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47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包括片状的交叉件,交叉件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稳定部,第一稳定部上开有圆弧状第一贴合槽,交叉件上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稳定部,第二稳定部上开有圆弧状第二贴合槽,所述第一贴合槽和第二贴合槽交叉设置;交叉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通过第一贴合槽与第一U型件、第二贴合槽和第二U型件之间圆弧对圆形竹木材进行压合紧固,使圆形竹木材不发生相对转动,避免了对圆形竹木材进行打孔或加工平面导致强度降低,而且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圆形竹木材交叉的角度大小,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贴合槽和第二贴合槽间交叉角度来调整,使得交叉结构的角度不受限制,其稳定性和适应性强。性和适应性强。性和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圆形棒材的交叉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施工脚手架搭建、农用大棚的搭建和养殖围栏搭建等支架的搭建中,大多是采用圆形的竹木材,并且在搭建时,不可避免的会需要对交叉的部位进行紧固连接,目前,圆形材料交叉紧固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U型紧固件,并在U型紧固件直条部分开口端设置螺纹,螺纹上套装有螺帽,使用使在其中一个圆形材上打贯穿的两个孔,孔距与U型钢条的间距想匹配,将U型紧固件的U型端套住未打孔的圆形材上,两个螺纹端穿过另一根圆形材上的孔,拧紧螺帽,完成对交叉圆形材的固定。二是采用钢丝等捆扎物,对交叉部分进行缠绕捆扎,而为了避免两圆形材间转动,往往还需要在两圆形材交叉的部位切除部分材料,形成能够相互贴合的平面。但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如,经过钻孔的或者加工出平面圆形材强度会被减小,而且回收利用的场合减小;并且固定后收到较大的力时,交叉的角度会有变化,导致整个支架的稳定性不足。
[0003]为此,公开号为CN20565407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防护脚手架钢管的四通接头,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钢管固定管,钢管固定管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连接柱设于钢管固定管的侧面中央,钢管固定管中间设有贯穿的通孔,钢管固定管的侧面设有固定孔。该四通接头虽然解决了交叉角度变化及交叉部分圆形材强度减小的缺点,但是该四通接头对圆顶大棚等交叉部分会有微微弯曲的弓杆的适应性不佳,弓杆位于杆接头的通孔的部分是直的,位于杆接头外的部分是弯曲的,弓杆受力不均匀,容易在中间扭曲变形甚至断开,并且该连接结构使用时需要将待交叉的两根圆形材从头部开始穿入,当圆形材较长且交叉较多时,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结合公司实际竹木结构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的需求,设计一种连接稳定、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的高适应性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从而克服目前圆形竹木材交叉连接时会产生的强度小、稳定性低、适应性差、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包括片状的交叉件,交叉件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稳定部,第一稳定部上开有圆弧状第一贴合槽,交叉件上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稳定部,第二稳定部上开有圆弧状第二贴合槽,所述第一贴合槽和第二贴合槽交叉设置;交叉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第一U型件的圆弧部分能够将圆形竹木材压向第一贴合槽实现紧固,第二U型件的圆弧部分能够将圆形竹木材压向第二贴合槽实现紧固。通过第一贴合槽与第一U型件、第二贴合槽和第二U型件之间圆弧对圆形竹木材进行压合紧固,压合部位接触面积较大,摩擦力
大,使圆形竹木材不发生相对转动,避免了对圆形竹木材进行打孔或加工平面导致强度降低,增强交叉连接的稳定性。而且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圆形竹木材交叉的角度大小,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贴合槽和第二贴合槽间交叉角度来调整,使得交叉结构的角度不受限制,其适应性强。
[0006]为了进一步增强交叉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第一稳定部、第二稳定部、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位于交叉件外侧,并且对称地设置有两套。此时,交叉结构紧固力位于交叉点的两侧,强化了交叉紧固的稳定性,同时限定交叉的角度不发生变化;当交叉中的圆形竹木材是弓杆时,由于紧固压紧力是位于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与圆形竹木材接触的环形部分,其它位置没有紧固力作用,也没有位置的限定,所以,弓杆在交叉部位也可以是有弧度的,使得该交叉结构的适应性增强。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直杆部分设置有螺纹,所述交叉件上设置有可供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直杆部分穿过的紧固孔,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直杆部分穿过紧固孔后,采用可与螺纹配合的螺母进行紧固,该结构加工简单,与第一贴合槽和第二贴合槽配合后对圆形竹木材的紧固效果好,安装方便快捷,拆卸后可重复使用,紧固力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还可以双螺母配合实现防松。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贴合槽与所述第一U型件内侧圆弧大小一致,所述第二贴合槽与所述第二U型件内侧圆弧大小一致,有利于提升圆形竹木材紧固的接触面积,使得交叉结构更加稳固。
