲洗的通畅,回到膀胱的血块会随着通常的冲洗崩解为更小的血块后随水流冲出,从而解决血管堵塞的问题。本尿管可极大减轻患者反复膀胱冲洗及频繁更换尿管的不适,操作也简单,也明显降低了医生工作量及患者的医疗费用,并且改进后的结构更简单,制作工艺更简单,成本降低,在临床中更易推广,本技术已经在临床试用,医生和患者均反应良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的三腔单囊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尿管头部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三腔单囊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尿管头部俯视图。
[0018]图中:1、管体;2、尿管头部;3、尿管尾部;4、气囊注水腔;5、气囊注水硬阀;6、出液腔;7、冲洗器连接腔;8、尿管塞;9、侧孔;10、气囊;11、冲洗口;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
[0021]参见图3和图4,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两端分别是尿管头部2和尿管尾部3,在所述尿管尾部3设置有三腔,分别为气囊注水腔4、出液腔6和冲洗器连接腔7,在所述管体1靠近尿管头部2的位置设置有气囊10,在尿管头部2设置有两个口,分别为冲洗口11和出水口12,其中所述出水口12位于尿管头部2的端部中间位置,冲洗口11位于出水口12一侧;其中冲洗口11和出水口12相互独立。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12外径大于冲洗口11,所述出水口12为圆形,其直径为4mm,冲洗口11也为圆形,其直径为1mm。
[0023]操作方法为:按无菌操作留置尿管,其中气囊10可根据情况注水10

50ml,在血尿较严重时,可打开尿管塞8,将输液器连接冲洗器连接腔7,利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从出水口12流出;根据血尿程度调整输液器的冲洗速度。如需手工膀胱高压冲洗,在无菌操作下可借助50ml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连接出液腔6进行;待无明显出血时,可停止冲洗,局部消毒后关闭尿管塞8。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阻塞的三腔单囊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两端分别是尿管头部(2)和尿管尾部(3),在所述尿管尾部(3)设置有三腔,分别为气囊注水腔(4)、出液腔(6)和冲洗器连接腔(7),在所述管体(1)靠近尿管头部(2)的位置设置有气囊(10),在尿管头部(2)设置有两个口,分别为相互独立的冲洗口(11)和出水口(12),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晓雷方林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