[0009]可选地,当相交叉的圆形竹木材半径相差较大时,可以使第一贴合槽与第二贴合槽圆弧大小根据圆形竹木材调整,其大小不一致,相应的,为使紧固效果好,第一U型件与第二U型件的圆弧部分圆弧大小也根据圆形竹木材进行调整,大小不一致。
[0010]可选地,所述交叉件由相互贴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构成,所述第一稳定部和第一贴合槽位于第一连接件上,第二稳定部和第二贴合槽位于第二连接件上,安装时可以先分开,最后紧固时再合并,方便安装,使用的场景更加广泛,并且交叉结构的交叉角度调节方便。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一紧固部,第一紧固部相应位置开有供第二U型件穿过的紧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二紧固部,第二紧固部相应位置开有供第一U型件穿过的紧固孔,通过结构本身的组成实现紧固,方便施工的同时节约材料。
[0012]优选地,交叉件采用不锈钢钣金件,第一稳定部和第二稳定部通过折弯工艺生成,第一贴合槽和第二贴合槽通过剪切工艺生成,生产工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适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0013]优选地,第一贴合槽圆弧与交叉件下端面相切,第二贴合槽圆弧与交叉件上端面相切,当交叉结构的圆形竹木材不为弓杆时,能够与交叉件端面接触,进一步增大摩擦力,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稳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交叉连接后稳定性高。通过第一贴合槽与第一U型件、第二贴合槽和第二U型件之间圆弧对圆形竹木材进行压合紧固,压合部位接触面积较大,摩擦力大,使圆形竹木材不发生相对转动,避免了对圆形竹木材进行打孔或加工平面导致强度降低,增强交叉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交叉结构安装完成后,其角度不发生变化,进一步强化了交叉结构的稳定性。
[0016](2)交叉结构的适应性强。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圆形竹木材交叉的角度大小,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贴合槽和第二贴合槽间交叉角度来调整,使得交叉结构的角度不受限制,同时,可以适用于圆形弓杆的安装,拆卸后可重复使用,紧固力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还可以双螺母配合实现防松,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贴合槽与第二贴合槽圆弧大小来适应不同半径的圆形竹木材,使其能够使用到各种场合中,适应性强。
[0017](3)安装方便快捷。由于第一U型件和第一U型件在安装前可拆卸下来,所以在交叉结构安装时,可以在交叉点直接进行安装,无需预先的穿杆操作,并且可以设计成相互贴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安装时可以先分开,最后紧固时再合并,进一步方便安装,使得交叉结构使用的场景更加广泛。
[0018](4)加工便捷,成本低。交叉件可以采用钣金方式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加工的工艺简单成熟,使得其加工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包括片状的交叉件(1),交叉件(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稳定部(111),第一稳定部(111)上开有圆弧状第一贴合槽(112),交叉件(1)上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稳定部(121),第二稳定部(121)上开有圆弧状第二贴合槽(122),所述第一贴合槽(112)和第二贴合槽(122)交叉设置,其特征在于:交叉件(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件(2)和第二U型件(3),第一U型件(2)的圆弧部分能够将圆形竹木材压向第一贴合槽(112)实现紧固,第二U型件(3)的圆弧部分能够将圆形竹木材压向第二贴合槽(122)实现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部(111)、第二稳定部(121)、第一U型件(2)和第二U型件(3)位于交叉件(1)外侧,并且对称地设置有两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件(2)和第二U型件(3)直杆部分设置有螺纹(21),所述交叉件(1)上设置有可供第一U型件(2)和第二U型件(3)直杆部分穿过的紧固孔,第一U型件(2)和第二U型件(3)直杆部分穿过紧固孔后,采用可与螺纹(21)配合的螺母(22)进行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形竹木材简易交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槽(112)与所述第一U型件(2)内侧圆弧大小一致,所述第二贴合槽(122)与所述第二U型件(3)内侧圆弧大小一致。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忠熊振华许贺谢叶青张敏严梓雯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